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核心素养下的中小学教学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放在了教育教学的第一位,在山东省关于教学的指导意见中将全面发展,五育并举。知识传授、价值引领放在了学生人生发展的基础地位。如何因地制宜的开展实施个性化教学?如何实行全面覆盖,一个学生都不能放弃和教育公平原则。是当下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

一、构建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对当下的教育形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发展人的思维,形成新的思维形式,并在新的思维指导下,进行各种创新活动。在教学中,最基础的问题来源于生活,最根本的方式来自于对问题的发现、提出和解决。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整合与发展。以问题为引领,以任务为驱动是学生自主能力的体现,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外部表现。在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中,学习新内容需要问题的设计、发现新知识需要问题的分析、分析新的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需要找到问题内部的相关联系。学生的技能巩固需要问题来强化,教学质量的检测需要问题的解决做为学生能力成长的见证。纵观整个教学过程,问题是桥梁,联系在新旧知识之间,问题是纽带,一端是知识,一端是能力。

2、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可以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问题是引导学生先行自学的动力,通过学生的学才能引发教师有针对性的教。先教后学是模仿,先学后教是引领。

3、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主动在问题的发现、分析与解决中体会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4、以问题为核心,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更有针对性,让教学更符合认知规律。更有利于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形成,有有效的通过训练来完成学习任务的达标。

5、以问题为核心,可以有效减轻教师的繁重负担。

二、怎样构建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构建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简单的说:一是要会选题。二是要会讲题。三是要会命题。

(一)、要会选题

知识的生成的一般过程是:发现一个新问题----引发新旧知识间的矛盾(旧知识不能解决新的问题)---寻找新方法——发现新知识----总结新规律———运用新规律解决一类新问题。在这个教学过程中,选题-训练—练习—矫正—总结规律-应用始终是课堂教学的主线。技能是在训练中形成的,没有问题的课堂不是好课堂,不分析问题、不解决问题的课堂不会是学习的乐园。

1、确定选题依据

课程标准是选题的基石,是选题的标准。

对知识的了解、理解、和应用等不同的技能要求是选题的筛选器

了解----是什么 理解---为什么 应用---怎么办

2、要分解整体目标

将整体目标(单元教学内容)分解成几个梯度目标,将梯度目标分解为系列目标,将系列目标分解成一个个的课时目标。

训练要及时,知识的学习来源于模仿,在平时讲完知识后,设计问题及时强化。

语文要仿写、数学要即时练,就要及时做实验!

3.确定目标以后的落实

单元之间的知识结构体系要搞清。每节课中的知识结构要清晰,本节课的知识点如何生成要明了。本节课的思维方式是什么/ 主要是观察和实验。归纳、一般到特殊等

(1)以设计的问题为出发点,按照从容易到复杂的原则去设计问题。

通常从教材的例题入手,改变条件,增加难度,按了解-理解=应用的一般思维去设计问题。比如,在中考中,都有一些新情景。新材料问题,让学生在新环境中应用知识。

(2)要设计容易混淆的问题和学生搞不清的问题

体系相近的知识 光的反射与光的折射

知识相近的问题 效率和功率

(3)要设计能触及学科思维方式培养的问题

(4)要设计徘徊在十-字路口的问题

总结:理解课标、分解课标、落实课标 是选题的核心思想

(二)教师要会讲题

充分了解学情基础上,要统筹全面,进行讲题

1、要讲问题的立意,要说清考查的内容,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科思维特点

2、要讲典型题止,要规范典型题的解题格式,评一评典型题的解题方法,在达到讲一道题,会一类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载下一棵树,成活一片林。

3、讲易错易混题,查漏补缺

4、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知识的迁移,学科思维等

(三)、学生要练题

训练贵在及时,快讲快练,

1、练典型题2、练易错易混题,3练拓展题

训练原则:共性问题共同对待,个性问题个别对待。

(四)、教师要会命题

(见命题策略一文)

当下流行的说法:资源+任务+反馈+强化+矫正其实就是问题的选题、命题。训练、其中矫正多为及时训练、强化训练,形成思维定势。变式训练箸

三、问题的设计

问题种类:生活现象类、基本定义类,科学方法类,思维创新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