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企業紓困減負,南海海事助力航運經濟復甦

海運是國際貨運的主渠道,中國外貿進出口貨運量的90%以上是通過海運完成的。受全球新冠疫情影響及國際貿易戰衝擊,國際航運需求萎縮,航運企業運營困難。今年一季度,國際貿易損失達到3200億美元,我國境內的港口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分別下降了4.6%和8.5%。為推動南海區航運企業復工復產,穩定海運暢通,“穩外貿”,暢通經濟循環,滿足民生需求,南海海事處深入走訪、加大調研、宣貫政策、創新服務,為航運企業紓困減負,助力南海區經濟快速復甦。


為企業紓困減負,南海海事助力航運經濟復甦

南海海事處深入走訪碼頭


一是主動走訪企業,瞭解企業運營困難。針對近期轄區集裝箱、鋼材吞吐量下降問題,南海處領導深入碼頭,勘察當前碼頭、航運企業運營現狀,瞭解復工復產所遇難題,問詢碼頭、航運企業應對措施,並積極提供建議。二是吃透上級政策,落實港口建設費減免。快速組織執法人員學習《交通運輸部海事局關於階段性減免港口建設費和船舶油汙損害賠償基金的通知》及佛山海事局關於階段性減免港口建設費的相關通知精神,確保執法人員特別是窗口人員及時、準確掌握相關政策,熟知減免時段、覆蓋範圍、退費工作指引,併為行政相對人答疑解惑、指導操作,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南海海事處於2020年3月1日零時起,對出口國外和國外進口貨物免徵港口建設費。三是加大政策宣貫,惠及相關企業。創新宣傳方式,線上線下多渠道宣傳新優惠政策,確保利好消息及時宣貫到位。通過智慧海事平臺、政務公開欄、電話、微信工作群、政務窗口宣傳單發放等第一時間將政策及時、準確傳達到船代、船員及其他相關行政相對人,確保宣傳無死角、無遺漏。

自3月1日以來,南海轄區已全面推行階段性港口建設費減免。截至4月20日,散雜貨貨物免徵貨運量179,8610.884噸,免徵港口建設費約359.7萬元,集裝箱貨物免徵貨運量47,098TEU,免徵港口建設費約113萬元。

南海海事處將持續發揮海事專業優勢,不遺餘力為轄區企業復工復產做好安全監管,加碼海事服務。繼續壓實疫情防控責任,築牢科學防控基石,主動服務,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紓解交通物流業困難,助力航運企業復工復產,發揮交通運輸先行官作用,助推南海區經濟復甦。(通訊員:南海海事處 李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