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报复性消费为何迟迟不来

疫情渐趋平稳,一直在传说的“报复性消费”却迟迟不来。难道,大家这么健忘,在居家隔离的日子里发过的“誓言”?

存钱抗风险的思想作祟

疫情让更多人看到没有存款,抗风险的能力约等于零。最新调查显示,受疫情影响,中国有五成家庭表示将增加储蓄并减少消费。不仅是现在,这种保守的思想还将继续影响未来很长一段时间。

疫情过后,报复性消费为何迟迟不来

《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2020年第1季度)》报告:疫情之下,约有四分之一居民的工作稳定性下降,其中,中低收入家庭受疫情影响较大,年收入30万元以上家庭的工作稳定性则未受影响。具体来说,自由职业和个体户的工作稳定性下降较为明显。

杭州、南京等城市大规模向居民发放消费券,寄希望刺激居民生活消费。但是从目前来看,目的达到但是持续消费者态势,还是不够稳定。尤其是餐饮等实体店,和往日已不能而语。

对疫情复发的担忧

多省新增无新增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有人在感染后却没有任何症状,这就是隐性感染,称无症状感染。无症状感染者自己并不知道已经感染,但是病毒一直在复制,并不断排毒。排查出无症状感染者尚需时日。

疫情过后,报复性消费为何迟迟不来

哈尔滨罕见出现1传数十人,这种聚集性疫情出现还附带着“跨省”传播,让之前刚松一口气的国人,悬着的心有吊起来。源头就是境外输入病例,这说明,强力有措施管控仍然存在漏洞。

海外疫情拐点迟迟不出现,影响我国对外贸易

外贸一直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重要引擎,受海外疫情的影响,我国外贸增速明显放缓。出现客户要求取消订单,或存在订单延期交付的情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0年4月14日(星期二)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据海关统计,一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57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6.4%。其中,出口3.33万亿元,下降11.4%。

疫情过后,报复性消费为何迟迟不来

据央广网广州4月20日消息:2020年一季度,广东外贸进出口1.37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比去年同期下降11.8%。

国外谨慎复工复产,全球疫情的担忧未能减轻

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在多个场合表示,美国各州已有足够的检测能力,并称可以逐步复工。

德国总理默克尔于4月15日宣布逐步解除疫情防控措施,下周起重开部分商铺,5月4日起允许中小学逐步复课。

意大利总理孔特日前宣布,意大利从5月4日开始,在保证公民健康的条件下,将逐步恢复社会生产经营活动。

若按照湖北经验,西班牙有望在5月18日宣布,英国或在5月23日开始放松管制。

印度、东南亚、非洲等国家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疫情过后,报复性消费为何迟迟不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