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法院推進鑄福實業公司破產重整側記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通訊員 劉斌 胡科剛 高陽

如何拯救瀕臨破產企業於水火,不僅事關企業生死、員工福祉、債權人權益,更關係社會穩定。

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人民法院在處理鑄福實業有限公司破產重整案件中,充分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使企業員工就業得到保障、債務得到合法清償、企業實現“破繭重生”,創造了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法律效果有機統一的共贏局面。

困境中的企業猶如折斷了翅膀

寬闊整潔的柏油路,鬱鬱蔥蔥的小花壇,廠房掩映在綠樹鮮花中,路上匆忙的工人面帶笑容……走進日照鑄福實業有限公司,一座“花園式”現代工廠躍然眼簾。

而將時間的指針撥回到五年前,鑄福實業則是另外一番光景:工廠破敗不堪,因為長時間停工機器早已鏽跡斑斑,偌大的廠區連個看門的工人都難尋……

鑄福實業公司是嵐山區頗有規模和影響力的一家大型民營企業,成立於2000年,其註冊資本5.2億元。公司坐落於嵐山區碑廓鎮,佔地面積8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8.6萬平方米,主要生產球墨鑄管、鑄件等產品,主導產品鑄管和鑄件在國內佔有一定市場,尤其在華東地區廣泛應用於市政工程。更值得一提的是,鑄福實業還是一家福利型企業,2000多名員工中,殘疾員工就達200多名。

危機出現在2014年8月。由於資金鍊出現問題,企業開始陷入債務危機,一直處於停產半停產狀態,大量到期債務無法償還,銀行抽貸、賬戶被查封隨之而來、債務訴訟接踵而至、職工連續半年多發不上工資……

企業生產經營陷入困境!

破產重整為企業的重生帶來希望

一時間,鑄福的生死,成為擺在嵐山區委區政府、各方債權人及企業員工面前的一道難題。嵐山區委區政府成立派駐鑄福實業風險化解工作組,以幫助企業研究風險化解途徑。

在經過慎重考量下,認為鑄福實業擁有大面積的廠房、土地及生產設備,名下還有“鑄福”等品牌註冊商標,其旗下的核心項目存在增值空間,擁有良好的銷售渠道和市場信譽。

經多方探討研究,選擇了破產重整的道路。2016年5月20日,鑄福實業以喪失清償能力為由,向日照市嵐山區人民法院提出破產重整申請。

“企業破產中,破產清算最容易,企業財產拍賣變現分配後,企業出清、退出,但這樣做,下崗職工被拖欠工資兌現將遙遙無期,債權人利益也得不到最大維護。”嵐山區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張俊德坦言。

經過審查,嵐山區法院認為,企業的申請符合企業破產法的有關規定,裁定受理了鑄福公司的破產重整申請,並依法指定了管理人,指導管理人依法有序開展相關工作。

經審計評估,鑄福實業與關聯企業現代鑄業債權總額34.97億餘元,資產評估總價值為5.68億餘元,需優先受償的債權和破產費用為4.08億元,已嚴重資不抵債。

作為日照市第一例大型民企破產重整案件,破產重整為鑄福實業帶來“起死回生”的希望。

府院聯動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破產重整,簡單的四個字,背後的民生情懷卻重若千鈞。

“民營企業破產重整在日照市尚屬首次,沒有成功經驗可供借鑑,我們都摸著石頭過河、邊學邊幹。”嵐山區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庭長盛秀傑說。

選擇了破產重整,也就選擇了要面對債權人、債務人、企業職工以及“接盤人”等各方利益主體的複雜利益調整。

企業能否重整成功,找到投資人至關重要。新投資人不但要與鑄造業關聯度強,而且必須有雄厚的資金與技術實力。

在此過程中,嵐山區法院積極加強府院聯動,多次會同區政府會商研判,指導管理人面向全國公開招募投資人。

“我們先後到上海、徐州、臨沂、淄博等地,千挑萬選尋找‘接盤人’,對接洽談有意向投資人多達20餘家,絕大部分意向投資人都因企業設備陳舊、出資額低而退出。”破產重整工作組成員魏續船回憶說。

功夫不負有心人!

經過9個多月的艱苦招募、反覆協調和多方面的努力,2018年3月20日,在債權人委員會擴大會議上,確定浩宇集團作為投資人。5月召開第二次債權人會議,有409家債權人一致認可,1041名職工中1037名投了贊成票。

同年6月28日,嵐山區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批准重整計劃草案。

十餘天后,7月10日,浩宇集團全面進廠,正式啟動生產經營,拖欠職工的1500餘萬元工資於當年中秋節期間全部發放到位。

如今,審視鑄福的破產重整之路,其關鍵在於府院協同、權益平衡、監管協調。法院在本案審理過程中,與政府通過建立“府院聯動”協調機制,專門成立派駐鑄福實業工作組,積極參與組織協調,有效調動資源優勢,充分發揮政府的招商平臺優勢,為順利招募到投資人創造了條件。通過公開招募方案、公開意向投資人、公開投資方案,使招募全程透明化,以此積極爭取職工和債權人支持,確保重整草案獲得了債權人同意。

法治保障為企業發展注入力量

“浩宇集團來鑄福投資,使鑄福有了新的生機,我們老職工看到了希望。”職工徐家義感慨地說,曾經企業一年只在春節、端午節和中秋節發三次工資,如今不光工資按月發,還比以前多了很多,而且福利一樣也不少。

嵐山區法院在推進企業破產重整過程中,及時對企業的相關銀行賬戶採取保護性凍結措施,扣劃資金2000餘萬元用於支付欠付職工工資和企業前期生產經營需要,先後四次兌付職工工資700餘萬元,有效穩定了職工情緒,為重整工作順利推進營造了穩定環境。

鑄福公司重整成功後,至2020年8月份,投資人已累計投入資金12億元,對1號、2號高爐及鑄件車間升級改造完成並已投產,新建3號高爐並配套180平方米燒結機投入使用,對職工餐廳、宿舍樓改造裝修,對廠容廠貌按照花園式企業標準全面提升,不僅讓一個危困民營企業“起死回生”,還使200多名殘疾職工正常就業。

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公司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推動產品技術升級,產品質量、生產效率均大幅提升。數據是有利的佐證:截至目前,鑄福實業有限公司共有員工2000餘人,鑄管、鑄件年產能達到90萬噸,2020年1-8月份完成產值達19.8億元,曾經瀕臨破產的企業又煥發出勃勃生機。

對於未來,鑄福實業已經有了新的期許:下一步,企業將在盤活資產的基礎上,實現提檔升級,在化解企業風險的基礎上,繼續穩定人心,在打造服務型管理企業文化的基礎上,進一步規範管理,爭取利用三到五年的時間,將鑄福實業打造成沿海最大的精密製造產業基地。

良好的法治環境是企業發展的根本保證。嵐山區人民法院充分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全力保障民營經濟發展,服務供給側改革,加快新舊動能轉換進程,用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