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腦科學”的方式理解父母對孩子的愛

通過“腦科學”的方式理解父母對孩子的愛

父母都知道要給孩子愛和鼓勵,那麼我們這篇文章就從科學的角度讓大家真正理解受到鼓勵的孩子大腦有什麼變化,受到打壓的孩子,大腦又有什麼不一樣。

通過“腦科學”的方式理解父母對孩子的愛

什麼是大腦?

在理解大腦怎麼變化之前,我們先理解一下大腦是什麼?

大腦是一個由大約1000億個神經元構成的網絡。

在新生兒的大腦中,神經元才剛剛開始交互溝通,但是在接下來的兩年裡,這些神經元的連接會變得非常快,每秒鐘可以形成多達兩百萬個新連接。

一般來說,到兩歲時,一個神經元會創建15000多個連接。兩歲之後,這種增長便會停止。

通過“腦科學”的方式理解父母對孩子的愛

我們眼裡幾歲的小孩子基本上已經擁有了健全的腦細胞,但是他們的大腦活動和我們大人截然不同。

兩歲孩子大腦的神經元連接數量幾乎是成年人的兩倍,那麼在長大的過程中大腦發生了哪些變化呢?

通過“腦科學”的方式理解父母對孩子的愛

什麼是長大?

長大是什麼?對於這個問題,每個人會有不同的答案。

對於我們的大腦來說,長大就是神經元之間不斷失去連接的過程。

不同神經元之間的連接形成了我們的大腦,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但是形成個體的,不是由我們大腦的神經元之間強大的連接所決定的,而是由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失去的連接所決定的。

簡單來說,也就是用進廢退的道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把注意力集中在哪裡,大腦便會不斷加強這一塊區域的神經連接;而那些你不關注的,大腦神經元的連接就會慢慢的弱化,最終廢棄掉這些長期不使用的連接。

通過“腦科學”的方式理解父母對孩子的愛

比如當你學會閱讀時,你的腦回路就會慢慢雕刻成型,進而讀懂書本上的字,最後慢慢的理解文章的意思。這些連接會從一般化發展到具體化,沒用的連接就會被丟掉。同時也會有新的連接會被重新建立。用更為專業的說法:這就是我們的大腦神經重塑的過程。

通過“腦科學”的方式理解父母對孩子的愛

無助感的來源

長大的過程並不是容易的,我們每一樣技能都要從零學起,所以每個人的成長節奏也是循序漸進的,比如學習語言或是模仿面部表情,但我們人類的非凡之處也在於我們的大腦一開始並沒有發育完全,需要不斷學習去建立新的連接,斷掉不用的連接,最終形成了我們的大腦。

但學習的過程也是出生後無助感的來源。

剛出生的baby只會大哭,困了大哭,拉粑粑了大哭。他們無助地不停表達著自己的想法,但是在我們這些已經學會的大人看來,嬰兒表達的就只是哭。

通過“腦科學”的方式理解父母對孩子的愛

所以嬰兒就要不斷觀察周圍的大人,從一開始的盯著你看,到後來手指著奶瓶發出不太清楚的聲音,再慢慢地牙牙學語,最後能夠清晰的喊出第一聲爸爸媽媽。他們的學習過程就是不斷的摸索,不斷的碰壁,當他發現說話能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比如奶瓶)時,他就明白自己學會了。

其實我們大人也是一樣冒冒失失不斷碰壁,在工作和學習中汲取經驗調整自己,最後學會無數個技能,獲得豐富的人生經驗。這些都是我們的大腦所決定的,我們需要學習去強化我們大腦神經元的連接。我們的成長就是從無助感開始,最後通過豐富的人生經驗將大腦的某些部分連接起來形成獨特的自己。

通過“腦科學”的方式理解父母對孩子的愛

批評對孩子大腦的影響

看到這裡,也許父母們會覺得,既然學習的過程是不斷嘗試,不斷碰壁。那在他學習的時候對他嚴格一點,做的不好的時候及時給他糾正過來,不是加速他學會嘛!

問題就出在這裡,父母的好意如果表達不當,就會被孩子誤解。孩子的大腦無時無刻不在學習,比如他拿著畫筆在到處畫畫的時候,其實在觀察畫筆的用途,加強大腦對畫筆的認識,而父母這時如果批評孩子到處亂畫,就會讓孩子理解成你是在反對他。

通過“腦科學”的方式理解父母對孩子的愛

一旦孩子的大腦感受到來自外界的反對,就會啟動大腦防禦機制來免受這種影響。

在這樣的防禦狀態下,大腦較為原始的部分會干擾理性思考,腦邊緣系統會暫停大部分工作記憶,讓大腦造成短期的生理性思想狹隘。這些變化就相當於孩子把你屏蔽了,對你開始防範。

如果不是原則性問題,父母不應該隨意批評孩子,成為孩子創建大腦神經元連接的干擾。

通過“腦科學”的方式理解父母對孩子的愛

認同感對孩子的重要性

在孩子的學習和成長過程中, 經常鼓勵孩子,讓孩子有被認同的感覺,更容易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當孩子的觀念被認同時,大腦的防禦性化學物質減少,多巴胺神經遞質就會激活獎勵模式,使我們增添自信。每個人在自信心強的情況下,學習工作都會事半功倍,而那些一直被否定的孩子,越來越害怕去嘗試,生怕做錯了還會被家人否定。可見,認同感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

通過“腦科學”的方式理解父母對孩子的愛

自尊和自信與神經遞質血清素也有著密切的關係。當體內嚴重缺乏這種血清素時,則會導致抑鬱症,自殘,甚至自殺。

所以當孩子受到社會認同時就能提升“大腦多巴胺”和"血清素"水平,使他們能夠放下情緒,更容易自我覺察。當然,對大人也是如此。

孩子沒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斷培養的信心!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