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你看不上孩子的幫忙,長大後,就再難讓他幫忙了

文|橘媽

我記得小的時候,要幫父母什麼忙的時候,父母的態度多數是:“你別來搗亂”、“作業寫完了嗎”、“給你錢,帶著妹妹去玩兒”……

這也導致我對家裡的家務不是很上心。

到後來長大了,父母又開始“嘮叨”:“你咋這麼懶呢,家裡這麼髒,就不能掃一掃、動一動?”

小時候,你看不上孩子的幫忙,長大後,就再難讓他幫忙了

好多父母對孩子成長的理解是跳躍式的,比較典型的是“小時候不聽話,等長大了就懂事了”。

但是,父母不教,孩子怎麼會懂事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好的老師,孩子是一張白紙,家長是第一個往上面寫入內容的人,父母的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在做家務這件事情上,也是這樣,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總是阻止孩子去做。

突然有一天,父母發現孩子長大了,可是這時候再想讓孩子做到“眼裡有活”、“起身動一動”,就太難了。

父母拒絕孩子幫忙的原因,有的是為了孩子“好”,有時候也是在避免麻煩:

·孩子還小,能做點兒什麼,不幫倒忙就不錯了;

·孩子來幫忙,幫著幫著就變成搗亂了;

·擔心孩子會受傷,不願意讓孩子去碰一些家務活;

·做家務有什麼出息,有這功夫,不如多學點東西:

……

小時候,你看不上孩子的幫忙,長大後,就再難讓他幫忙了

父母的這些想法無可厚非,但是這些行為和想法,卻會給孩子的將來留下隱患。

孩子獨立能力差

從小時候,孩子凡事依賴父母,當他走到父母不能再幫他的地方,再讓孩子學會獨立就比較難了。

對家庭缺乏責任感

孩子雖小,但也是家庭一份子,培養孩子對家庭的責任感,也是培養孩子將來走入社會、成家之後對工作和家庭的責任感。

有責任感的孩子,更有動力去學習、去努力,因為他們有目標。

對家庭缺乏存在感

在《父母·挑戰》這本書中提到,孩子不斷試探、挑戰父母的底線,其實是在證明自己在家中的存在感。

因為他不像父母那樣多家庭有付出,他想要證明他在家庭中的地位和存在,除了父母的愛,再無其他。

小時候,你看不上孩子的幫忙,長大後,就再難讓他幫忙了

如果家裡沒有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的習慣,父母就要儘快讓孩子參與到做家務當中來了。

去年,上海小學把做家務當做家庭作業佈置給學生,這種出發點是好的,可以讓已經沒有了做家務意識的孩子,重新願意做家務。

但是會有一個小問題:做家務是學校要求的,是作業,而不是基於對家庭的責任感。

所以,父母在引導孩子做家務的時候,有一點非常重要:做家務是對家庭的責任,而不是額外付出,更不是“額外作業”。

父母在要求孩子做家務的時候,要先講清楚:“你作為家庭的一份子,就有做家務的責任,就像爸爸媽媽做家務一樣,都是對家庭必要的付出。”

讓孩子理解父母為什麼為了這個家忙忙碌碌,主要是對這個和諧家庭的責任和義務。

做家務的前提,就是對家庭的愛和責任,這樣孩子在做家務的時候才不會埋怨+厭惡。

小時候,你看不上孩子的幫忙,長大後,就再難讓他幫忙了

當比較大一些、上了3、4年級的孩子突然被告知要做家務的時候,肯定會感覺到不滿,甚至會覺得自己“時間不夠用”,也會用“學習事件被佔用”來當擋箭牌,這時候父母就可以提出自己的方法了:幫助孩子設定計劃。

首先要根據平時做作業的時間和情況,制定出合理的計劃,從而分配出具體的“做家務時間”。

比如說,孩子回到家或上完網課,做一些作業、玩一會兒,到8:30的時候吃過晚飯,可以給孩子安排洗碗或收拾桌子的時間。

儘管只用5分鐘或者10分鐘,當生活有了計劃和安排,孩子的執行力才會上升。

在執行的過程中,孩子可能會不願意,因為已經被父母養出了“不愛做家務”的習慣。

這時候父母在給孩子講完道理之後,講道理要用孩子能聽懂的話,比如上了3、4年級的孩子,可以用上面提到的“家庭一份子的責任”來說服孩子。

但是,不要用金錢“利誘”孩子做家務:你今天晚上把碗洗了,我給你10塊錢。

這種方式會讓孩子把做家務當做一種工作,父母不付錢,孩子就不工作,這就本末倒置了。

小時候,你看不上孩子的幫忙,長大後,就再難讓他幫忙了

如果是小一些的孩子,父母可以經常給孩子提要求:“媽媽需要你的幫忙。”孩子通常會比較樂意幫助爸爸媽媽,但是要注意讓孩子幫忙的事情要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

小時候就開始培養孩子對家庭的責任心,多讓孩子為家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才能影響到孩子將來為家庭付出的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