甘肅:金融“輸血”攻“堡壘”

暮春時節的隴原大地,脫貧摘帽的激流處處湧動。

甘肅緊盯8個未摘帽貧困縣,針對395個未退出貧困村和17.5萬未脫貧人口,掛牌督戰,逐村逐項“過篩子”、補“短板”,決戰決勝最後“堡壘”進入倒計時。

從“輸血”到“造血”,金融在“攻堅拔寨”中的作用日益明顯。農行甘肅分行及時調整對通渭、岷縣等8個未摘帽地區金融扶持力度,以富民產業貸款為抓手,在深入摸底未摘帽地區“牛羊菜果薯藥”等甘肅六大特色產業基礎上,加大未摘帽地區符合條件的帶貧企業、參保貧困戶、有創業中心推薦且政府提供創業基金擔保貧困戶的信貸支持力度,幫助當地貧困戶發展生產增收脫貧。

“產業貸” 輸血解難題

“這一筆產業貸款落地,真是解決了企業的燃眉之急,從申請到賬只用了3天時間。”甘肅天耀草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汪繼武的煩心事兒最近得到了解決。原來,由於受疫情管控的影響,他計劃二月份出欄的肉牛不得已只能繼續飼養,這樣每頭牛一天的飼養成本增加到了50元,加之3月份的一筆銀行還款到期,企業陷入了資金週轉困境。

↑天耀草業的飼料場。李琛奇攝

這時,農行甘肅分行通渭縣支行的工作人員瞭解情況後,上門為其解決了後顧之憂。不但往年的還款延期,還“本金轉貸”1000萬元。“真是雪中送炭,幫了大忙。” 汪繼武滿臉笑容。

自2015年以來,在農行通渭縣支行的支持下,這家企業實行“政府主導、金融支持、企業擔保、農戶養殖”,採用“銀行+公司+基地+農戶”的養殖小區生產模式,按照“組織對接、簽訂協議、制訂方案、履約履責、績效評估”的步驟,建立了銀行、企業與農戶結對幫扶、聯動攻堅的產業扶貧長效機制,銀行幫助公司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幫扶主體作用和示範帶頭作用,由農行為企業提供流動資產貸款。

2019年農行通渭縣支行給天耀草業共發放貸款2500萬元,為公司解決了發展資金不足的實際困難,有力促進了通渭縣草畜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2019年天耀公司通過產業帶動直接幫扶貧困戶2212戶增收230.25萬元,戶均增收1040.90元。

↑天耀草業的肥牛養殖場。李琛奇攝

在農行信貸資金的支持下,公司在實行“投母還犢”幫扶的同時,還採取“公司+基地+農戶”的訂單種植模式,通過土地流轉、簽訂收購協議等方式,在通渭縣建立了4120畝牧草種植基地,輻射帶動全縣8個鄉鎮、48個行政村和2450戶貧困戶,實現貧困戶年均增收2600元以上。

“農行的金融‘輸血’,助推了貧困山村的脫貧攻堅,讓企業與農戶之間實現了共贏。”汪繼武說,公司之所以有能力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與農行的信貸扶持分不開的。這幾年農行通渭縣支行逐年加大了信貸投放的力度,助推他的企業逐步發展成為一家集畜草種植、飼草加工、肉牛養殖、有機肥生產、蚯蚓蝴養殖於一體的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省級扶貧龍頭企業。

“藥材貸” 讓利促發展

定西岷縣,氣候高寒陰溼。受氣候影響,轄內盛產黃芪、紅芪、黨參、當歸等中藥材。素有“千年藥鄉”美譽。

走進甘肅國峰藥業公司,滿廠區藥香撲鼻,扶貧車間內工人忙碌,藥材切片機“吧嗒”作響。該企業主要從事中藥材加工和銷售。截至目前,已帶動幫扶岷縣當地貧困戶1943戶。

↑工人正在扶貧車間進行黃芪切片作業。李琛奇攝

“我們的帶動模式為向貧困戶提供配股分紅、用工、中藥材種植技藝培訓等,採取‘公司+基地+貧困戶’的發展模式,可實現貧困戶年均約18000至30000元收入,助力貧困戶脫貧。”企業負責人王雁雲告訴記者,“公司多年來的發展,農行岷縣支行給予了很大支持,2019年投放貸款1000萬元,有力支撐了企業的發展。”

↑當地務工人員正在國峰藥業公司挑選當歸。李琛奇攝

在岷縣梅川、茶埠、十里等較大鄉鎮,家家種植藥材、戶戶進行藥材粗加工。但傳統農戶貸款難、手續複雜、擔保人難找等因素,制約著中藥材產業發展壯大。農業銀行岷縣支行通過深入調研,依託縣域特色產業,為廣大中藥材種植購銷戶量身定製“富民產業當歸貸”,手續簡單、費率優惠、放款速度快,深得當地藥農的好評。

岷縣十里鎮北小路村村民曹明才主要從事當歸收購和加工銷售,今年因擴大生產出現了資金短缺問題,曹明才經過反覆諮詢、對比,向農業銀行岷縣支行申請到了30萬元的“富民產業貸”,解決了資金緊缺的燃眉之急。

↑當地貧困戶正在扶貧車間挑選黨參。李琛奇攝

該鎮齊家村村民雷景明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從事中藥材收購及粗加工,經過十幾年的努力,規模也在不斷擴大。今年從農行岷縣支行貸款20萬元。他說,富民產業貸讓利於農戶,並且對建檔立卡戶還實行利率下浮,解決了農戶貸款貴的問題。

“養牛貸” “貸”出好日子

通渭縣第三鋪鄉侯家坡村的姚志禮最近也遇到了資金短缺的“瓶頸”。4月15日,記者見到姚志禮時,他正給自己家的牛添加飼料。姚志禮是方圓幾十裡有名的養牛專業戶。人勤快,有經驗。五年來養牛數量從三四頭已增加到了40多頭,今年計劃擴大養殖規模。

可手裡的現錢不夠,到銀行貸款怕手續繁多,還要有擔保人,實在沒有辦法。“眼瞅著今年擴大養殖的計劃就要落空。恰在這時,農行通渭縣支行的信貸人員瞭解情況後主動上門放貸,不但免擔保,而且放貸快,兩三天就到賬了。”姚志禮說。

候坡村村民陳拖喜家在政府的引導下,從2012年開始搞養殖,但沒有啟動資金,也是農業銀行的助農貸款讓她有了保障。

↑候坡村村民陳拖喜在家喂牛。李琛奇攝

“現在我家裡共養殖10頭牛、20只羊,去年在農行通渭支行以低於基準利率10%的利息貸款10萬元,並且不需要自己找擔保人。現在也脫了貧,今年想把養殖數量加大,以後過上好日子也有了盼頭。”陳拖喜笑著說。

農行甘肅分行通渭縣支行行長楊培濱告訴記者,他們創新特色金融產品,今年一季度專門針對通渭縣精準制定報批了育肥牛、蘋果和小雜糧3個“富民產業貸”方案。組建調查團隊和黨員先鋒隊積極對接鄉(鎮)政府、村委會,批量獲取種養戶清單,逐戶上門實地調查,確定了白名單進行導入。

“並嚴格落實貧困人口生產經營性貸款利率不超過基準利率,對未享受財政貼息的在央行同期同檔基準利率基礎上下浮10%,並且由農行對接農擔公司擔保,解決了農戶貸款需找擔保人的難題。”楊培濱說。

如今,像通渭、岷縣貧困戶貸款比較容易並非個例。農行甘肅分行黨委書記、行長王霄漢表示,今年一季度,農行甘肅分行累計投放全省“三農”縣域貸款120.6億元,餘額較年初增加74.4億元,同比多增30.1億元,增幅11.47%,高於全行貸款增幅2.96個百分點,累計投放農戶貸款35億元。甘肅8個未摘帽扶貧重點縣貸款增加11.87億元,增幅15.2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