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摆脱自恋型母爱的束缚?

如何摆脱自恋型母爱的束缚?

香港作家亦舒是一位女性励志言情小说作家,在她的众多作品中,不乏侧面描写母女关系的内容。在她的大部分故事里,母亲对女儿一向挑剔,大部分母女关系都非常紧张。艺术来源于生活,在现实中,有些母亲与女儿的关系也是一样,永远也无法做到十分亲密。曾经有一度,十分流行母女互称为闺蜜,母女一起逛街、喝茶、互换衣服,身为辣妈的母亲们也十分自豪。但是,这样的关系真的是健康的吗?

美国作家卡瑞尔麦克布莱德博士指出,有时候,母爱是一种羁绊卡瑞尔麦克布莱德博士所著的《母家的羁绊》这本书中,就描绘了这种母亲与女儿之间看似时尚却十分有害的关系。

书中运用了大量的案例,来解释和描写这种不正常的母女关系,这种关系更多的体现在有自恋倾向的母亲身上。

那么,什么样的母爱,是自恋型母爱呢?

自恋型母爱其中有一种表现形式为:母亲会嫉妒自己的女儿。

作为母亲,总会为自己的孩子感到娇傲。但是自恋型的母亲,会觉得女儿是自己的一种威胁。一旦女儿把别人的注意力从母亲身上引开,母亲就会嫉妒,从而对女儿进行压制及惩罚。自恋型的母亲嫉妒女儿的原因有很多:相貌、财富、成就,甚至是与父亲之间的关系。

亦舒的小说《圆舞》中,曾经有过一段对于主角及其母亲的描写。主角周承珏十二岁的时候,出走的母亲回来了,想要将她接走。但是,那个时候周承珏已经被付于琛抚养了好几年,她不愿意离开他。

由于周承珏住的还是周家的老房子,母亲回来的时候,四处打量,无时无刻不显示出她曾经住过这栋大宅的优越感。承珏忍不住提醒她,说,"这早已经不是你的家。"母亲冷笑着答道,"难道这又是你的家?没想到小周小姐比我更有办法。"一问一答间布满恶意。

这样的母女关系,无疑是不健康的。所以,周承珏经常做梦梦到自己无家可归,一生都没有安全感。

如何摆脱自恋型母爱的束缚?

自恋型母爱会为孩子带来怎样的负面影响呢?

自恋型母亲的女儿经常会用不合适的恋爱关系来弥被感情的缺失,而从来没有被好好爱过的她们,常常会在一种十分扭曲的关系中,误解了爱的本质,以致于她们找到的,都是不合适的伴侣。

她们常常会选择一个情感上既不亲密,也不是敏感的人,因这是她们所熟悉的类型,这样的关系会给她带来安全感。

就像《圆舞》中的周承珏,值此一生她并没有遇到一个合适的伴侣。她对付于琛的感情,很难说到底是爱情还是一种深深的依赖。

她从8岁时便被母亲抛弃在继父家里,而付于琛是她继父的好朋友,他对周承珏十分喜爱,在她母亲走后,便收养了她。

说到底,他们的关系是依赖与被依赖的关系。

他照顾她,为她提供一切她小时候没能得到的事物,弥补她所有的缺失。但是这份感情,最终也变了质,付于琛不得不选择与别人结婚,才能断绝周承珏对他的不切实际的爱恋。

他们的故事,最终以悲剧结尾,这一支舞虽是圆舞,可他们却没有跳到最后。

如何摆脱自恋型母爱的束缚?

那么,受到自恋型母爱伤害的女儿们该如何治疗呢?

首先,要从母亲的身边独立出来,摆脱以母亲为中心的状态。

把自己从围绕着母亲转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是真正掌控自己生活的唯一方法。任何一个成年人,都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作为母亲无法解决自己的痛苦,反而因为自己的焦虑而指责女儿,这样的母亲就是将女儿当作了自己情绪的替罪羊,而女儿并不理解母亲的这种痛苦,反而觉得是自己做的不够好,不能令母亲满意。

其次,要学会处理母亲的嫉妒。

自恋型母亲的女儿经常能感觉到母亲的嫉妒,其实,被人嫉妒,尤其是被自己的妈妈嫉妒,是非常可怕的。母亲对女儿产生这样的负面情感,对女儿来说是难以理解的,所以女儿选择相信问题是出在自己身上。

为了能从困惑中解脱出来,我们需要做的是发现自己的善意和力量,客观地认清,你遭受的嫉妒。认清你所遭受的这些并不属于你,不必当真。

最后,要清除消极观念。

在纸上写下你的消极观念, 一边写一边提醒自己,这些观念是错误的。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也是在重新定义你对自己的看法。

当这一切做完之后,要怎样判断你已经从母亲那里独立出来了呢?

第1, 能够体验自己真实的感受,不压抑任何情绪。

第2, 能够获得适当的肯定,相信自己,不再有自我怀疑的焦虑感。

第3, 相信自己的价值,不管别人是不是欣赏你。

第4, 有亲密的能力,也有独处的能力。

当你做到这些的时候,你就已经成功从母亲那里独立出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