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其父未必有其子——与袁世凯背道而驰的儿孙们

今天的故事,咱们且从“袁世凯复辟”说起。

袁世凯

1915年12月,袁世凯在所谓的“十三太保”的运作和拥戴下,在一些别有用心的政客的怂恿下,竟然在中华民国大总统位置上,宣布自称皇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建元洪宪,史称“洪宪帝制”。

袁世凯,作为一代北洋领袖,一代民国总统,应该说,前期还是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由于自己的“帝制”梦未醒,由于一心想把堂堂中华大国收入个人囊中,变成“家天下”,也为了满足一些人的私欲,最终迈出了自我覆灭的,极其愚蠢的一步——这分明就是使历史倒退,有谁能容?

有其父未必有其子——与袁世凯背道而驰的儿孙们

袁世凯倒行逆施,改元称帝

他的这一举动,令世界舆论哗然,更激起了国人的愤慨,纷纷骂他是“独夫民贼”,“窃国大盗”。随即,“洪宪之役”(即护法运动)爆发,举国声讨袁世凯。,前线失利,内外交困,袁世凯不得不在做了83天皇帝之后匆忙退位,取消帝制。数月后,就因病去世。

袁世凯一生共有1妻9妾,共生育了17个儿子,15个女儿。这17个儿子又为他生育了22个孙子,25个孙女。掐指算来,袁世凯的儿孙竟然达到79人。仅从这一点来看,袁世凯的封建思想确实是非常顽固的,骨子里没有与时俱进,脑子里没有除旧革新,没有一点新时期领袖的风范。现在看来,他在当“皇帝”以前所做的一切,也只是为了笼络人心的表面文章。

有其父未必有其子——与袁世凯背道而驰的儿孙们

袁世凯和部分儿孙合影照

“一代枭雄”惨淡落幕,那么,在他“复辟”期间以及后来,他的儿孙们都做了些什么呢?当然,大部分都是藉藉无名,无需浪费笔墨。我在这里,只想说说袁克文以及袁家骝。

袁克文

有其父未必有其子——与袁世凯背道而驰的儿孙们

风流潇洒的袁克文

袁克文,袁世凯次子,曾经公开反对袁世凯恢复帝制,并赋诗一首,以谏其父,以明其志:

《感遇》

其一

乍著微棉强自胜,古台荒槛一凭陵。

波飞太液心无著,云起摩崖梦欲腾。

偶向远林闻怨笛,独临明室转明灯。

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

其二

小院西风送晚晴,嚣嚣欢怨未分明。

南回寒雁掩孤月,东去骄风黯五城。

驹隙留身争一瞬,蛩声催梦欲三更。

山泉绕屋知深浅,微念沧浪感不平。

但此时的袁大头,已经被皇帝梦冲昏了头脑。后来,“钦定太子”袁克定(袁克文的哥哥,袁世凯长子),以及一些随声附和者,更是把诗中的“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和“山泉绕屋知深浅,微念沧浪感不平”四句,作为他反对帝制,反对家父的确凿证据。。由此,他遭到袁世凯的软禁。

袁克文出生在这样一个封建家庭里,从小耳濡目染各种封建礼教。但在这个关键时刻,他能够站出来发声。这一点,是非常值得肯定和褒扬的。这至少能说明,此时的克文,头脑是清醒的,眼界是开阔的,是能够基本看清历史潮流的。虽然他没能阻止其父改元称帝,但他是“可爱”的。

袁克文,字寒云,初为“民国四公子”(张学良,张伯驹,溥侗,袁寒云)之一,可以说,也是饱读诗书,才华横溢,精绘画书法,好诗词歌赋。后潜逃上海,终落脚天津。说起来,他也算是昆曲名家,收藏家,博学多才之人。只可惜,他恃才放旷,挥霍无度,放荡不羁,最终落了个死后都无钱安葬的可怜下场。

有其父未必有其子——与袁世凯背道而驰的儿孙们

民国四公子

如果袁克文能够适度收敛,潜心修炼,我国近代史上或许会多出一颗巨星,他的人生价值会得到不一样的体现。

袁家骝

有其父未必有其子——与袁世凯背道而驰的儿孙们

世界著名华裔美籍物理学家袁家骝先生

袁家骝,袁世凯之孙,袁克文之子。1912年出生于河南。因为其父被软禁失宠,他和母亲就远离北京,长期居住在老家农村。我觉得,这对他来讲,是幸运大于不幸——远离是非之地,少见你争我斗,心灵得以净化。

13岁,他到天津南开中学读书,翻开了自己人生崭新的一页。后由于学业精进,品学兼优,又得以留学美国,攻读名校,终成大家。

作为世界著名的华裔美国物理学家,他早期研究无线电技术和原理,后专注于高能物理领域研究,成就卓著。作为一名中国人,袁家骝先生始终心系祖国。有生之年,他多次回国访问,进行学术讲座和交流,为推动我国高能物理领域的研究做出过重要贡献。

说到袁家骝先生,就不得不说说他的夫人——夫人吴健雄的名声比他还大。

吴健雄,祖籍江苏,美籍华人,世界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曾经和杨振宁,李政道等许多世界级的科学家都有过合作,在物理学的多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被称为“东方居里夫人”。

1942年,他们结为伉俪。半个多世纪,他们相濡以沫,携手同行,在科学研究上,不断攀登新的高峰。他们所走的,是一条不同寻常的路,更是一条无比正确的路。他们的科学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他们的学术成果,值得我们铭记于心;他们的名字,我们更需常忆于脑;他们的道路,也值得我们深深思索。

有其父未必有其子——与袁世凯背道而驰的儿孙们

相濡以沫的袁家骝,吴健雄夫妇在一起研究科学问题

结语

历史的车轮,不会因为谁而停留。

岁月的年轮,不会因为谁而停长。

时光的飞轮,不会因为谁而停摆。

《孔丛子·居卫》曰:“有此父斯有此子,人道之常也。”——有其父必有其子。然而,袁家三代人却走了三条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也收获了三种不一样的人生。袁世凯走的,是一条自私的,覆灭的路;袁寒云走的。是一条放浪的,不归的路;而袁家骝走的,却是一条光明的,坦荡的路。

从袁世凯及其儿孙所走的人生道路,我感受到的是:虽然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但人生的道路,我们一定要慢慢地学会选择,选择比努力好重要——如果你选择了一条正确的路,尽管荆棘丛生,你也会慢慢感到活力无限;如果你选择了一条错误的道路,尽管活力无限,你也会慢慢感到荆棘丛生。


参考资料:《百年》 《头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