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应做中义理论的践行者

我怕涉及政治问题,是因为政治没有好坏对错,其只讲求强弱,譬如美国南北战争,谁能说哪方是对是错,而我们只能信奉胜者为王的道理。

而今眼目下,方方日记的争论,已经离开文学的靶心转移到了政治上来,所以让我想蹭热度都不敢。但是,作为传记文学家,我还是想谈谈自己的想法。

方方日记写得好写得不好,这些都不重要,因为重要的是方方日记所带来的后果。试想,有多少人真正关心你的作品好坏,他们无不在为自己的生计而奔波,哪有那么多时间来关注这些对他无意义的事,这或许就是中国当下文学的境况。

具体说说我的体会与感悟,我也喜欢写日记,而且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从未间断过,尤其自己也是一个带有批判精神的作家,自然也记录了不少负面情绪的事件,单说拆迁日记,足以让方方退居次要。但是,我从来都没有想过发表,而且对其进行了异地管存,因为我知道,一旦发表出来,就容易被人所利用,同时会让不少的人走上前台。

为何呢?如果公布拆迁中的所作所为,首先有人会拿这些活生生的事儿抨击党的基层干部胡作非为,自然是会拿少数来否定我党大多数干部的优良作风。其次有人会拿此来攻击我们的社会制度,会给我们的政治建设带来负面影响。再次也是最重要的会伤害祖国的利益。

于是乎,我没有把这些日记刊发出来,而且怕被意外流出还实行了异地管存。我的行为,就是在遵从中义理论,始终保持持中守正的精神,尤其把祖国的利益放在了首位,把自身利益放在了次要,而非坚持文学至上。

我想,方方日记撰写的初衷与所有纪实文学家都是一样的,就是单纯地希望在大的事件上为后来者研究历史用文学的形式提供鲜活的史料。或许,这是纪实文学家最崇高的理想,方方也应该不会例外,绝对不是某些五毛党甚至名家将其上升到颠覆国家的高度来对待。

不过,方方是存在问题的,她自始自终秉持了文学无国界的道理,但她没有充分认识到文学所承载的信息是有国界之分的。即方方日记只在国内存在,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甚至它还是帮助我们提升治理能力的一剂良药。但是,方方日记被西方拿去出版,似乎她对此考虑有点不周。

诚然,方方应做中义理论的践行者,始终保持持中守正的姿态,那她就把这个问题处理得再完美不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