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人員面臨挑戰,也要主動尋找機遇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茜)疫情對全球教育的影響引發學生和家長擔憂,日前,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出國留學服務分會與南南國際教育智庫研究院聯合主辦線上“全球疫情挑戰下的國際教育戰略研討會”,與會業內人士就留學趨勢、國際教育發展特點等問題進行了分析。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副秘書長張寧表示,受中國疫情、留學目的國疫情、全球疫情的影響,準備今年上半年出國的留學人員有大幅度減少,2020年秋季出國留學能否成行則與疫情發展等情況緊密相關。

張寧介紹,2020年全球範圍的新冠肺炎疫情給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帶來了嚴重影響,國際教育交流受到衝擊,學生跨境流動遇到了極大困難。他表示,中國超過98%的留學人員分佈在20餘個主要留學目的國,這些國家疫情蔓延,高度限制跨境流動,中國在外留學生、訪問學者受到巨大影響,碩士生、本科生基本都轉為在線完成課程和答辯,絕大多數博士生依然在以多種方式從事科研工作。

同時他介紹:“今年國家公派博士生、聯合培養博士生等出國留學項目的申請工作順延了1個月至2個月,博士生項目的專家評審、錄取結果將在6月下旬公佈,聯合培養博士生項目的專家評審、錄取結果計劃在8月中旬公佈。能否順利成行,國家公派和單位公派、自費留學人員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張寧認為,2020年秋季的出國留學能否成行,“和留學目的國疫情何時結束有關,和全球疫情何時結束有關,和何時恢復跨境流動有關,和留學主要目的國何時能夠辦理簽證、開學有關”。

此外,張寧還提到,留學人員可在適應挑戰的同時主動尋找機遇。他認為留學效益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第一是開闊國際視野、開闊全球視野;第二是提升國際可遷移能力,提升全球勝任力,成為能夠在全球多元文化下學習、工作、融合的國際化人才;第三是掌握世界前沿的科學技術方法;第四是培養尊重多樣性的素質,成為能夠了解不同國家民族文化,能夠跨文化理解、尊重,能夠消除誤解,反對偏見、歧視,具有尊重多樣性素質的人才。因此,他建議留學人員在疫情的特殊經歷中,著重培養全球視野、培養尊重多樣性、提高外語能力、培養科學精神。

本文源自中國青年報客戶端。閱讀更多精彩資訊,請下載中國青年報客戶端(http://app.cyol.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