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絨繡 ,繡出了陸家嘴天際線,也繡出了浦東開發史

每次繡一幅表現陸家嘴全景的絨繡作品,完成後總會發現哪裡又少繡一幢樓了。心想著下一幅補上,沒想到陸家嘴又多了一幢樓,就這麼週而復始……


身為國家級非遺項目“上海絨繡”的市級傳承人,年逾七旬的包炎輝就是一部“活”的絨繡浦東發展史。“變的,是陸家嘴的天際線;不變的,是工匠精神的一針一線。”站在浦東開發開放30週年的檔口,包炎輝除了繼續帶領“老師傅”精研技藝,還始終憂慮著非遺的傳承問題:“上海絨繡有了接班人,才能持續創作出表現浦東今時今日的作品。”


上海絨繡 ,繡出了陸家嘴天際線,也繡出了浦東開發史


絨繡歷史就是浦東的開發史


“你們要拍哪幾幅作品?我先去倉庫裡找出備份。”約定採訪的前一天,包炎輝向小布發送了一個表格文檔,裡面清晰列出了上海絨繡發展30年間的大事件,以及20年來表現浦東陸家嘴的重要作品資料。包炎輝有著強烈的檔案意識:“它們不僅是上海絨繡的歷史,更是浦東的開發史。”


上海絨繡 ,繡出了陸家嘴天際線,也繡出了浦東開發史

與許多自小入行的非遺傳承人不同,包炎輝算得上是“半路出家”。1948年出生的他,從20歲起就投身工藝美術領域,分配到了金屬雕刻崗位。1984年,包炎輝因動遷從浦西搬到了陸家嘴地區的竹園新村。無巧不成書,同樣在這一年,他被上級調到陸家嘴的紅星絨繡廠擔任廠長。工作、生活都在浦東,包炎輝自此成為了一名浦東人,他對絨繡技法也很快上手了:“只要有藝術底子,是可以觸類旁通的。”


上海絨繡 ,繡出了陸家嘴天際線,也繡出了浦東開發史

在包炎輝看來,絨繡既是一種傳統技藝,也是一種舶來工藝品。過去100多年來,上海絨繡藝人在西方技藝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上海獨特的工藝美術特色,號稱“東方油畫”。延續“歷史基因”,上世紀80年代,紅星廠的作品大部分為出口或在國內旅遊商店出售,作品內容主要為蘇州園林、萬里長城、外灘、熊貓等外國人喜愛的題材。“陸家嘴白天能看到農田,晚上能聽到蛙鳴。”包炎輝表示,當時廠裡幾乎不會有表現浦東的作品。


上海絨繡 ,繡出了陸家嘴天際線,也繡出了浦東開發史

那時,絨繡作品要出口,必須先運往浦西進出口公司倉庫。因此,包炎輝又“意外”見證了浦東浦西的交通發展史:最初,運輸或是貨車擺渡,或是繞路經打浦路隧道,非常不方便;1989年,延安東路隧道通車了,節省了運輸時間;1990年,浦東吹響了開發開放的號角,次年,黃浦江上誕生了第一條跨江巨龍——南浦大橋。通車的第一天,包炎輝帶領紅星員工就乘著麵包車,到大橋上“溜”了一圈,下車觀光與市民一起慶祝,並不住地讚歎:“交通方便了,浦東是要發展起來了!”


上海絨繡 ,繡出了陸家嘴天際線,也繡出了浦東開發史

進入上世紀90年代,絨繡作品的題材,無聲地述說著浦東的巨大變化。1995年,絨繡上出現了第一個浦東地標景觀——東方明珠電視塔。然而,時代大潮也改變了紅星絨繡廠的命運。1996年,為配合金茂大廈建設,這座1954年建廠的企業被迫動遷。但當時包炎輝並沒有想到:為陸家嘴開發“讓路”的上海絨繡,很快就因表現陸家嘴“天際線”而煥發新生。


絨繡作品進人民大會堂


在國企改革的大勢下企業重組,1998年,紅星絨繡廠被劃歸一家大集團管轄。然而,盼望“借力”的紅星廠未能重振旗鼓,外行人管藝術也始終不“對味”,知天命之年的包炎輝毅然選擇了離開。但是,他依然放不下絨繡事業,於是就洋涇地區借了場地,召集了一批下崗及離退休職工,及原先自找出路流失在外的一批絨繡藝人。機遇留給有準備的人:位於北京的人民大會堂上海廳改建,決定用絨繡作品作為主要裝飾,相關負責人把任務交給了他所信賴的包炎輝團隊。


上海絨繡 ,繡出了陸家嘴天際線,也繡出了浦東開發史

《浦江兩岸盡朝暉》

1998年,大型絨繡《上海外灘夜景》掛上了北京人民大會堂上海廳(小廳),獲得高度評價。2000年,絨繡《浦江兩岸盡朝暉》又掛到了上海廳(大廳),併成為首幅描繪浦東陸家嘴全景的巨幅絨繡作品。“這可以說是我自主創業的第一桶金。”包炎輝笑著說,緊接著,上海黎輝絨繡藝術有限公司於洋涇街道成立。


上海絨繡 ,繡出了陸家嘴天際線,也繡出了浦東開發史

上海絨繡 ,繡出了陸家嘴天際線,也繡出了浦東開發史

《上海明天更美好》

上海絨繡 ,繡出了陸家嘴天際線,也繡出了浦東開發史

《今日浦東》


陸家嘴的天際線,就在包炎輝團隊的一針一線之中,變得愈發蜿蜒綿長。《浦江兩岸盡朝暉》中,沐浴著金色陽光的東方明珠、金茂大廈雙峰聳立。2002年掛在上海市市長會議室中的大型絨繡《上海明天更美好》,則是晚霞掩映下的陸家嘴“雙高”。2010年,浦東成為了上海世博會的主要舉辦地,絨繡《今日浦東》成為了世博會禮品,這時作品中的陸家嘴又多了上海環球金融中心。2011年,上海絨繡獲評國家級非遺項目,浦東的洋涇、高橋各有保護單位。次年,北洋涇路上一座二層小樓敞開大門——洋涇絨繡保護傳承基地(傳習所)正式啟用,這裡集生產、銷售、展示、培訓為一體,力求把非遺保護與經濟、社會、文化建設融合。


上海絨繡 ,繡出了陸家嘴天際線,也繡出了浦東開發史

《陸家嘴全景》

上海絨繡 ,繡出了陸家嘴天際線,也繡出了浦東開發史

《萬商雲集》


在浦東新區與洋涇街道支持下,包炎輝團隊的大作迭出。2014年,上海市委第一會議室更新了一幅表現陸家嘴“四高”的絨繡《浦東陸家嘴》。2017年末,長5米、寬2.5米的絨繡《陸家嘴全景》,取代了懸掛17年的絨繡《浦東日出》,出現在了浦東新區辦公中心會議室的牆上。2018年,同樣表現“四高”的絨繡《萬商雲集》,被選作首屆進博會國禮。


上海絨繡 ,繡出了陸家嘴天際線,也繡出了浦東開發史

“黎輝絨繡剛剛成立時,召集了二十多名老師傅,現在只剩下四五個人了,平均年齡也都超過了60歲。未來的陸家嘴全景,或許我們就繡不動了。”儘管獲得了國際國內的一致聲譽,但包炎輝清晰意識到:時間,已成為上海絨繡的最大敵人,培養接班人的工作刻不容緩。近年來,包炎輝團隊力推非遺進社區、進學校、進大牆,非遺傳承人坐鎮公益課堂,並用“自嘎繡(DIY)”等產品,傳播上海絨繡文化與技藝。


上海絨繡 ,繡出了陸家嘴天際線,也繡出了浦東開發史

去年“十一”前夕,由老師傅指導,40多名絨繡愛好者參與繡制的絨繡作品《夢幻魔都·陸家嘴》問世,創造了單幅上海絨繡作品製作人數最多的記錄。“雖然在繡制工藝上都是‘大路貨’,但在多名傳承人的把關下,絲毫沒有降低絨繡的藝術水準。”包炎輝一如既往地嚴格,同時又生髮出了憂慮之情,“傳承絨繡藝術,不僅是手工藝人的事,也不只是政府的事,還是全社會都應重視的事。”


上海絨繡 ,繡出了陸家嘴天際線,也繡出了浦東開發史

《夢幻魔都·陸家嘴》


相關信息

上海絨繡 ,繡出了陸家嘴天際線,也繡出了浦東開發史

洋涇絨繡傳習所 地址:北洋涇路717號

上海絨繡 ,繡出了陸家嘴天際線,也繡出了浦東開發史

高橋絨繡館 地址:高橋西街139號


攝影:曹之光

圖片提供:包炎輝

編輯:張紫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