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學”又出新素材,但《財迷》的爛真不賴六老師

這幾年,我對國產電影有兩項期待。一是希望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能被搬上銀幕,《流浪地球》的不菲成績令我看到了希望;二是想親眼見證中美合拍版《西遊記》上映。

作為一個熱愛《西遊記》小說的網友,在這一點上我與六小齡童的願望想必是一致的。

然而,等了五年,這兩份期待一個也沒實現。影版《三體》殺青五年,到現在還在後期製作中,劇版《三體》雖於去年立項,但具體的播出時間大抵還得再拖幾年。

“中美合拍版《西遊記》”的消息,從2015年就一傳再傳,終於定了今年下半年開機,導演是韓延。

“六學”又出新素材,但《財迷》的爛真不賴六老師

事情雖不如人意,也有“好”消息。六小齡童主演的新電影《財迷》上了。

《財迷》於2016年開拍,原定於2018年上映,影片的公映許可證也在2018年取得。按理說,2018年,是“六學”(研究“六小齡童”的學問)最為鼎盛的黃金時期。

有流量就意味著有熱度,熱度或多或少能折算成票房。不知出於何種原因,這部電影於前年、去年先後兩次撤檔,直到今年7月25日才於愛奇藝上線,院網聯播。

“六學”又出新素材,但《財迷》的爛真不賴六老師

當然,說是院網同步公映,但能在網上看到的電影,想必絕大多數觀眾不會走進影院。

更何況,這部電影的院線排片實在少得可憐(或者說根本沒有)。所以將其稱之網絡電影也未嘗不可。

有趣的是,即便以網絡電影的規格來評價,《財迷》也只能算是中等偏下。

從作品完成度來看,歷經三次後期的《財迷》,彷彿令我看到了影視學院本科生的努力。

大一寫劇本,大二拍電影,大三改一版,大四再改一版。本定好畢業就上映,卻沒成想趕上了疫情,最終不得已賣給了視頻網站。可以說,這是一部完成度很高的“學生習作”。

“六學”又出新素材,但《財迷》的爛真不賴六老師

導演自創的“望遠鏡”視角

作品質量不上檔次也就罷了,《財迷》的分賬票房也一片慘淡。貓眼專業版顯示,該片上線五天,累計觀影人次11.5萬,累計分賬23.2萬元。最終破百萬的希望不大。

不僅觀眾不買賬,影片的主演們似乎也不願多言。六小齡童、汪粵在定檔時各發了條微博,馬德華、劉大剛則不見反應。各方媒體的宣傳評論下,也多是些“六學”玩梗者。

“六學”又出新素材,但《財迷》的爛真不賴六老師

《財迷》的故事很簡單:郝鯤鵬十年前曾投資兩支股票,十年後兩支股票各漲一千倍,2萬本金變成了2000萬。暴富後的郝鯤鵬成為小城的熱門話題,被網絡公司包裝成明星股神,過上了大牌明星的生活。因怕被人惦記,他每天蒙面出行,反招來了小偷的跟蹤,昔日好友朱首富死纏爛打要分走一半錢,票友沙大海碰瓷不斷……

一夜乍富的故事,在商業電影中算不得新鮮,如何“老樹開新花”才是關鍵。

一般而言,這種電影走向有二,一是如《子彈橫飛百老匯》《華爾街之狼》這般“批判拜金主義”的作品,二是像《一夜暴富》《西虹市首富》這種“草根逆襲”的電影。《財迷》是前者。

兩千萬不算小數目,但對在影視作品中“久經錢場”的觀眾來說,也著實算不得多。出於現實考量,郝鯤鵬的家被設在了一個五線小城。

“六學”又出新素材,但《財迷》的爛真不賴六老師

我能理解編劇的良苦用心,畢竟兩千萬在北上廣深激不起多少戲劇水花。但用大城市的視角來拍小城市,《財迷》先天就有了侷限性。

《財迷》有兩條半線索。核心主線是郝鯤鵬攬得兩千萬後的生活煩惱,次要線索是父親重病的黑衣男本想偷取郝鯤鵬錢財、改邪歸正的成長,半條是郝鯤鵬與女兒的親情。

“六學”又出新素材,但《財迷》的爛真不賴六老師

前兩條線的割裂都非常明顯。一個窮人突然有錢,的確會變得疑神疑鬼、一驚一乍。但絕不會有人天天打扮成蒙面大盜出門,有錢後防止別人借錢的最好方法,就是裝沒錢。

黑衣男線的出現也莫名其妙。

有錢後被人搶劫/偷竊/借錢都是引起衝突的節點,但所有的節點都應當為敘事驅動服務。但作為次線男主,他的作用薄弱得就像紙片人,甚至從頭到尾都沒有正臉出現。

這條線索的存在,只為變相說明好人有好報——郝鯤鵬成立基金會,基金會捐錢給黑衣男父親,父親被治好,黑衣男改邪歸正,郝鯤鵬的錢保住——兩人壓根就沒見面。

“六學”又出新素材,但《財迷》的爛真不賴六老師

至於半條親情線,更是令人摸不著頭腦。作為一個“留守老人”,郝鯤鵬取錢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通知女兒。這本應當是製造矛盾的又一利器,但在編劇的筆下,郝鯤鵬與女兒的對話彷彿一個笑話。

當父親暴富後通知女兒被質疑,郝鯤鵬的第一反應不是說出真相,反倒東扯西扯,任憑女兒把電話掛掉的場景,像極了三十年前“我有苦我不能說”的臺劇。

線索稀碎也就罷了,片中的人物也單薄無比。包括郝鯤鵬在內的所有角色,都成了導演(編導一體)弘揚正能量的工具。

“六學”又出新素材,但《財迷》的爛真不賴六老師

但想要弘揚正能量,只通過“賣慘”或“意淫”是行不通的。賣慘賣多了就成了《親愛的,新年好》,意淫俗套了就成了《西虹市首富》。

更令人難以理解的是,《財迷》沒有設置足夠力量的反派角色。

拋卻稀裡糊塗的黑衣男,朱首富(馬德華 飾)、沙大海(劉大剛 飾)、唐老闆(汪粵 飾)三人縱然與郝鯤鵬有小打小鬧,卻並未產生任何反派阻力。

郝鯤鵬的所有變化,實則都是自發性轉變。一個“財迷”一輩子的人,任何抉擇都沒做出,突然就真善美了?

“六學”又出新素材,但《財迷》的爛真不賴六老師

除了整體問題,《財迷》的細節弊病也數不勝數。

主角本就以賣菜為生,導演為了表現其摳門,居然多次安排他去買菜。不衛生的飯館不吃自己的菜尚可理解,這是從原材料就自我隔絕了?郝鯤鵬既然想低調取錢,怎麼又女扮男裝、又蒙面裝成“佐羅”呢?拿著麻袋一下子取兩千萬,這如何能算小心翼翼呢?

“六學”又出新素材,但《財迷》的爛真不賴六老師

劇本差就算了,《財迷》的剪輯也亂七八糟。在這部影片中,常規的拍攝手法十分少見,隨心所欲的鬼畜技巧鋪天蓋地。

試舉一例,郝鯤鵬光鮮亮麗的出門,不小心把手裡的伸縮“老人樂”甩在了地上,導演此處靈機一動,直接倒放再來一遍。莫非導演也是B站鐵粉?

“六學”又出新素材,但《財迷》的爛真不賴六老師

吐槽了一大堆,《財迷》能誇的只剩下演員演技了。貫穿了全場的六小齡童和馬德華,縱然二倍速播放也能看出其演技的妙趣之處。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一部電影只能誇演員演技了,那不就成了“片段小品”了?聽聞導演接下來還要拍《白鹿原》,還是請高抬貴手吧。

“六學”又出新素材,但《財迷》的爛真不賴六老師

【文/馮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