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學習讓人學得爽,但低效,要更高效,你應用“間隔學習法”

  • 你是學習的支配者還是被學習支配的可憐人?
  • 你有過規劃學習目標、分配學習任務的經歷嗎?
  • 你知道學習策略的改變、掌控學習進程對擺脫低效學習是雪中送炭嗎?

今天,就來學習一下如何通過科學的方法,搖身一變成為學習的支配者,也就是江湖人稱的"學霸"。


集中學習讓人學得爽,但低效,要更高效,你應用“間隔學習法”

一、學習如長跑,要為遠期目標打基礎

中小學的學習,其實和高考一樣,是為了一個遠期目標作準備。

這就好像預警三年後會出現饑荒,那現在開始就得持續往糧倉裡屯糧。

而屯糧還需要悉心經營,如果剛存了一點糧食,就覺得可以歇息幾天不用勞動了,迅速把屯糧消耗掉,那三年後的命運必然悽慘。

學習長跑也是如此!

我們新學知識就是往糧倉裡放糧,學完就要一會會三年,必須避免三年後,在最該衝刺的緊要關頭還得重新學一遍。


集中學習讓人學得爽,但低效,要更高效,你應用“間隔學習法”


二、貪多嚼不爛:可用分散式學習法取代集中學習法


在學習長跑中,利用科學方法、最大化提高對新學知識的長期記憶能力便顯得舉足輕重。

心理學科研領域對此也十分感興趣,並且,也已經有了研究成果。

我們都知道有句老話叫貪多嚼不爛,這句話放在學習上也適用。

不過,對於許多學生而言,問題並不在貪多,而在平時不用功,臨時抱佛腳。佛腳一抱完,記憶全被洗掉。


集中學習讓人學得爽,但低效,要更高效,你應用“間隔學習法”

不管是妄想一口吃成大胖子還是臨時抱佛腳,都不適用於為了一個嚴肅考試而準備的長期學習。心理學家建議,可以用分散式學習法取代集中學習法。

分散學習在心理學領域的專業術語叫間隔學習,指的是學習者對一個學習任務進行多次學習,並且每個學習時段不是連續不斷的,中間還間隔穿插有其他學習項目的學習方式。

間隔學習帶來的學習優勢叫做間隔效應,指在總的學習時間固定的條件下,將認知學習過程分散在幾個時間段與集中在一個時間段相比所產生的長時記憶優勢。

從間隔學習的定義來看,便知道它是與集中學習作區分,集中學習的每個學習時段是連續不斷排列的,中間並不穿插其他學習項目或活動。


學校裡的課表分佈有意或無意間契合了間隔學習的原理:每節課安排的都是不同的科目。

但是,如果一定要給學校教學模式定性,那它就只有形式上像分散學習。

在內容上,學校教育一直是一次性集中教學——每堂課都教大量的新知識點,而鮮少停下來複習、鞏固已經教過的內容。

或許是老師輕視複習的態度影響到學生,大多數學生也基本沒有建立起復習的習慣。


集中學習讓人學得爽,但低效,要更高效,你應用“間隔學習法”

二、學習必不可少的一環——複習

為什麼要提到複習呢?

因為複習是分散式學習必須經歷的一環,也是分散式學習起作用的關鍵。

《如何學習》這本書中,介紹過一個案例。

1982年,有一個波蘭的名叫彼得·沃茲尼亞克的19歲大學生,評估了一下自己大學四年的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他認為就算每天學習很久,連續幾年一直保持,要想完成學校裡的大量課程的同時又學好外語,時間也根本不夠用。於是,他希望找出一個更有效率的學習策略。

他把自己當成實驗對象,蒐集來一堆需要記憶的學習材料,把它們均分為三組,每一組都嘗試按照不同的時間間隔來學習,他做了詳細的追蹤記錄,好知道自己學完到什麼時候學過的內容就完全不記得了。他還反覆調整間隔時間以確保自己能在最長時間裡保持對知識最清晰的記憶。

他在自己的記錄裡寫道:間隔應該儘可能長,以維持最低限度的重複頻率;同時間隔也必須足夠短,以確保知識仍然還能記得住。


集中學習讓人學得爽,但低效,要更高效,你應用“間隔學習法”


彼得·沃茲尼亞提出,學完新知識後,第一次複習時間應該安排在第二天,第二次複習時間安排在一星期後,第三次複習時間安排在一個月之後,此後複習間隔可以拉得更長。但這樣依然可以保持最佳記憶。


集中學習讓人學得爽,但低效,要更高效,你應用“間隔學習法”


三、集中學習的缺陷

集中學習的缺陷在哪兒呢?

其實,許多人都曾通過開夜車集中學習在第二天的考試中逃過一劫,集中學習的瞬間學習效果比間隔學習更有優勢。

而且,因為集中學習會產生知覺流暢性,所以長期看來比較低效,但是學完後較易給人成就感。

只是,有學者認為,當學生長時間學習某一科目時,隨著學習時間的增加,學生對該科目的熟悉度不斷增加而產生習慣化行為,導致學習者在該科目上分配的認知資源的數量和質量都在不斷地下降。連續學習類似內容會讓學習者產生熟悉度錯覺,錯覺也會導致學習者主動或者被動地減少自己的認知資源分配。

所以說,集中學習會讓人學得爽,但學不好。

集中學習讓人學得爽,但低效,要更高效,你應用“間隔學習法”

大腦的活動規律本身如此,一次性學習很難達到長期記憶效果。而且集中學習會讓人忘記分配複習時間。

分散學習更有利於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進程進行宏觀把控,他們將在安排分散學習任務的過程中改變曾經隨意分配學習時間、被老師的進度推著走的壞習慣,而轉向主動了解、評估和調整學習進程,對自己的學習行為和學習效果進行有效監控。

對大多數學生來說,只需要在初次學習的一兩天內或者一星期之內複習一次,就足夠在大部分的考試中表現優異了。

集中學習讓人學得爽,但低效,要更高效,你應用“間隔學習法”

所以,要想學習變得更輕鬆更高效些,你可能真的需要改變下你的學習方法,靈活分配集中學習和分散學習。

掌握好了這些策略,相信今後你的每一天就會如考神附體,學習更輕鬆,效果更顯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