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冲击波」全心为民的“小罗书记”

「红色冲击波」全心为民的“小罗书记”

承德市扶贫开发办公室

丰宁满族自治县黄旗镇乐国窝铺村,当人们问起“村里最佩服的人是谁?”答案一定是:“工作队小罗书记。”这位小罗书记就是中共党员、民建中央宣传部新闻处干部、驻村第一书记罗锋。自2018年8月入村以来,罗锋带领乐国窝铺村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突破:村集体收入从无到有、稳步增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容村貌明显改善,村民收入和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提高,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如今,村里的每座山、每亩田地、每条小道和每家每户的基本信息,罗锋早已熟记于心;他创建的民建爱心超市,深受村民欢迎,并在全县推广;入户走访、跑资金、要项目、做调研、办活动、搞宣传……他每天的工作排得满满当当。“看到村民们因为我的工作,生活变得更好了,我就觉得更有奔头了,想着自己能做的还有很多。”罗锋说。

融入环境,他有一套好办法

无特色产业、无集体经济收入、无致富带头人,青壮年劳动力少、技术工人少、资源少,乐国窝铺村“三无三少”的困境着实给罗锋出了个大难题。面对这样一个四面环山的贫穷小山村,既没有农村工作经验、又没有农村生活经历的年轻小伙儿,该如何迈出第一步?

“最紧迫的任务就是熟悉好村情、户情,尽快融入村里的大环境。”罗锋说。为此,罗锋制定出“三步走战略”第一步认路。驻村第一周,他走遍了主村和自然村所有大大小小的道路、山沟、田地,摸清每个居民组的住房、土地范围,做到上山下地“全覆盖”。第二步认户。为了精准认户,他从网上下载村里的卫星云图,手绘了一幅地形地貌图,将道路、村部、工作组驻地和每家每户的房屋位置在地图上标出来,并在房屋上标注村民姓名、是否贫困户、是否五保户、哪年脱贫户、是否无人居住等信息,方便了今后工作的开展。第三步认人。在罗锋的桌上有一摞翻得卷了边儿的《村民基本信息表》,这是他为了解每位村民的困难和需求而制作的,涵盖了每户村民的个人信息、联系方式、健康情况、收支情况、面临困难、意见建议等内容。罗锋说:“这样一来,在入户走访时更有针对性,也能为村民更精准地解决困难。”工作队还为每家每户照了一张全家福,工作队自留一份,将村民姓名标注在照片上,既为村民办了好事,又能帮助驻村工作队成员更快地将村民认全。

「红色冲击波」全心为民的“小罗书记”

2020年1月8日,罗锋(左)为村民王振海在民建爱心超市兑换物品。

扶智扶志,这个书记有妙招

2018年9月22日,罗锋创建的民建爱心超市正式营业了。爱心超市的特别之处在于这里的商品不用钱买,只凭爱心值券兑换。在乐国窝铺村,凡是村民参加村集体活动、帮助处理村各项事务、做好人好事、提出好意见建议并经采纳、宣传村里的好人好事好景好产品并取得成效、获村级以上荣誉的,均可获得一定数量的爱心值券,可凭券兑换相应物品。爱心超市里的货品来自全国民建会员会友、机关干部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捐赠。

「红色冲击波」全心为民的“小罗书记”

货架上物品都是老百姓日常需要的,目的是引导村民干事创业、积极参与村里的活动,促进文明乡风,同时也可以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

「红色冲击波」全心为民的“小罗书记”

罗锋说。民建爱心超市建成后,村民争着抢着做好事,他们对爱心超市赞不绝口,亲切地叫罗锋“罗市长”,“市”是超市的“市”。

说起民建爱心超市带给村里的变化,村党支部副书记武才山说:“村里展现出了新容新貌,尊老敬贤蔚然成风,大家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高了,勤劳致富的干劲越来越足。”截至2019年底,乐国窝铺村民建爱心超市已收到涵盖家用电器、农具、厨具、图书文具等5000余件捐赠品,价值约20万元,村民累计兑换物品383件,价值2万余元。

民建爱心超市运行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2019年2月26日,在县委书记方志勇等县领导的带领下,全县各乡镇党委书记,相关单位负责人来到乐国窝铺村观摩民建爱心超市,并召开了全县推广爱心超市推进会。截至2019年12月,爱心扶贫超市已经覆盖全县98%的行政村。

结合实际,谋划一盘发展棋

村里没有产业项目、村民收入低,村里基础设施陈旧、落后,村民生产生活多有不便,幸福感、认同感不高。到村后,罗锋将了解到的问题写在本上、记在心里。

罗锋将兴建产业、实现村民增收作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经过综合分析,他决定带领村民开展蔬菜种植,并积极对外寻找合适的蔬菜种植项目。得知当地民建会员王明远在全县实行“给种子技术、保产品品质、再高价收购”模式,罗锋当即赶到他的公司洽谈加盟事宜;得知民建北京市委会员龙正飞在丰宁占有蔬菜市场的较大份额,罗锋马上联系,约定本村经检验合格的蔬菜,公司照单全收;得知北京会员企业惠民永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能提供室内种植芽菜技术,经考察后,罗锋安排部分农户先试种,试种成功后在村里推广,并为村民联系好固定销路。截至目前,乐国窝铺村发展了包括网纹瓜、山里红山楂、芽菜、苹果、梨等多种水果蔬菜种植项目,为村民每年每户增收5000元。

2019年初,了解到乡亲们辛辛苦苦种的小米、黑豆等杂粮卖不了好价钱,罗锋引进真空包装,推出杂粮礼盒,在全县的爱心超市内专门开辟“特色产品展销区”,并借助网络开展宣传,渐渐地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多了起来。2019年,村民的杂粮收入增长近20万元。曾经的村民找销路,变成现在的订单找村民。

落后的基础设施也是村民的一块心病,直接关系村民的生活质量。罗锋借助民建各级组织、各地会员的力量,推出“项目认领制”,将村里所有需要兴建、改善的基础设施项目列出清单,请民建各单位认领。此招一出,就有了立竿见影的成效。目前,已有大桥、护堤坝、机井、高压电、经济林木、体育器材、文化活动设备、垃圾桶等40余个项目得到“认领”,建成候车亭1座、观景亭1座、花架1座、牌楼1座、村内花园5处、户外桌椅3套、村口大桥1座、公共厕所3处、巷道硬化2800米,受捐1辆垃圾车、1辆吸粪洒水车。

说起罗锋,县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盛玉海称赞说:“来丰宁后,他一门心思研究村子的发展和百姓增收,既当军师又当先锋,有好思路、好方法,更取得了好成效。”看到因为劳动力外出打工,村内闲置了不少住宅,罗锋将旅游经济作为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利用丰宁现有的旅游名气发展乡村旅游、民宿经济,可以使村里的游客多起来,乡亲富起来。”罗锋说。

“来到乐国窝铺,这里就是我的家,村民就是我的家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村的发展、村民的幸福生活助好力、服好务。”罗锋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来源:河北省委《共产党员》杂志04月上

「红色冲击波」全心为民的“小罗书记”

河北共产党员

全面 | 深度 | 权威 | 专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