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歷史中的10大恐怖病毒系列七:SARS病毒(非典)

關於SARS病毒(非典)的幾組數據

人類歷史中的10大恐怖病毒系列七:SARS病毒(非典)

2002年11月開始,中國廣東等地區陸續有“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報道,並且逐漸波及中國其他省市。

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03年3月將其命名為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截止到2003年7月10日,中國共有26個省市報告,累及報告SARS病例5327例,死亡349例,平均死亡率為6.5%。

全球共有32個國家和地區發現了SARS病例,包括中國香港、東南亞國家及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

截止到2003年8月7日,全球共報告病例數8422例,死亡916人,平均死亡率10.9%。

當時SARS對人類而言是一種全新的傳染病,即便是目前,對SARS也尚存在很多未完全清楚的問題。

認識SARS病毒

人類歷史中的10大恐怖病毒系列七:SARS病毒(非典)

傳染性非典型肺炎是由SARS冠狀病毒(SARS-COV)引起的一種具有明顯傳染性、可累及多個器官系統的特殊肺炎,其主要臨床特徵為發生瀰漫性肺炎及呼吸衰竭,較過去所知的病毒、衣原體、支原體和肺炎軍團病菌引起的非典型肺炎遠為嚴重。主要為急性起病、發熱、乾咳、呼吸困難,白細胞不高或降低、肺部浸潤和抗菌藥物治療無效。人群普遍易感,呈家庭和醫院聚集性發病,多見於青壯年,兒童感染率較低。

SARS病毒的傳播

1.SARS病毒通過短距離飛沫或接觸汙染的物品傳播。

2.其他可能傳播方式:SARS患者的糞便、尿液、血液中曾檢出病毒,因此其他傳播方式,如糞口傳播等尚不能排除。

SARS臨床表現

根據有限的病例資料得出,SARS的潛伏期約2~14天,中位數7天。起病急,以高熱為首發症狀,70%~80%體溫在38.5℃以上,偶有畏寒,可伴有頭痛、關節痠痛、乏力,有明顯的呼吸道症狀包括咳嗽、少痰或乾咳,也可伴有血絲痰。重症病例發生呼吸衰竭、ARDS、休克和多臟器功能衰竭,也有SARS病例併發腦炎的症狀和體徵。

一項研究顯示,兒童病例也有近100%發熱,體溫多達38.5℃以上,偶有寒戰,個別病例低熱,可伴有頭痛、關節痛、乏力、腹瀉等。重症病例有呼吸急促及發紺,少數有肺部溼性哆音或肺部實變體徵。根據廣州、北京和香港等文獻報道,兒童病例的臨床表現比成人輕,幾乎沒有發生嚴重呼吸困難,恢復比較順利。

SARS的治療

人類歷史中的10大恐怖病毒系列七:SARS病毒(非典)

目前對於SARS的治療仍以對症支持和針對併發症的治療為主,尚缺乏針對病因SARS-CoV的特異性治療。

一般治療

臥床休息、早期給予鼻導管吸氧,維持穩定的動脈血氧飽和度>93%。對發熱、咳嗽等症狀予對症治療。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加強營養支持。

糖皮質激素的應用

目的在於抑制異常的免疫病理反應,減輕全身炎症反應狀態,從而改善機體的一般狀況,減輕肺的滲出、損傷,防止或減輕後期的肺纖維化。主要用於有嚴重中毒症狀、明顯呼吸困難、休克、ARDS等患者。可使用40-240mg/d甲基潑尼松龍,具體劑量根據病情調整。長期大劑量激素的副作用也很明顯,很多SARS病人因為大量用激素,命保住了,卻在數年後出現了股骨頭壞死的副作用。

呼吸支持治療

對重症SARS患者出現呼吸衰竭時應及時給予呼吸支持治療,包括經鼻管或面罩吸氧、無創或有創正壓通氣治療。

抗感染治療

抗病毒治療:目前尚未發現有效的抗病毒藥物,利巴韋林等對SARS無明顯治療效果。

抗細菌治療:早期可做經驗性用藥。明確診斷後,若無細菌感染則不用,若繼發了細菌感染,則應根據病原選擇有效抗生素。

如何預防

人類歷史中的10大恐怖病毒系列七:SARS病毒(非典)

常規預防措施:勤洗手,做好衛生消毒是必要的,這包括用肥皂和水洗手,如果手上沒有明顯的汙染,酒精棉球擦手可以代替洗手。

與住院患者接觸時的預防措施:除常規的預防措施(例如手部衛生)外,衛生保健人員與患者接觸時須佩戴口罩;如與患者及其環境接觸應穿隔離服。

空氣傳播預防措施:普通大眾需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醫護人員應戴上N-95口罩。

對家庭和住宅的治理措施:建議SARS疑似患者在家與其它人接觸時戴上醫用口罩。與患者接觸的家庭成員應時刻注意保持手部的衛生消毒。

參考資料:

1.傳染性非典型肺炎——醫學百科官方

2.屈曉總主編.兒科疾病診療最新進展.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15:230-231頁

3.董明盛,賈英民主編.食品微生物學.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6:269-273頁

題圖來自pixabay.com,授權基於CC0協議,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