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孩子小时候如果有这4个“特征”,长大后多半低情商

作者/小享

编辑/小享

最近有个挺火的育儿讲座,正是研究青少年问题多年的李玫瑾教授主持的。

李玫瑾教授:孩子小时候如果有这4个“特征”,长大后多半低情商

她在节目上讲道:一个人的一生分为好几个阶段,然而最重要的是婴儿到进幼儿园前的这段时期,家长一定重视,尤其是孩子小时候有这4个特征的时候,长大后的情商多半不行。

那么,李玫瑾教授所说的这四个特征到底是哪四个?

1、 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李玫瑾教授:孩子小时候如果有这4个“特征”,长大后多半低情商

有些孩子,脾气上头的时候就无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随意地通过破坏或者制造麻烦等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绪,那么这样长久下来,孩子可能无法建立起一个良好的情绪管理机制,每当遇到问题和麻烦的时候,首先释放的是怎么去发火和宣泄情绪,而不是冷静下来想想怎么把问题解决好。

所以,当孩子无法控制住自己的脾气的时候,那么他未来的情商也就高不到哪去了。

2、 说话特别难听

李玫瑾教授:孩子小时候如果有这4个“特征”,长大后多半低情商

说话特别难听,也就是俗称的说脏话。

这也许在有些家长眼里看不是什么大问题,只不过是在学校里跟别人学了点不好的言辞,无伤大雅,但实际上这样是不对,当孩子掌握了脏话的时候,他们可能会因为家长的不以为意认为这确实没什么大不了,甚至常常把脏话挂在嘴边。

但是,对于别人来说,一个经常把脏话挂在嘴边的人怎么值得喜欢呢?所以会大大影响孩子的社交状况,让人认为这个孩子的情商特别低。

3、 喜欢抱怨

李玫瑾教授:孩子小时候如果有这4个“特征”,长大后多半低情商

当孩子像是"祥林嫂"那样,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不是去解决,而是在一边一直抱怨怎么发生了,那么就会导致孩子浑身上下都是负能量,让人难以靠近。

这样孩子也就和积极向上挨不上边了,所以当孩子喜欢抱怨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提起警惕心了。

4、 不愿和别人分享

李玫瑾教授:孩子小时候如果有这4个“特征”,长大后多半低情商

我们是社群动物,也就是说我们人的一生几乎离不开和其他人的互动和社交,那么当孩子不懂得去分享,那么就很难和别人建立起友好的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便会变得喜欢去占别人便宜而不懂得和别人分享,导致别人不愿和孩子进行交流或者成为朋友。

既然知道这四个特征了,那么家长该如何引导,才能培养出高情商的孩子?

如何培养高智商孩子:

①积极回应孩子

李玫瑾教授:孩子小时候如果有这4个“特征”,长大后多半低情商

当孩子有什么想跟父母诉说的时候,家长一定要第一时间回应孩子,比方说孩子希望父母夸赞他帮忙家务活,或者考得不错的时候,家长一定要不吝啬自己的赞美鼓励孩子,这样孩子才会备受鼓舞信心大增。

但如果父母不愿去鼓励和回应孩子,那么得到的结果可能是孩子觉得这样做没意义,便会失去信心,甚至和人的互动也会降低变少,大大影响了孩子增长情商的机会。

②帮助孩子建立一个乐观的价值观

李玫瑾教授:孩子小时候如果有这4个“特征”,长大后多半低情商

父母应当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提前给孩子树立一个积极乐观的价值观,这样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才不会抱怨,而且能用更好的心态去应对,并且这样孩子也能更容易获得幸福感,对事物也会比较有动力和积极争取的态度。

③教孩子辨别是非

李玫瑾教授:孩子小时候如果有这4个“特征”,长大后多半低情商

家长可以教育孩子基础的逻辑推演能力,当遇到什么问题的时候,可以培养孩子去思考这样是对的还是错的,然后从自己的结果去看和现状符合不符合,最后孩子就有自己的见解去辨别到底是对的还是不对的,这样培育孩子便有助于孩子以后成为高情商人才。

结语:

情商对一个人来说的重要性并不逊色于智商,因为人是社群动物,我们需要用到情商的地方太多了,所以家长应该提早给孩子做情商方面的训练和培养,避免孩子因为情商的问题落人一步。

这里是@育儿分享说,一名宝妈,想要学习育儿知识的家长们欢迎关注我,一起学习更多更好的育儿知识!

(本文内容皆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