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最強軍艦海圻號,遠航英國接受丘吉爾檢閱,歸來卻已是民國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清廷三十年洋務運動造就的北洋水師,在黃海戰役中全軍覆沒。經此一役,近代的中國陷入了最黑暗的時刻。1895年,清廷戰敗,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中日戰爭中,北洋水師的全軍覆沒,沒有讓清廷放棄海軍,反而讓它意識到擁有一支強大的艦隊保家衛國的重要性,從此開啟了重建海軍之路。1895年起,清廷籌措資金,向英國和德國訂購軍艦,前後大大小小一共訂購了43艘。而其中最富傳奇色彩的,當屬“海圻” 號。

晚清最強軍艦海圻號,遠航英國接受丘吉爾檢閱,歸來卻已是民國

晚清最強軍艦,嚇退意大利

“海圻”號由英國阿姆斯特朗船廠在1896年開工建造,1898年竣工下水,1899年從英國返回中國。”海圻“ 號全長132米,寬14.3米,吃水深度6.1米,最大航速24海里/小時,馬力1.7萬匹。“海圻號”是當時噸位最大、裝備最好、戰鬥力最強的一艘軍艦。

“海圻”號剛剛回國,就開始了它的“第一戰”。1899年6月,三門灣海面上3艘意大利軍艦正在巡遊,岸上炮臺的清軍嚴陣以待。意大利趁火打劫,向清廷強行租借三門灣不成,準備以武力威脅清廷就範。

令意大利沒有想到的是,清廷這次的態度十分強硬,要求重新組建的北洋水師全部出動,還派出了剛剛回國的,包括“海圻”號在內的所有艦隊全部南下,擺出一副和意大利海軍決戰的架勢。

意大利在評估了自身與清廷艦隊的實力之後,發現自己沒有取勝的把握,最後只能放棄對中國沿海的企圖。“三門灣事件”清廷取得了勝利,保衛了領土,也使得意大利淪為當時各國的笑柄。

晚清最強軍艦海圻號,遠航英國接受丘吉爾檢閱,歸來卻已是民國

乘風破浪而來,揚海軍軍威

“三門灣事件”震懾意大利,只是“海圻”號傳奇的服役生涯的開始。1910年,清廷收到了英國的一封請柬,希望清廷能夠派一艘軍艦,參加喬治五世的加冕典禮。接到邀請之後,清廷毫不猶豫的派出了“海圻”號。因為它是清廷當時最能拿得出手的一艘軍艦,它不僅僅擔任著保家衛國的責任,它還是清廷的一張“臉面”。

1911年4月21日,“海圻號”從上海楊樹浦碼頭出發,向英國駛去。經過兩個月的航行,“海圻”號在1911年6月20日抵達了英國。抵達英國之後,“海圻”號統領程壁光陪同英王喬治五世、瑪麗王后、以及英國海軍大臣丘吉爾,專門檢閱了“海圻號”。

晚清最強軍艦海圻號,遠航英國接受丘吉爾檢閱,歸來卻已是民國

在完成了祝賀的使命之後,並沒有駛向中國,而是往那遙遠的美大陸駛去,開啟了它下一階段的訪問任務。

“海圻”號的下一個訪問國家是美國。美國對於“海圻”號的到來,十分的重視,他們派出了萬噸級巡洋艦“北達科他”號作為陪訪艦。抵達美國的次日,美國國務卿和海軍部長還分別會見了程壁光等人。“海圻”號水兵還列隊前往已故總統格蘭特的陵墓敬獻花圈。

晚清最強軍艦海圻號,遠航英國接受丘吉爾檢閱,歸來卻已是民國

8月中旬,無限風光程壁光等人向熱情的美國人辭行了,“海圻”號開往了它下一個目的地——古巴。

“海圻”號抵達古巴首都時,收到了當地華僑的熱烈歡迎,當地華僑感覺有了依靠。這是因為當時拉美地區正值“反華”氣氛強烈之際,眾多當地華人都受到排擠甚至是生命安全受到威脅。

“海圻”號雖然並非是因為華僑而來,但是它的到來,從客觀上來講,確實是對古巴和墨西哥帶來了震懾作用。一艘先進的巡洋艦,乘風破浪不遠萬里而來,而且還停泊在自己首都的港口,這讓古巴政府的態度發生了變化。古巴總統在會見程壁光時,明確表示絕對不會歧視華僑,會永遠銘記華僑為古巴的獨立解放做出的重大貢獻。

原本訪問了古巴之後,“海圻”號的下一目的地是墨西哥,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海圻”號最終決定原路返回,結束了對美洲的訪問。

晚清最強軍艦海圻號,遠航英國接受丘吉爾檢閱,歸來卻已是民國

萬里易幟,全新的征程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在茫茫大海中行駛的“海圻”號,來到了決定它接下來航向的時刻了:“海圻”號這艘帝國最強大的軍艦,究竟是站在清政府這邊,還是站在革命陣營?

出行之前,程壁光就命令全艦官兵剪去了頭上的辮子。當時剪辮是為了海上生活的方便和提升海軍軍容。而這次的選擇,是要決定要不要剪掉心中的“辮子”。

艦隊高層經過商量之後,決定讓官兵們自行選擇。程壁光召集所有官兵來到了甲板之上,讓願意回國參加革命的人,站到右舷,不願意的,站到左舷。說完之後,程壁光一聲令下,讓官兵們做出選擇。出乎他的意料,所有的官兵,都站到了右舷。

晚清最強軍艦海圻號,遠航英國接受丘吉爾檢閱,歸來卻已是民國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成立,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這一天,遠在萬里之外的英國巴羅港,“海圻”號也在進行著一場莊嚴的易幟儀式。

40名水兵組成的儀仗隊,站在隊伍的最前端。伴隨著雄壯的軍樂聲,迎著冬日的初陽,黃色的大清龍旗緩緩降下,五色旗冉冉升起,迎風飄揚。易幟儀式結束後,“海圻”號正式歸屬中華民國。

1912年3月底,在巴羅港修整完畢的”海圻“號踏上歸途,5月底回到了出發時的上海楊樹浦碼頭。

晚清最強軍艦海圻號,遠航英國接受丘吉爾檢閱,歸來卻已是民國

攔江自沉,死得其所

迴歸祖國之後的“海圻”號,因為中華民國動盪的局勢,開始了它顛沛流離的生涯。18年內,“海圻”號6次換主,直到1937年9月25日,它迎來了自己最終的命運——在“江陰保衛戰”中,中國海軍被日軍擊潰,為了阻礙日軍,“海圻”號和其他三艘清末最強的“海“字頭軍艦一起在江陰攔江自沉。

一代傳奇軍艦以這樣的方式,結束了它的服役生涯,可謂是死得其所。

“海圻”號那長達400多天的遠航,以及那400名中國水手,向世界展示了當時中國海軍的形象,讓他們知道,中國也是有著先進的海軍的,它已不再是過去那個封閉的中國了。

end

我是菜菜,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菜菜說文史】。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點贊讓我知道,這是我持續創作的動力,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