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乒乓球的另类发展之路,吸纳中国选手,成为世乒赛冠军

2000年悉尼奥运会女单赛场,新加坡选手掀起了波澜,让人看到了新加坡的实力,为什么新加坡队突然间实力大增了呢?

新加坡乒乓球的另类发展之路,吸纳中国选手,成为世乒赛冠军

先是淘汰赛首轮,井浚泓3-0横扫孙晋,然后是1/8决赛,李佳薇差点淘汰头号种子王楠,拿到了4个赛点最后被逆转。

新加坡最荣耀的时刻是2010年莫斯科团体世乒赛,冯天薇领衔的新加坡队击败丁宁、刘诗雯领衔的中国队,获得考比伦杯。

新加坡的乒乓球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说白了一句话,引进中国选手。

比如早期的井浚泓,跟焦志敏、陈静是同一批的中国选手,1991年转会新加坡,在1993年世乒赛击败卫冕冠军邓亚萍。在悉尼奥运会首轮击败孙晋,后来进入四强,在三四名决赛中不敌陈静。

新加坡乒乓球的另类发展之路,吸纳中国选手,成为世乒赛冠军

张怡宁的队友李佳薇,在2004雅典奥运会,女单1/4决赛,李佳薇再遇王楠,李佳薇没有再次错失机会,击败王楠晋级四强。

还有王越古、冯天薇、于梦雨、孙蓓蓓,都是中国选手。

实力最强的是冯天薇,2010世乒赛连胜丁宁、刘诗雯率队夺冠,2015亚洲杯连胜朱雨玲、刘诗雯夺冠,2019德国公开赛4-0横扫陈梦。

新加坡男队也走的同样的路子,高宁、杨子、李虎、陈丰都是中国选手。

高宁/杨子的双打实力较强,获得了2007奥地利公开赛男双冠军和2012亚锦赛男双冠军。

李虎出道比马龙还早,获得了世青赛男单冠军。

2014亚运会男团小组赛,李虎、陈丰相继击败中国队一单樊振东,爆出大冷门。

新加坡的教练队伍也是清一色的中国选手,名气较大的有周兰荪的弟弟周树森、刘国梁的哥哥刘国栋。

新加坡乒乓球的另类发展之路,吸纳中国选手,成为世乒赛冠军

新加坡这种全靠外援的方式,短时间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长远来看,新加坡后继乏力。
新加坡还是要向日本学习,大力培养本土选手,自力更生,才能丰衣足食。

乒乓网——太阳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