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心且一笑,情韻句中長(趣味詩簡述)

中國是詩的國度,風格迥異,流派紛呈。或謳歌讚美,或寓意諷諫。皆在藝苑中爭奇鬥豔,盡顯風姿。

我覺得最具才情的是趣味詩,因其意趣盎然,別有風韻,每每令人會心一笑,卻又回味悠長,既徜徉在詩歌的美好中,又感悟岀蘊涵的哲理,讓我們受益良多!

趣味詩有數字詩、迷語詩、迴文詩、藏頭詩(嵌字詩)、頂真格詩,連珠體詩…等等,皆各具風神,別有韻致。先來看一首數字詩:

一片兩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千萬片,飛入叢林都不見。

這是鄭板橋一首《詠雪詩》,寫法新穎,構思奇特,彷彿看到了漫天飛舞的大雪,紛紛揚揚的向竹林裡飄來。我們再看一首:

一簑一笠一扁舟,一丈絲綸一寸鉤。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

這是清代詩人王士禎的一首題畫詩,秋江獨釣,意境曠遠,詩中多次重複數字,給人以孤獨、清寂的意象,一片蕭瑟,如颯颯秋風拂面而來。


更加有故事是卓文君寫給心猿意馬的司馬相如的一首詩,據說讀過此詩後司馬相如慚愧萬分,最終回心轉意,二人偕首白頭。詩是這樣:


一朝別後,二地相懸。

只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

七絃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

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千繫念,萬般無奈把郎怨。

萬語千言說不完,百無聊賴,十依欄杆。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圓人不圓。

七月半,秉燭燒香問蒼天,

六月三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紅似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

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

忽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

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

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做男。

聰明的卓文君不哭不鬧,一首詩字字含淚,句句斷腸,最終以真情換回了幸福圓滿。

再說謎語詩,整首詩像一個謎語,詩中形象的描繪所詠之物,讓你來猜。如:

頭上紅冠不用裁,滿身雪白走將來。

平生不敢輕言語,一叫千門萬戶開。


這一首唐伯虎的題《畫雞》,讓我們看到才子之名是當之無愧的,你看他全詩不著一雞字,但一讀完,雞的形象活靈活現的展現在眼前,不得不說,用筆極其高妙。

迴文詩更絕,順讀倒讀都成文,比如宋代劉敞的《雨後迴文》:

綠水池光冷,青苔砌色寒。

竹深啼鳥亂,庭暗落花殘。

全詩對仗,用詞典雅,音節和諧,讀來朗朗上口,極其精妙。

藏頭詩故名思義就是把想說的話,或是把送人的名字嵌到詩裡邊,所以又叫嵌字詩,如:

馬駐崑崙瞻萬里,

雲飛劍舞傲八荒。

這是我用馬雲先生的名字做的詩。第一句意為,站的高看的遠,高瞻遠矚。第二句意為做事果斷,思維敏捷,可雄視八方。

大家再看一首頂真(頂針)詩:

花滿湖濱鶯亂啼,啼鳴翩舞錦屏迷。

迷人春色畫橋斷,斷橋芳草碧萋萋。

這是我寫的《西湖春色》,句尾接句首饒有風味,別具一格。

再看唐伯虎連珠體詩:

月轉東牆花影重,花迎月魄若為容。

多情月照花間露,解語花搖月下風。

雲破月窺花好處,夜深花睡月明中。

人生幾度花和月,月色花香處處同。

每一句詩中,都有花月,反覆吟誦,極其清妙,每次誦讀,不禁擊節賞嘆。所以我也仿六如先生連珠體做了一首:

西湖花月夜

嫋嫋百花春月悄,花前酌酒月相邀。

韶華易逝月難滿,朗月欣逢花愈嬌。

陶然花前與月醉,翩兮月下共花搖。

穿花拂露踏月去,碧波花月蕩虹橋。

這是一年春夜,我遊西湖而作。是夜月色溶溶,花香細細。碧波間花月相融,長堤上香霧空濛。獨尋幽徑,閒聽花落。非常愜意,佳興忽來,想起了六如居士的花月詩,遂成此作,不知是否有東施效顰之嫌。

總之,這種趣味詩別具一格,細細品閱,能增人興致,陶人情懷,妙不可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