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0202年了,教培人的朋友圈该换个样了

你的朋友圈被多少家长屏蔽了,你知道吗?

你的家长多久没有给你的朋友圈点赞了,你知道吗?

你的家长多久没有在你的朋友圈评论了,你知道吗?

你的朋友圈已经成了你的同事或者同行的商业互吹,你知道吗?

(这个开头怎么像是要推广微信营销的套路,真不是!我没有!不要乱讲!)

发几组常见的教培机构发的朋友圈,你觉得自己能看的下去吗?

都0202年了,教培人的朋友圈该换个样了

家长为什么不爱看你的朋友圈?

说教式文案,换你你也烦

毕竟道理大家都懂,而且翻来覆去表达的意思就是听你的就对了。问题就在这里,凭什么大家都明白的道理,非得听你说一遍,而且看你发完了之后搁你这花钱报名才是。什么不能输在起跑线、什么再穷不能穷教育、什么孩子嫌累就不上了之类,说严重一点,很多机构发的朋友圈文案分明就是一种道德绑架的路子。

抄来的东西,全世界都一样

我因为工作的关系,有很多各种科目不同地域的教培行业的朋友。每当我刷朋友圈的时候,时不时的会有一种错觉,因为我发现四川的教舞蹈的和河南教跆拳道的以及东北教美术的居然可以在同一时间转发同一个段子或者同一个视频。比如:“孩子成长路上的三只拦路鸭。。。”,真的可谓是老少皆宜、居家必备之良药。

乱用激将法,你在拉仇恨

比如“决定孩子命运的,往往是家长的格局或者眼光。”怎么个意思?不报名上课,那就是格局小、没眼光了?或者说把家长讨价还价当成小气之类的,你自己挣钱也不容易嘛,难道家长的钱就是大风刮来的吗?而且这种文案很多时候是藏着一种负面情绪的,是对于家长不报名的状况的一种抱怨和无力感,经常发这种文案很容易给家长造成一种感受——你的机构生意不大好啊。

广告靠刷屏,屏蔽没商量

近两年的朋友圈可能还稍微好一些,什么养生大法、微商带货、心灵鸡汤之类的我是见得很少了,当然也可能是之前太多,我自己屏蔽掉的有不少。其实不管是什么内容,只要是广告,哪怕你的文案再精彩、海报再漂亮、视频再吸睛,看多了也会视觉疲劳。很快以目前的教培行业的营销素材的平均设计水平,很难得有那种眼前一亮的内容的出现,于是乎很多人自己的相册就变成完美的一面广告墙。


都0202年了,教培人的朋友圈该换个样了


朋友圈是什么?朋友圈其实就是你的人设。人设需要经营,教培人的人设就更加需要精心打造。有些人说,我就是要展现真实的自我,问题是不是每个人都有义务去欣赏你那真实的自我啊,何况还是你的客户,这就好比出门之前要照镜子是一个道理。

好好经营你的朋友圈,实际上也是在反向要求我们自己可以做到表里如一,给自己提升一下标准,不然你凭什么让家长相信孩子跟着你能学好呢?

1、 穿戴一定要弄整齐

微信的名字、头像、封面从上到下的格式统一,有条件去拍一下职业照如今也是很方便的,这样最主要的目的是要有辨识度。当然千万不要拍成那种侧身抱胸的姿势,那是销售员的标准照。有些机构的微信名称的格式是:学校+*老师+电话号码,其实可以根据你的科目特征给自己的老师起一些绰号,也可以便于拉近距离。

2、

内容一定要接地气

人人都在强调接地气,到底什么是接地气?其实就是你的内容和家长自身是有直接关系的,是能产生共鸣的。这里面一方面是家长关注的事情,另一方面是你对自己的工作的思考的分享。前者更多的是指孩子们上课、老师的教学、环境的布置等内容,这个部分又对你的拍照技术提出一定的要求,比如带着情绪的特写镜头是需要去抓拍的、比如拍照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蹲下来、一定要蹲下来,千万不要俯拍。后一种其实体现的是你的机构日常对于机构运营是否足够用心的体现,提升到一种文化上、价值观层面的思考和分享,如果再能用更加生动的文笔描述出来,会让你的家长对你刮目相看。


都0202年了,教培人的朋友圈该换个样了


3、 朋友圈就是做品牌

既然是品牌就得有规划,不同的月份及应该有对应的不同的主题,不同的主题就应该有对应的不同的形式和内容。比如每个月份对应的节日或者活动可以预先设定相应的主题,本月所有的营销活动、宣传文案、工作导向都可以根据相应的主题来去做延伸。有些机构有余力的情况下还能经营自己的公众号、或者小程序,这些渠道要不及不做,要做就得保持一定的活跃度,事先一定要规划好,这样一来其实也相当于增加了一个理念和内容输出的渠道。

4、 广告该做绝对不少

既然你有了内容、也有了渠道,那你推送的文章或者图片上就可以自然的做广告的植入,通过软文的方式去做一些持续性的渗透,文章如果有可读性,相对的粘性也自然会更高。同样的硬广也必不可少,硬广和软文的出现比例大概在3:7左右会比较合适,而一天二十四小时,你的朋友圈出现的次数也最好能控制在6-8次左右,比较合适发送的时间是上班、下班和睡前的时间点,内容交叉错开发送效率会更高。

我经常说:“如果平面设计是一个机构的脸面,那文案的水平就是一个机构的气质。”教培机构作为教育下一代的行业,你的能力和格局不应该只停留在哄孩子的水平,你的眼界和学习能力应该强于一般的家长才符合基本的规律。而即使是一个小小的朋友圈,其背后所体现的同样是这个机构的整体运营水平,正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


都0202年了,教培人的朋友圈该换个样了

教培人,加油!

更多资讯请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