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上历史照片的乌龙事件:被认为“致远舰”的错误配图

下图是一幅曾经入选国内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图片,画面中一艘战舰劈波斩浪,在弹雨纷飞中冲锋疾驰,教科书上标注成甲午黄海海战中勇冲敌阵的"致远"舰。

教科书上历史照片的乌龙事件:被认为“致远舰”的错误配图

从新中国成立后直到今天,这张图仍然不时地出现在有关甲午战争、北洋海军的书刊中在与甲午战争有关的一些博物馆、纪念馆的展示里,也常有以这幅图为模本重绘、创作的宣传性美术作品,用以歌颂北洋海军在黄海海战中悲牡的战事。

在海军史研究者眼中,其实这张流传极广的画存在极大的问题,因为画上的军舰和历史上的"致远"舰并没有任何相似之处。

教科书上历史照片的乌龙事件:被认为“致远舰”的错误配图

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因为担负台湾海峡防务的福建船政水师在前一年的马江之战中主力尽推,按照清王朝战后下达的"当此事定之时,自以大治水师为主"的指示,在重构台湾海峡防御力量的命题下,清政府内开始了新一轮从欧洲购买新式军舰的行动,其中最重要的组成内容便是在英国订造穹甲巡洋舰"致远"、"靖远";在德国订造装甲巡洋舰"经远"、"来远"创议的最初,北洋大臣李鸿章想将四艘新式巡洋舰均让德国设计建造,后在时任驻英公使的中兴功臣曾国藩之子曾纪泽一力坚持下,计划做出了调整。

"致远"、"靖远"属于同型军舰,由英国舰船史上开创了"怀特时代"的著名设计大师威廉・怀特爵士操刀,位于英国纽卡斯尔埃尔斯维克的阿姆斯特朗船厂建造,军舰排水量2300吨,主要装备210毫米口径主炮三门(舰首二、舰尾一),152毫米口径副炮两门,军舰的动力系统因为采用先进的强压通风设计,航速可达当时惊人的18.5节。

教科书上历史照片的乌龙事件:被认为“致远舰”的错误配图

1886年秋冬,"致远"、"靖远"两舰相继下水,在德国建造的"经远"、"来远"也接近完工。清政府内定四艘军舰全部归属北洋水师,由北洋水师选拔四百余名官兵组成庞大的接舰团,乘坐招商局轮船远赴欧洲接收。经过后期的舾装、航试等工程,"致远"、"靖远"最先完工交接,分由邓世昌、叶祖珪各率一组官兵接管,于1887年8月22日从建造地纽卡斯尔开抵英国重要军港朴次茅斯,几天后在德国建造的"经远"、"来远"也赶来相会,预备一并回国。

"致远"等中国军舰出现在朴次茅斯时,正值英国海军庆祝维多利亚女王执政五十周年的大规模海上阅兵式刚刚举行完毕,海军热尚未褪去的媒体界,对紧接着来到的中国军舰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也就在这一阶段,"致远"等军舰被收入镜头,拍摄了一系列的照片,成为辨识这些军舰外观特征的重要依据之一。

教科书上历史照片的乌龙事件:被认为“致远舰”的错误配图

舰艇在朴次茅斯期间被英方拍摄到的"致远"舰,只要浅浅一看,这艘军舰外观的主要特征就能辨明,即两根桅杆、一座烟囱。而再看图一那副画上的军舰,却是一根桅杆、两座烟囱的截然不同的面貌,显然与"致远"毫无关系。

早在20世纪50年代,国内就已经有学者注意到这点,对这幅画的内容和创作背景是否与甲午相关提出质疑,但在没有见到这幅画的原始出处前,并没有办法判断究竟是原画把"致远"画错,或者原画画的根本不是"致远",纯属后人辨识错误。

可惜登载有"致远"作战图的书籍,无论是历史教科书或是学术著作,无一例外都没有提供任何有关图画最初来源的信息。有学者抱着这一疑问,花费了将近七年时间,遍寻各类书籍,终于在日前找到了这幅画的原始出处。

教科书上历史照片的乌龙事件:被认为“致远舰”的错误配图

致远"作战图最早登载在1894年12月1日出版的英国画报《 The Graphic》上,当初的表现形式属于铜版画。19世纪中叶摄影术得到普及运用后,立刻引起报刊、书籍出版商的注意,但当时的制版技术还无法直接将照片制版用于印刷,折衷的办法要么是不惜工本,将底板大量冲洗照片,直接裱帖到报刊和书籍里,要么是根据照片由专门的技师刻制成铜板,印刷为铜版画。

各类新闻铜版画中,除根据真实的照片刻制的外,另有一类属于为补文章配图不足,完全依据文字描述创作的纯美术作品,"致远"作战图便属于后者。

教科书上历史照片的乌龙事件:被认为“致远舰”的错误配图

原刊物上这幅画的主题标为"鸭绿江口大海战落幕",详细图注:

"在邓舰长指挥下的中国巡洋舰"致远",是最早意图向日本军舰发起冲角攻击的军舰之一,但它遭到四艘日本军舰围攻,最终遭联合攻击而沉没。"

由此可以看到铜版画想要表现的主题,的确是"致远"舰在黄海海战中作战,画中军舰出现形象错误,属于最初创作时就发生的问题。后世转用这幅画时沿用其最初的注释,但没有注意到这一严重错误。


教科书上历史照片的乌龙事件:被认为“致远舰”的错误配图


画面上的军舰既然和"致远"完全不符,那会是一艘什么船?按照图中那艘军舰单桅杆、双烟囱的造型去寻找,在甲午黄海海战战场上,日本海军阵营里并没有这样外形的军舰,北洋海军中却有两艘完全与此相像的军舰,就是中法战争后和"致远""经远"同批在欧洲订购,由德国设计建造的装甲巡洋舰"经远"、"来远"。同样以在朴次茅斯由英国媒体记者拍摄到的"经远"、"来远"照片为依据,稍一对比就能发现双烟囱、单桅杆的"经远"、"来远"和铜版画中那艘"致远"酷似,而且图中的"致远"明显是以一张在朴茨茅斯拍摄的"来远"舰照片为母本参考绘制的。

教科书上历史照片的乌龙事件:被认为“致远舰”的错误配图

更为重要的是,在甲午黄海海战里,林永升舰长指挥的"经远"舰,其实是一艘和"致远"有着相似悲壮作战情况的战舰,就在"致远"壮志未遂、怒沉大海不久,"经远"舰紧随其后也向日本舰队发起过冲锋挑战。后来因为"济远"等军舰逃离战场,"经远"陷入日本四艘巡洋舰的重围,在硬生生被优势敌人炮击了近两个小时、舰上所有中高级军官都殉国后,这艘不屈的战舰也沉没在黄海的波涛里。

教科书上历史照片的乌龙事件:被认为“致远舰”的错误配图

消息经由当时在远东采集新闻的记者传回欧洲,"经远"在欧洲成为和"致远"齐名的中国英雄舰。1894年英国出版的画报《 Cassell's Illustrated History of England》上,就有一幅表现"经远"奋勇作战的铜版画,相比之下,画上的"经远"和《TheGraphic》刊载出的"致远"图画相像异常。

由此,这幅"致远"图画公案水落石出,《 The Graphic,》想要配一幅"致远"作战景象的图画,粗心的画师却找来了一张与"致远"读音相近、且事迹相近的"经远"级军舰的照片当参考,最后实际画成了"经远"在浴血奋战,张冠李戴的作品就这样问世,"经远"的形象在中国几十年来一直被当作了"致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