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天不得不正視的現實:弱者——教育的代名詞

學生已被教育成弱者

學生已經改變了自己,不再是真實的自己。

沒人關注學生這一不得不改變的過程事實本身。

應更多人關注學生這一結果所造成的影響。

我們今天不得不正視的現實:弱者——教育的代名詞


不具有創新精神的教育者能教育出具有創新精神的學生嗎?

自己法律意識就淡薄的教育者能讓學生具有很強的法律意識嗎?

自己對教育就不熱愛的教育者能讓學生對工作、事業具有熱愛嗎?

自己就不關心國家大事的教育者能讓學生關心國家大事嗎?

自己在生活中就不善於協調處理人際關係的教育者能會讓學生協調處理好人際關係嗎?

自己在生活中就解決不了問題的教師能讓學生學會解決現實問題嗎?

…………

要知道,學生將來在社會上面對的要比教育者面對的更多。

所以,學生成為弱者,是因為教育學生的人自身就是弱者。

因為今天的學生就是今天教育者的過去。

同樣的道理,父母也是如此。

我們不用否認學生變得很脆弱,但我們更不用掩飾脆弱的並不僅僅是學生,所以以批學生脆弱來掩飾自己的脆弱,才是更脆弱者,因為學生的脆弱還敢於讓人知,而其卻連這勇氣也沒有。

不瞭解生活的教育,教育的是無知。

只知道接受生活的教育,教育的是懦夫。

沒有個人思想的教育,教育的是機器。

只滿足於口頭實踐的教育,教育的是趙括。

不是教育的教育,教育的是教育的不是教育。

當教育從一個個教育者口中飛出來時,教育也早已飛離了教育。

教育者熟視無睹自身造就的教育的毀滅時,鮮血已成了肥沃的土壤。

龔自珍時的病梅已成為教育的正結果時,郭橐駝也只能飄離於不現實之中。

聽慣於感嘆方仲永的聲音,但如今教育者一個個都成了仲永之父,仲永反而遍地開花,方知當今社會真正感嘆仲永者仍僅王安石一人而已。

原來,均感葉公可笑之人業已成了當今的葉公。

因此,我們人人均成了無暇自哀的秦人,也成了無暇自哀的後人,習慣了讓之後的人為我們哀。

歷史總是在人們認為已有改變或進步的情況上繼續重演。

人不是自傷即是傷人。

歷史不言,現實卻無情地從歷史中揭露了自己。現實無語,歷史卻無奈地再一次放棄了自己。

可是,弱者本就不是弱者,歷史也將不得不承認。

當現實將腳步邁向不現實時,現實也將不得不接受它已重新開始新的自己征程這樣一個現實。

當沒有人願意承認自己懦弱時,堅強空前地全裝滿了懦弱。

當更多人認為自己無能為力時,脆弱中掩沒了堅強的苦笑。

於是,不是萬馬齊喑的萬馬齊喑的場面出現了,日落也成了初升了。

腳直至鞋破方知地為何物。

是不得已還是無法掩飾?

微光漏院,河水充盈。

當初,我還不知道為什麼孔子要周遊列國,整理文獻,並且廣收學生,現在我明白了。

當初我不知道甘地為什麼要採取非暴力不合作的運動,並且即使有人殺了他,他也不會怨恨殺他的人,現在我明白了。

當初,我不理解二戰法國滅亡後,戴高樂為何獨撐一片天空,說“我就是法蘭西”,現在我明白了。

當初,我不理解迦牟尼為何棄王位而出走,現在我明白了。

……

就因為明白了理解了,我才更深深地意識到,我們學生不能再被束縛了,我們學生也不能再滿足於被虛假的關心所包圍。

學生要跳出這個怪圈。

所以我拿起了筆,知道孟子所言“非孟子好辯也,不得不為也”時候的心情,也體會到魯迅置身於荒原的感覺。

因為如果不能真正對待學生,不能讓學生的束縛解脫,不僅僅是我們對學生的錯,更重要的是我們對我們這個時代的過錯。我們國家要實現創新型國家、和諧型社會的目標,就必要讓學生身上、心上的枷鎖去掉。

思維時代的到來也必要求以學生為突破口。

同樣對於我們學生,也不能再讓自己以壓抑自我為必須的事了,我們也要重新審視自己,正視自己,率先擁抱我們這個新的時代,用我們行動證明我們自己的選擇是時代的需要。

之前,我們把一切全歸於應試教育,進而提出素質教育,現在素質教育也落於沉寂,因為各執一端,不能從整體上、從根本上解決,都各是在自己所溺的範圍內就葉看葉,就枝看枝,因此教育還只是停留在問題和枝節階段。

根據新時代的要求,欲改必先自思想、理念入手,同樣,我們學生在周圍還不具備此條件情況下,我們更多隻能依靠自己。


每一個轉折及發展總會有個過渡和調整期,這不是倒退,恰是前進的必然,這一時期是問題出現最多的時候,所以問題多了不是壞事,它是件好事,出現的問題越多越表明它時間不長就要被解決了,當相似的問題大肆出現時也是其快要從根本上解決的徵兆,所以我們不應讓擔憂佔據內心,而應讓發展的信心充塞心間。

對我們學生而言,從固定的思路來看,弱是不好的事,倘若我們把視野擴大一些,我們就會發現弱未必一定是弱。

其一、我們學生長時間內心壓抑,忍受無人知曉的折磨,而心理上的痛苦遠比身體上的痛苦更甚,所以我們學生一般而言內心承受能力是較強的,它不是那些未經受此內心洗練之人能比得上的。

其二、由於壓抑得久,一旦有合適的途徑表現出來,它的力量是巨大的,就如同彈簧壓縮到極點其反彈也是具有最大可能程度的。

其三、壓抑最重要的是心理視野狹小,無法物盡其宜,所以讓物不在其合適的位置上,未能發揮其效用,也就是說在不合適的地方放入不合適的東西,以致錯位嚴重,人人均不能發揮其作用。如果化池塘為河海,就能讓物各依其性,各歸其位,各行其是,所以讓自己的心胸開闊起來是很關鍵的。

其四、老子有云:“柔弱勝剛強”,“柔弱者生之徒”,所以弱是強的基礎和前提,並且弱還具有生長、發展的可能性,就像水一樣,天下物沒有比水更柔弱的了,但卻沒有任何一物能與水爭,所以只要好好把握弱的功用,弱就能成為強的表現。

其五、我們中國的文化為易文化,天下萬物皆變,唯有變是永遠不變的,而變於變之始則皆是弱小的,因為弱小才能不斷變化、發展,因為其具有潛力和多種可能性。

所以,弱不能單從強的對立面來看,它本身還是強的同一面。

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弱者”不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