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大便“黑黑的”,多是這四個問題引起的,看看你是哪一種?

腸胃不好的人平時常會出現腹脹、上腹痛、食慾不振、噁心、嘔吐

等胃腸道症狀,一般症狀輕微不影響生活,很多人會選擇吃些養胃止痛的藥來緩解症,很少去醫院就診。當出現大便發黑、嘔血、腹痛逐漸加劇等表現時,病人立馬覺得大事不妙,心裡發慌,急急忙忙地去醫院看病。那麼,為什麼大便顏色會“黑黑的”呢?導致大便發黑的原因有哪些呢?

發現大便“黑黑的”,多是這四個問題引起的,看看你是哪一種?

成年人正常的糞便呈現黃褐色,類似香蕉狀,每天排便1~3次。由於每日進食內容物的不同和攝入液體的量有所差異,導致大便的量、顏色和硬度會有所改變。通過觀察糞便的性質能夠較好地反映人體腸胃健康狀況。

當上消化道有出血的時候,由於出血部位位於消化道上端,血液通過腸道排出體外需要較長的時間(一般超過8小時),血液中的紅細胞在腸道內被分解破壞,破壞的紅細胞釋放出血紅蛋白,後者在腸道細菌和胃酸的作用下與腸道中的硫化物結合成為黑色的硫化鐵,導致糞便呈現暗紅色或烏黑、糊狀的黑便(即柏油樣便)。臨床上出現黑便往往提示患者有上消化道的出血,下面就介紹下引起黑便的常見致病因素。

發現大便“黑黑的”,多是這四個問題引起的,看看你是哪一種?

第一、消化道潰瘍

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是消化科很常見的一種疾病,與患者長期精神緊張、飲食不規律、過量飲酒等因素密切相關,常合併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絕大多數病人的臨床表現並不典型。慢性潰瘍病如果沒有及時進行治療,潰瘍逐漸加重變深,侵犯周圍血管引起血管破裂出血,病人就會出現嘔血、黑便的臨床表現。臨床上多使用足量的質子泵抑制劑內鏡下止血來治療消化道潰瘍引起的出血。

發現大便“黑黑的”,多是這四個問題引起的,看看你是哪一種?

第二、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

肝硬化門脈高壓患者可出現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是一種非常兇險的肝硬化併發症,急性出血期如不及時止血搶救則會危及生命。肝纖維化和假小葉的形成導致門靜脈迴流受阻,出現門脈高壓、側支循環開放。其中賁門食管部位的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就是門脈高壓側支循環的特徵性表現,靜脈曲張程度越嚴重,管壁就變得越薄。

某些誘發因素(如進食尖銳食物、用力咳嗽、排便)就會導致血管內的壓力驟然升高,曲張的靜脈破裂出血,引起嘔血、柏油樣便、出血性休克等臨床症狀。該病出血量較大,患者臨床死亡率高,需引起足夠重視,積極有效地進行臨床干預。

發現大便“黑黑的”,多是這四個問題引起的,看看你是哪一種?

第三、食管賁門黏膜撕裂綜合徵

頻繁、劇烈的嘔吐或咳嗽會使腹內壓或胃內壓突然迅速升高,導致食管黏膜與下層組織撕裂分離,同時伴隨裂傷部位大量出血,即為食管賁門黏膜撕裂綜合徵。該病好發於青中年男性,嘔吐、嘔吐物中帶血絲、黑便是其臨床常見症狀,一般通過胃鏡檢查即可明確診斷,通過禁食、止血、抑制胃酸分泌、營養補充的方式進行綜合治療效果較好。

發現大便“黑黑的”,多是這四個問題引起的,看看你是哪一種?

第四、胃癌和(或)食管癌

胃癌和食管癌是消化科常見的惡性腫瘤,常見的症狀有上腹隱痛、飯後飽脹感、消瘦、乏力、食慾減退、便血或黑便。癌腫侵犯周圍血管組織後,如果是少量滲血,則為大便隱血陽性;如果出血量較多,胃癌或(和)食管癌患者會有倦怠、消瘦、吞嚥困難、嘔血、黑便或便鮮血的表現。人們常常談癌色變,其實胃癌早期診斷、及時治療的話,患者的術後生存率還是很高的。

發現大便“黑黑的”,多是這四個問題引起的,看看你是哪一種?

上消化道出血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患病率高、容易反覆出血,所以平時有胃腸疾病的患者應儘早就醫治療,並注意日常腸胃的調養。尤其是合併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老年人,由於長期服用抗凝藥非甾體消炎藥、激素類藥物,很容易導致消化道黏膜充血、水腫,加上年紀大了體質弱、抵抗力差,當出現黑便症狀時需警惕是否癌變,應儘早就醫診斷、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