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內測數字貨幣,"新款人民幣"離我們不遠了

隨著電子支付技術的不斷髮展,現金在生活中的使用頻率已經變得越來越低了,現在絕大多數人在交易的時候用的都是支付寶和微信,因為方便快捷,人們日常生活的支付方式逐漸從現金支付過渡到了手機支付。

當然,在一些網絡不發達的地區,現金依舊是主要的支付方式,包括很多不會用手機的老人同樣也只會用現金。

但是,在不久的將來,恐怕現金將有可能被全面替代,因為“新人民幣”來了!

在4月14日,一張農行賬戶的內測圖片在網絡上傳來了,這就是央行準備在接下來發行的數字貨幣。

央行內測數字貨幣,


要注意,這裡所說的數字貨幣和現在人們使用的電子支付是兩個概念,央行所發行的數字貨幣就是人民幣,只不過擺脫了紙幣這個形式,存在於人們的手機中。

換句話說,這也屬於央行的負債,具有法償性,是具有國家信用的。一般就是央行把數字貨幣兌換給銀行或者是相關運營機構,然後這些銀行或者是機構再兌換給公眾。

而在使用方面,數字貨幣也有獨特的優勢,一方面可以像電子支付那樣便利,不用帶紙幣,不用找零錢。另一方面可以離線支付,不用網絡,只要手機上有DC/EP的數字錢包,轉賬時兩個手機放在一起碰一下就能完成交易。

央行的數字貨幣並不是像支付寶和微信那樣存在於一個賬戶中,這就是錢,是可以拿來直接使用的。

其安全性同樣也很高,央行發行,會有監管層監管,資金流向也可以精確追蹤,可以放心使用。

雖然央行目前並沒有對數字貨幣官宣,但是從內測的圖片上來看,這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而且現在試點已經開始了。

蘇州相城區各區級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工資通過工農中建四大國有銀行代發的工作人員,將在4月份完成央行數字貨幣(DC/EP)數字錢包的安裝工作。5月,其工資中的交通補貼的50%將以數字貨幣的形式發放。顯然,這個“新人民幣”真的要來了。

那麼央行數字貨幣的發行是否真的意味著現金將會被全面替代呢?

事實上,現金會不會被完全替代不取決於央行發行什麼樣的貨幣,而是取決於人們的支付習慣是怎樣變化的。現階段用現金的人已經越來越少,絕大多數人都十分依賴手機支付。

這也就意味著,央行的數字貨幣一旦發行,手機支付覆蓋的範圍將會越來越大,尤其是央行的數字貨幣有離線支付的功能,這直接代替了現金在無網絡情況下支付的優勢。

等再過二十年,不會用手機的老人將會越來越少,絕大多數人都可以對數字貨幣支付“上手”,到時候現金可能真的會被完全替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