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將”死對頭,蕭太后下嫁的漢臣,有治國之才,還是個好後爸


“楊家將”死對頭,蕭太后下嫁的漢臣,有治國之才,還是個好後爸


滿門忠烈的楊家將誓死效忠的宋朝,當時的死敵是契丹。契丹的掌權者是著名的蕭太后。

歷史上對她的評價,一直是兩極分化。

一方面,是我國是以漢族為主體的國家,因敬佩楊家將而對“加害者”蕭太后,產生的民族感情。

另一方面,大概和她的私生活有關。

蕭太后的丈夫遼景宗,在35歲時突然病故。臨時讓她的兒子耶律隆緒繼位。蕭太后當時只有29歲。她的兒子只有12歲。孤兒寡母,面臨的是腥風血雨。為了穩住局面,她利用政治手腕拉攏權臣韓德讓,並下嫁給他。小皇帝不僅沒有反對,還把韓德讓當成父親對待。他死後還被葬在太后的墓旁。

韓德讓為什麼能讓一國太后心甘情願以身相許,還得到了善終。那是因為,他不僅有治國之才,還是一個難得的好後爸。


1、為保政權 蕭太后不惜下嫁 殺死情夫妻子

遼國太后蕭綽的家族,可以說是遼國專門生產皇后和太后的家族。遼國前期的太后都是出自蕭氏家族。

蕭太后,名綽,小名燕燕。原本是蕭氏家族中一位溫柔體貼、善解人意、極其精明能幹的巾幗豪傑,她的父親因為擁立耶律賢登上皇位,和皇帝聯了姻。嫁入皇室,為她施展才華和實現抱負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

在漢族的皇室中,一直有著男尊女卑的傳統。北方的少數民族卻並不歧視女性,這為蕭太后青史留名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丈夫遼景宗想大幹一番事業,卻從小身體不好,軍國大事除了依靠大臣之外,他更多是依靠自己的妻子皇后蕭燕燕,這為蕭太后登上遼國的政治舞臺創造了便利的條件。

後來,遼景宗突然病故,臨終時讓12歲耶律隆緒繼位,太后蕭綽監國。

雖然有遼景宗遺詔書,但是遼國的繼承製度不可只是父子相繼,也可以是兄終弟及,前幾位的皇帝即位,都經過血雨腥風。

蕭太后驚恐的發現有二百多王爺宗室都手握重兵,勢力遍佈朝廷。

此時,她為了拉攏很有權勢的漢臣,和自己有舊情的韓德讓,就把自己下嫁給他。蕭太后決定改嫁給韓德讓。她心裡很清楚,只有藉助韓德讓的軍事才能和軍事實力,她才有可能控制住這種複雜的局面。於是她派人鳩殺了韓德讓的妻子李氏。

《宋朝事實類苑》記載蕭綽曾說:“吾常許嫁子,願諧舊好,則幼主當國,亦汝子也。”

韓德讓隨後出謀劃策,行霹靂手段,一舉化解了危機,確保了蕭太后兒子遼聖宗的皇位。《契丹國志》說,聖宗能繼位,都是韓德讓的功勞。

公元983年6月,遼聖宗率群臣給母親蕭皇后奉尊號為“承天皇太后”。

蕭綽以承天皇太后的身份總攝軍國大政,就此便開始了遼代歷史上著名的“承天后攝政”時期。


“楊家將”死對頭,蕭太后下嫁的漢臣,有治國之才,還是個好後爸


2、對蕭太后來說,韓德讓是好丈夫、也是好臣子

關於蕭太后和韓德讓的關係,《遼史》沒有談,但《契丹國志》中多有記錄,說韓德讓還在遼景宗活著的時候就與皇后有關係。

當然這也與契丹民族的開放風俗有關。私通之事在遼朝前期,還屬於未受到禮教薰陶時十分平常。而皇帝死了之後,就更無所謂。

契丹的婚嫁制度還是比較原始,比如說“收繼婚”,就是說女人在死了丈夫之後嫁給其兄弟等。

契丹仍舊保留了這種原始婚俗。這制度不僅是遼朝,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有。

韓德讓雖然是漢臣,也是大門大戶出身,在地位上兩人是門當戶對的。

韓德讓的祖父韓知古,六歲的時候,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把他的全家,當成奴隸抓走。在幾年的契丹內地生活中,“契漢兼通”,辦事能力極強。

耶律阿保機與他進行了一次深入的談話,發現他是個人才,就留在自己身邊當參議。久而久之,韓知古就成了述律平和耶律阿保機的心腹。

皇帝讓他總管漢人的事情。因為了解宋朝的朝廷禮儀,他幫助仿照著制定了遼國的儀禮。

韓德讓的父親韓匡嗣,是一個醫術高明的醫生。《遼史》中記載,他皇后當成兒子一般。韓德讓的母親蕭氏,和阿保機的皇后以及蕭燕燕是是一個家族的沾親帶故。

根據史料記載,蕭綽小時候許配給韓德讓的時候,韓匡嗣是漢臣第一人,已經被封為燕王。後來,被遼景宗耶律賢截了胡。

爺爺和爸爸都娶了契丹女子為妻。韓德讓出生在契丹的腹地,有著漢、奚族血緣的契丹人。因為家庭在契丹朝中的關係,他從年輕時就在契丹朝廷裡做官,因為才幹很受皇帝的器重。

乾亨三年(981)十二月,韓德讓被徵召入朝,做了南院樞密使,主要管理以漢、渤海人為主的南面州縣事務。這一年他41歲。

一年後,遼景宗駕崩,這一年韓德讓42歲,蕭綽30歲。

從此之後,韓德讓就無所避諱不間斷地出入於蕭燕燕的帳幕之中,過著事實上的夫妻生活,遼聖宗對韓德讓也以父事之。

在韓德讓的忠心輔佐下,蕭太后終於控制了局面。隨後,她勵精圖治,採取了一系列整頓和改革措施:文化上,任用漢人,沿用漢族的科舉考試,通過這種途徑選舉官員;

農業上,積極減輕農民的稅收負擔,鼓勵農民墾荒耕種;

軍事上,嚴明軍紀,賞罰分明。

通過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遼國迅速發展壯大起來。


“楊家將”死對頭,蕭太后下嫁的漢臣,有治國之才,還是個好後爸


3、對皇帝繼子來說,他能擺正位置,得以善終

當時軍事上,當時遼代統北方,宋統南方,兩國一直是對立且獨立的兩個國家。據歷史記載,蕭太后執政期間,曾多次出兵宋朝。

公元986年,宋朝對遼國發動"雍熙北伐",分三路大軍進攻遼境,期望一舉佔領幽雲地區。雙方時戰時停,一直到統和二十二年(1004),遼軍深入宋境,已經到了今河南濮陽了。

韓德讓與蕭綽直接指揮防禦戰,並取得最終的勝利。

在這場戰爭中,一門忠烈楊家盡數被蕭太后斬殺。雙方僵持不下,遼宋簽訂澶淵之盟,雙方息戰。

兩國間進入了長達百餘年的相對和平。

因為,韓德讓在這場戰爭中,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對遼國的貢獻巨大。

《遼史》說韓德讓,“厚重有智略,明治體”,“位兼將相,其克敵制勝,進賢輔國,功業茂矣。”

《契丹國志》說他,“孜孜奉國,知無不為,忠孝至誠。”


公元988年十二月,蕭綽取消耶律隆緒與韓德讓的君臣名分:賜給韓德讓契丹皇族姓氏"耶律",賜名"隆運",並封"晉王"。

從此,遼聖宗耶律隆緒便不再稱呼韓德讓臣子,而是改口叫"叔叔"了。韓德讓也擁有私人宮帳、屬城,萬人衛隊,享受遼國"太上皇"的優厚待遇。由於韓德讓沒兒子,"承天皇太后"蕭綽便規定:皇室的每一代都要貢獻一個親王,作為韓德讓的後裔。

1009年11月,在攝政41年後,蕭綽決定將朝政歸還給兒子耶律隆緒,還沒來得及享福,就因病去世,享年57歲。

年逾古稀的韓德讓,遭受不了這麼大的打擊,他的身體也自此垮了下來。聖宗耶律隆緒像兒子一樣親侍床前,在蕭綽去世後的第十五個月,韓德讓也隨之去世。遼聖宗耶律隆緒親自為韓德讓舉行了國葬,並將其安葬在蕭綽的陵墓邊。韓德讓成為葬在大遼皇陵中的唯一一個漢人和臣下。

韓德讓當了皇帝的後爸,他讓蕭太后作為女人享受了完整的人生,自己也得以善終。

不得不說,他有治國之才,把一個強盛的國家交給繼子。其實擺正自己的位置,才是他有個好結局的真正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