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碗泡白茶,每一冲都要快出水?不能坐杯?

盖碗泡白茶,每一冲都要快出水?不能坐杯?

丨本文由白茶大课堂原创撰写,未经允许,任何人和媒体不得转载!

《1》

身处华夏大地,喝茶乃至常态。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茶友有空到山中住一段时间,一定记得带上茶具。

山中交通不便,可以少吃些肉,权当是减肥。

无娱乐工具可打发时间,就选个视野开阔的房间,临窗喝茶。

极目远眺,思绪飘远,一泡茶就可打发一个下午,时间过得快的很。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在山中清闲度日,不知是多少茶友心中的理想。

然而喝茶看山,却是有门槛的。

一杯茶要是泡的不好喝,轻抿一口,眉眼皱在一块儿,舌面涩麻,喉头发紧。

连好茶都没有,山中岁月怕是难捱。

如何泡出一杯好茶,出水的速度很重要,有茶友在直播间中问:白茶什么时候开始坐杯?第一冲吗?

盖碗泡白茶,每一冲都要快出水?不能坐杯?

盖碗泡白茶,每一冲都要快出水?不能坐杯?

《2》

什么是坐杯?

“坐杯”这个概念和白茶中的“快出水”要放在一块儿讲。

坐杯指的是在冲泡白茶的时候,注水后,要将盖子盖上一段时间,茶叶闷在已经注满水的盖碗中,并不马上出水。

坐杯的过程中,茶叶和沸水长时间接触,坐杯中,茶叶一直处在内质的释放阶段。

这时候,若茶叶本身含有丰富的内质,那么在长时间处于高效率的内质释放情况下,坐杯后的茶汤滋味,会过于浓重。

茶叶中呈现苦与涩滋味的物质,在汤水中过多,过量的出现。

这时候再喝茶汤,没有想象之中的香清甘活,而是出乎意料的苦涩难忍。

舌面像是被塑料膜紧紧束缚,连口腔四壁也是如此。

有时候,还有些生津艰难的从缝隙中生出。

有时候,就干脆将所有滋味闭塞,再喝其它茶,竟然闻不见茶香,连滋味感受也变得迟钝。

至于快出水,则指的是从注水开始,到绝大多数茶汤倒出至公道杯的时间,在七到八秒。

在七八秒的时间之中,茶叶和沸水接触的时间,恰到好处。

既能够让滋味恰好的释放,又能够把握住一定尺度,使之不至于过度。

坐杯和快出水,一个慢一个快,是为两种完全相悖的冲泡方式。

简单来说,内质丰厚的茶,使用快出水适宜,内质逐渐单薄的茶叶,则要坐杯才能够满足滋味上的要求。

盖碗泡白茶,每一冲都要快出水?不能坐杯?

盖碗泡白茶,每一冲都要快出水?不能坐杯?

《3》

白茶的冲泡是每一冲都快出水,还是每一冲都不一样?

问出这个问题的茶友,相当细心。

在冲泡的过程中,感知到了茶汤中浓淡的起伏变化,并且为了更好茶汤的滋味,想要做出调整。

白茶在冲泡的过程中,内质的释放呈现抛物线一般。

在冲泡之初,白茶尚未被沸水全部攻陷。

茶叶内质和沸水仍旧处于接触和了解阶段,随着冲泡的增加,熟悉感的增强,内质的释放也就更多,处于攀升阶段。

然而内质再丰厚,也有被消耗殆尽的时候。

当内质的释放达到最高点之后,便开始下降。

对于内质丰厚的白茶来说,第三冲和第四冲的滋味最为饱满,是为内质释放的高潮。

甚至有些老白茶,内质释放的高潮还要更晚一些,四五冲才会达到。

那么,这时建议茶友们在冲泡白茶的时候,可以根据内质释放的饱满与否进行调整。

一般建议,冲泡白茶的前四冲,用快出水的方式进行冲泡。

一款好茶,在内质饱满的情况之下,向来不惮于快出水。

至于五冲开始,茶友们若是感觉滋味渐淡,就可以灵活的使用坐杯,自行调整茶汤滋味浓淡。

浓淡标准,仍旧是适宜为佳,不宜过浓。

盖碗泡白茶,每一冲都要快出水?不能坐杯?

盖碗泡白茶,每一冲都要快出水?不能坐杯?

《4》

无论坐杯多久都不会苦涩的白茶,耐泡度不行

“坐杯之后,茶汤会苦涩?我的茶就从来不会。”有茶友说。

诚然,不排除这样的情况出现。

好白茶,在冲泡的前几冲,是经不起闷泡的。

坐杯的时间稍稍变长一些,滋味就会变得又苦又涩。

那是因为茶汤之中,三大滋味物质:茶多酚、咖啡碱、茶氨酸的滋味,都过度释放的缘故。

其中咖啡碱中的苦味阈值极低,具有较强的感知力。

但凡,在内质丰厚的情况之下坐杯,茶汤的滋味一定过浓。

而一部分刚刚开始冲泡就坐杯,茶汤滋味也不会过浓的茶叶,其内质单薄。

只有经过了长时间的闷泡之后,才能够勉强凑齐滋味,显然难以长久。

不过几冲之后,茶叶中就再难有滋味析出,和真正内质丰富的茶汤难以相提并论。

不耐泡的茶,每一冲的滋味不够饱满不说,不过几冲就要换茶,性价比极低。

盖碗泡白茶,每一冲都要快出水?不能坐杯?

盖碗泡白茶,每一冲都要快出水?不能坐杯?

《5》

有茶友坐杯,出于习惯,并未深思。

有茶友深痛恶觉坐杯,以为坐杯一定出浓茶,于身体不利。

实际上,这两种想法都太过于极端。

坐杯也是白茶冲泡方式的一种,利用得当,能够将一杯好茶冲泡出恰到好处的滋味。

真正主导茶茶汤滋味的,应该是冲泡者本人,而非冲泡方式。

坐杯乃是一把双刃剑,最后结果是好是坏,掌握在冲泡者手中。

欢迎关注【白茶大课堂】,了解更多白茶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归白茶大课堂菇凉陈(cunguchen201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