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對讓人匪夷所思的父母:人沒了就沒了,該佔的便宜還得佔

1. 讓人匪夷所思的父母

最近單位發生了一件事,重新顛覆了我的認知。

一名剛入職幾個月的同事,20幾歲的年紀,在休息日和朋友聚會中途,突然感到身體不適(喝了許多酒),送到醫院後情況危急,最終不幸離世。據醫生的說法,他原來的心臟就有一些問題,這次是突然誘發了疾病,沒有及時送到醫院搶救,耽誤了最佳治療時間。

上班後得知這個消息,所有人都非常悲痛,才20幾歲的年紀,一個活脫脫的生命說沒就沒了,讓人難以接受。公司馬上派分公司負責人,帶著慰問金到醫院進行慰問,並且提前結算了他接下來的工資。

醫院中死者的父母和親屬們非常的悲痛,對於公司第一時間過來慰問也表示感謝,但是人死不能復生。我們也做不了什麼,只能更多的勸慰他的親屬們節哀順變。

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讓人始料不及。第二天,死去同事的家屬們一大群人來到分公司門口大吵大鬧,聲稱對這個死,公司要負責,要賠償,張口就要10萬塊,不給就不走了。我們老大百口莫辯:難道員工在自己家裡生病去世,公司也要負責,要賠償?開個公司真的太難了。

兩對讓人匪夷所思的父母:人沒了就沒了,該佔的便宜還得佔

最後,考慮到死去的同事為公司創造了一定的價值(雖然才來了幾個月),不想讓這群人干擾公司的正常經營,我們老大又給了一定數額的慰問金,那幫親屬才罷休離開,離開的時候嘴角還掛著一絲滿意的冷笑。這距離同事的死,剛過去了1天。

相當長的時間裡,我都不能理解,這到底是一種什麼心理。花樣年華的兒子突然去世,屍骨未寒(屍體還躺在太平間),父母想到的第一件事竟然是討錢!憑著孩子的死,來討要那不乾不淨,理不直氣不壯的錢。

他們果真佔到了這個便宜,然而卻讓死去的孩子低微到骨子裡,讓所有的人感到徹骨的悲涼。

另外一對令人匪夷所思的父母

最近網上曝光一則新聞:

河南省商丘市一所實驗學校,七年級的三名學生將圍毆一個矮個子學生,並將其打倒在地。此時打人者中的劉同學忽然身子一軟,往後退了幾步倒在地上。之後該名同學死亡,其父母親戚就在學校門口打著橫幅“冤,還我孩子命來”但警方根據監控視頻發現劉同學在往後倒時沒有與任何人發生接觸,也就是說並沒有人故意或失誤致其死亡。

兩對讓人匪夷所思的父母:人沒了就沒了,該佔的便宜還得佔

我很想了解一下,這父母所謂孩子的“冤”,到底是冤在哪裡?冤在孩子主動動手欺凌別的孩子,而沒有得到被欺負的孩子的保護,而無辜慘死?還是冤在將孩子送到學校,學校沒有無時無刻的保護孩子,沒有請來醫護人員,隨時呵護其脆弱的身體,不受到情緒的驚嚇?

孩子已然去世,這是為人父母最不能接受的事情。然而當把矛頭轉移到學校,轉移到其他人身上,竟然就又渾身換髮出鬥志,拉橫幅,鬧學校,要賠償。這真的是最有生命力的父母的代表。

在這樣的父母的心裡,也許秉承著一種信念:我們一定不能吃虧,人死了,更虧死了,要抓住一切機會佔到可能佔到的東西。

不談情懷,理想,談錢還實惠一點?

當這樣的事情一個接一個的出現,當我們可能已經對於類似的裹挾不再驚訝。除了感到無奈,無助,還能做些什麼。

難道只有錢能解決問題?有了錢,能安息一切的傷痛,也包括死亡。

倒回幾十年,回想中國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用小米加步槍幹垮了外國列強,用區區幾萬的軍隊,鬥敗了民黨軍隊的百萬雄師。這靠的不是錢,靠的是一種精神的力量,理想和情懷。

兩對讓人匪夷所思的父母:人沒了就沒了,該佔的便宜還得佔

而現在這種理想和情懷還在嗎?有沒有將這一種精神文化傳承到當今的一代人身上?

看看每天大家討論的問題,關注的熱點就知道了:福布斯最新財富排行榜,哪些人上榜了;哪裡的房價貴的離譜,卻一房難求;城市的哪個村拆遷,造就了一批拆一代二代土豪;哪個女明星又嫁入豪門……

朋友聚會,最能引起共鳴的話題,也是關於哪家孩子上私立學校,學費貴的離譜;哪個朋友最近買了房,換了車,又發達了;哪個工作賺的多,獎金高……聊來聊去,都繞不開錢。

兩對讓人匪夷所思的父母:人沒了就沒了,該佔的便宜還得佔

如果在人群中,你突然拋出一個話題:“咱們來說說每個人的理想吧。咱們做人還是要有些情懷。”估計所有人都會鬨堂大笑,罵你有病。

然而情懷,理想哪去了?不重要了嗎?

真的不是。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中,真正有理想的人才是出淤泥而不染的青蓮,最終會攀登上金字塔的頂端。為了理想而奮鬥,為了實現自我價值而拼搏,這永遠都不過時。

很多優秀的,富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都不是一切向錢看,都不是為了錢而去做這一份事業。我們所熟知的李嘉誠,馬雲,劉強東,任正非等企業家賺的錢幾輩子都花不完,但他們照樣每天勤勤懇懇的工作著,甚至比絕大多數人都更拼,為什麼?為了一份理想,而賺錢只是順便的。

兩對讓人匪夷所思的父母:人沒了就沒了,該佔的便宜還得佔

我們要想向那些成功人士一樣有所成就,就一定要學習他們的思維方式,金錢觀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點。

所以當社會急功近利的情緒蔓延,當一個個為錢而生的奇葩的事件出現時,我們更要故守住底線。

要記住:有些便宜真的不能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