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成敗早已註定,為什麼曹操還要毅然發動

導語

相信許多人對於赤壁之戰都有著極大的好奇感,畢竟這一場戰役帶來的結局是三分天下的定局形成。這樣一場三分天下的終局之戰,其實牽扯到了許多方方面面的因素在裡面。就比如說為何一項佔據戰爭主動權且向來失誤極少的曹操為何偏偏在赤壁之戰時犯了致命的錯誤。

其實許多歷史的偶然也是由於一些必然的因素推動發生的,所以這就使得人們不僅想,為何曹操要急於發動這樣一場勝算極低的戰爭呢?曹操的用兵可以說是十分傑出,究竟是那些因素讓他不顧一切的去攻打孫劉聯軍。

對曹操的分析

歷史上把曹操稱之為一代奸雄,其實這是對他來說最中肯,最合理的評價,為什麼這樣說呢,做為臣子而言,曹操絕對算不上忠心耿耿。他有所圖謀,所以挾天子以令諸侯,現在許多人說曹操其實心有周公之意,其實不然,從他對漢室成員的態度來看,曹操絕對算不上一個好臣子。

許多漢室成員死在了他的刀下,並且對於漢獻帝曹操也是多次逼迫於他,第一件事就是逼迫他娶了自己的女兒。並且為了讓自己的女兒做上皇后,還殺死了漢獻帝的幾位妃子。加之他對於一些事情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決心,使得他在追逐目標的同時做了一些不符合道義的事情。

赤壁之戰成敗早已註定,為什麼曹操還要毅然發動

圖一,曹操畫像

但是從領頭人,一個集團的掌管者而言,可以說曹操是十分出色的。他的出色以至於歷史給他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對於一個集團的掌控可以說得心應手,所以使得曹魏政權成為了當時實力最強盛的政權。

曹操的厲害不用多用言辭表達,他從白手起家到建立一個圖謀天下的政權,可想而知他一路走來是多麼的能力出眾。不然在那個混亂的年代,他早已淪為袁術,袁紹之之類。他是曹魏政權的開拓者,也是將曹魏發展到唯一具有一統天下的能力的人。所以說撇開漢室官員而言,曹操也可以說是一位英雄。

赤壁之戰前曹軍銳不可擋

赤壁之戰發生前,可以說天下的局勢對於曹氏政權而言極為有利。因為在公元200年的時候,曹操開啟了統一北方的最後一戰,這一戰使得他徹底的統治了北方,極大的壯大了曹魏的力量,擴大了曹魏的版圖。這一戰便是官渡之戰。

在官渡之戰以前可以說曹操每一次的戰爭都沒有失敗過。曹操起家是從鎮壓黃巾軍起義開始的,從那時候開始可以說他以他的聰明才智化解每一次的危局使得他一路上走來,看起來十分的順利。曹操當時自己一個人在揚州,聚集兵馬,最後與自己一已之力集合了一支軍隊,打敗了黃巾軍,將黃巾軍收入囊中使得他實力大增,這支軍隊也成為了後來他征戰的主力軍隊。

赤壁之戰成敗早已註定,為什麼曹操還要毅然發動

(圖二,戰略要地荊州城)

後來曹操又去接逃亡的漢獻帝,並且遷都許安這使得曹操徹底清楚了朝中反對自己的人,雖然說那時天子依舊姓劉,但是政權早已全部落在了曹操手中,不論軍事還是政治。

曹操對於赤壁之戰顯得過於草率

曹操官服之戰勝利在公元200年的冬天,曹操在第二年春天的時候帶著軍隊班師回朝。曹操也知道急於做戰是兵家的大忌,可是曹操確在回朝之後就著手將要進行赤壁之戰,打算南下統一全國。

正是因為萌生了這樣的想法,使得曹操立馬就進行了對這次南征的準備。曹操知道自己的軍隊大多為北方之人,如果你要他騎馬作戰的話可以說個個都有以一當十的英勇氣概。但是不好的就是北方人水性十分的差,一是由於地域因素,北方缺乏湖泊,大江,所以軍隊基本沒有在過水上做戰。

赤壁之戰成敗早已註定,為什麼曹操還要毅然發動

(圖三,影視劇中的曹操)

曹操為此在自己的領地鄴城之中,開鑿了一個湖泊,用來讓士兵們進行水上訓練。對於此事,其實今天許多人都知道,曹軍剛剛經歷一場於袁紹的生死決戰,雖然說曹軍贏了,但是殺敵三千,自損八百。曹軍此時也十分的疲憊,曹操此時訓練水軍可以說效果極差。可是雖然這樣訓練依舊有條不紊的進行了。

從後來赤壁之戰的過程可以知道,曹操的失敗是因為採取了將船連在一起,船與船之間採用木板連接在一起。孫劉聯軍才用火功,曹軍戰船接連起火,士兵紛紛跳入水中,被溺水而亡。從對這場戰役的描寫可以看出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首先曹操對於軍隊的訓練效果極差,不然為何要採用鐵鎖連舟,這不正是因為北方人對於坐船不太適應,會暈船嘛,曹操既然採用這樣的方法解決問題,說明這一點他內心十分的清楚。其次,曹軍大多溺水而亡,說明了他的訓練幾乎沒有什麼效果,若果效果顯著的話,以當時人的體力而言,加之訓練得當,至少可以遊至岸邊,減少傷亡,可結果呢確不是這樣。

所以對於曹操而言,這場戰役發生的操之過急。那麼究竟是那些原因使得曹操那麼迫不及待,或者說急於發起對南方的統一戰爭呢?

戰機上的優勢

如果說曹操是一位出色的軍事家,相信不可否認。因為赤壁之戰對曹操而言但是局勢上還是十分具有優勢的。第一,他當時並沒有篡漢自己,所以從道義上而言,他挾天子以令諸侯,打的是為漢室統一天下的名義,所以說名正言順。

第二,當時荊州劉表危在旦夕,荊州做為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在劉表去世之後,是攻取它最為有利的時候。如果劉表將荊州真的給了劉備,可以說對於曹操而言這才是真正的威脅。畢竟他知道,劉備並非池中之物,他是自己成就霸業路上最大的障礙。所以這一點也使得他在部隊還未修整,就率軍先奪取荊州。

赤壁之戰成敗早已註定,為什麼曹操還要毅然發動

(圖四,赤壁之戰曹操大軍被火攻圖)

確實曹操也真的做到了,並且可以說這一次奪取荊州不費吹灰之力。劉備雖然駐守荊州,但是管控軍隊的並不是他。曹操擊敗劉備後,荊州劉表的兒子便率眾投降。接受荊州使得曹操對於之前南進的阻力極大的減小。

劉備勢力微弱,孫吳成為唯一障礙

劉備自從荊州一戰失利後,可以說劉備的實力此時低迷到了極點,他也知道此時的自己單獨對抗曹軍可以說是以卵擊石。這個道理曹操自然也明白,所以他急於對孫吳發動戰爭,其實自然有這樣的考量在其中。

赤壁之戰成敗早已註定,為什麼曹操還要毅然發動

(圖五,赤壁之戰遺址圖)

曹操急於發動這樣一場戰爭,是因為如果時間拖的太長,對於劉備來說,就給予他足夠的時間壯大自己。到時候滅了孫吳又如何,滅了孫吳又出來一個更難對付的劉備。這是曹操最不願意看到的。加之當時其實是曹操統一天下最好的時候,北方統一,南方只要消滅了孫吳,統一自然不成問題。所以發動赤壁之戰必須要快速打響。

結束語

所以就當時情況而言,曹操必須要發動赤壁之戰,不然一旦次機會錯過,統一將成為天方夜譚。曹操也知道對於提早發動這次戰爭,自己準備不夠,但是他的氣魄,加上時機緊迫,他只能進行這樣一次豪賭。這不過他賭輸了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