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竟然精通廚藝?《歷史那些事》向嚴肅紀錄片發起挑戰

2018年,一部特殊的紀錄片橫空出世。它以第一季豆瓣7.9分,第二季豆瓣8.4分的好成績,宣告了歷史的趣味性,並且展現了當代觀眾喜聞樂見的科普形式。

這就是《歷史那些事》,它走在傳統文化創新的道路上,在新舊思想碰撞的潮流裹挾中, 探索出了不一樣的實驗性紀錄片模式。

蘇軾竟然精通廚藝?《歷史那些事》向嚴肅紀錄片發起挑戰

在第十屆中國網絡視聽產業論壇上,著名彈幕視頻網站Bilibili(簡稱B站)正式發佈了紀錄片《歷史那些事》。和那些傳統的紀錄片不同,主創團隊的核心共識是“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去講故事”,把嚴謹的史實和詼諧的語言相結合,訴說了一段段與眾不同的傳奇歷史。

原來蘇東坡的另一重身份,是美食博主?隋朝開國皇帝楊堅,竟然是“妻管嚴”?魏晉時期“清談”的創始人何晏,不但是時尚教主,而且還愛好穿女裝?

普通人不知道的冷門知識,被《歷史那些事》一一挖掘出來,再用想象力和流行語進行演繹。

蘇軾竟然精通廚藝?《歷史那些事》向嚴肅紀錄片發起挑戰

看了這部紀錄片,你會發現枯燥的歷史也有活潑的一面,穩重的文人也有風趣的一面。這部紀錄片嘗試還原了人物的多面立體形象,是“寓教於樂”的典範。


以新奇的角度描繪歷史名人,還原了更生動鮮活的形象

《歷史那些事》的第一季第一集開門見山,選擇以“在下東坡,一個吃貨”為標題,吸引了很多好奇的觀眾前來觀看。

世人皆知蘇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以豪放派詩詞聞名。或許你聽過“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也聽過“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蘇東坡是大文豪,但是他的從政經歷十分坎坷,一生多有失意。

而蘇東坡的開解之法也很特別,紀錄片用了一個字概括,就是“吃”。

<code>他被貶謫到黃州時,自嘲道,
“自笑平生為口忙,老來事業轉荒唐。”
他被貶謫到惠州時,又寫下,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
他後來還被貶到了遙遠的海南儋州,無肉可食。
結果,他發現了島上的美食生蠔,
稱讚道,“食之甚美,未始有也。”/<code> 

除了愛吃,蘇東坡還善吃。他留下了菜譜《煮魚法》、《東坡羹頌》、《豬肉頌》,生生地把文學創作變成了“舌尖上的中國”。

這就是《歷史那些事》描繪出的蘇軾——心胸開闊,一生豁達,苦中作樂。他曾經為政治抱負不能施展而悲傷,也為生活窮困潦倒而落淚,但始終有著“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闊而天高”的樂觀心態。用紀錄片中的話來說,那就是“用當地的美食裝點了人生”,“用能夠企及的食材,溫暖了生命中的苦難”。

這樣可敬可愛的大詩人,又有誰能不喜歡呢?

蘇軾竟然精通廚藝?《歷史那些事》向嚴肅紀錄片發起挑戰

除了美食家蘇東坡,《歷史那些事》還用新奇的角度介紹了其他名人。

末代皇帝溥儀苦於困在宮牆之內,為了籌措留學英國的經費,通過弟弟溥傑把文物帶出宮外,包括《簪花仕女圖》、《清明上河圖》、《江山秋色圖》等重要的字畫手卷。

後來,被趕出宮的溥儀來到天津,變賣了《歷代帝王圖》、《步輦圖》、《閬苑女仙圖》等珍品,真真正正地成為了“我在我家偷文物”的“竊賊”。

中國近代史是用人民的血與淚寫成的,宣統帝確實有一定的悲情色彩。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他偷賣文物的行為令人不齒,也導致眾多珍貴文物至今仍然下落不明。

蘇軾竟然精通廚藝?《歷史那些事》向嚴肅紀錄片發起挑戰

《歷史那些事》使用了別具一格的視角,解說了小眾的歷史知識,也塑造了十分生動鮮活的歷史形象,使之多面而立體,不再扁平化、臉譜化。

<code>“電視紀錄片是一個整體的存在,
表現在內涵上是主題,
體現在美感特徵上是風格,
展現在藝術形式上則是結構。”/<code>

這部紀錄片在結構方面兼顧了傳統的文案描述和各種類型的小劇場特色,既講述了大眾熟知的故事,又增添了新穎的闡述角度。這種劇情安排讓科普的過程變得有互動、有反思、有啟示,能讓觀眾在看了紀錄片之後,還有繼續瞭解該歷史人物的衝動。


用流行語解說史實,有爭議也有趣

《歷史那些事》常常採用網絡流行語,來解說正史。這一點是創新之舉,但同時也飽受詬病。

例如,在介紹蘇東坡的時候,旁白說道:“他遊歷赤壁作一詞兩賦,引來了無數點贊收藏投幣。自此,‘東坡居士’成了北宋文學史上的大IP”。

而在這一集的末尾,扮演蘇東坡的演員來了一段說唱:“文辭有名,今天並不是很想說。大宋國民美食家,是我是我就是我。”

大部分年輕人喜歡紀錄片裡穿插了脫口秀、二次元文化、搞笑綜藝等腦洞大開的表現方式,然而,也有保守派持反對意見。他們認為,戲說和改編不是拍攝紀錄片應有的手法,而是對歷史人物的不尊重,不利於培養人們對歷史的敬畏感。

蘇軾竟然精通廚藝?《歷史那些事》向嚴肅紀錄片發起挑戰

事實上,這種做法的爭論,一直都存在。

2006年首播的《易中天品三國》是央視《百家講壇》最富盛名的一個系列,易中天教授也因此進入了大眾的視野。當時,網絡不發達,新媒體也還沒有普及,他用淺顯平實的語言解說《三國志》,就受到了很多人的批評。

在訪談中,主持人問他:“您說過‘諸葛亮是一個少年英才,而且是一個帥哥。’有人認為,用帥哥這個詞,把諸葛亮想象成這樣的形象,有點貽笑大方。”

易中天直截了當地反駁:“讀過《三國志》沒有?諸葛亮'身長八尺,容貌甚偉',不叫帥哥叫什麼?”

這句話,明確道出了易中天教授的態度。如果他在《百家講壇》上,用文縐縐的原文授課,民眾未必聽得懂,也可能很快失了興趣。而他選擇“縱論天下,閒話三分”,反而讓古板的歷史變得雅俗共賞。

蘇軾竟然精通廚藝?《歷史那些事》向嚴肅紀錄片發起挑戰

《歷史那些事》屬於實驗性紀錄片,即拍攝風格和製作方式與那些主流紀錄片相異甚至對立的影片。它是對當代觀眾看劇口味的迎合和嘗試,確有不足的地方,但未必是一件壞事。

<code>“當紀錄片所提供的內容符合互聯網傳播的規律時,
其帶來的是難以預料的強大傳播力。
這種病毒式的傳播,速度快、爆發力強,
並能迅速引起傳統媒體的關注,
形成二次放大傳播。”/<code>

所以,這部實驗性紀錄片是在互聯網傳播和新媒體擴張的背景下產生的,它成功地抓住了吃瓜群眾的好奇心理,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愛上了歷史。

正如冰心所說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看紀錄片好,不如好看紀錄片。如果《歷史那些事》能產生這個效果,那麼拍攝紀錄片、推廣紀錄片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創新紀錄片的背後,離不開嚴謹的考據和引用

《歷史那些事》的總監製,是著名的導演、編劇、製片人金鐵木。他執導過不少精品紀錄片,例如《復活的軍團》、《圓明園》、《大明宮》、《玄奘之路》,等等。

雖然針對《歷史那些事》,他表示“要了解每一代年輕人成長的土壤”,用新元素詮釋史實,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這部紀錄片的基石依然是嚴謹的考據和引用。

蘇軾竟然精通廚藝?《歷史那些事》向嚴肅紀錄片發起挑戰

在第二集《我在我家偷文物》的小劇場中,莊士敦發現溥儀才是倒賣文物的“竊賊”。而視頻的右側,則出現了人物對話的原文——溥儀的回憶錄《我的前半生》。

涉及到文物以及人物生平的時候,視頻也會標註出相關的出處,並作簡單的描述。

在嚴肅文案和不同小劇場的轉場之間,製作人員還貼心地引用了與劇情有關的名言。當晚年的蘇東坡享用美食,卻孑然一身的時候,我們看到了德國詩人尼采在《人性的,太人性的》寫的一句話:“在孤獨中,孤獨者將自己吃得一乾二淨,而在群體中,他被眾人吃掉。”

蘇軾竟然精通廚藝?《歷史那些事》向嚴肅紀錄片發起挑戰

紀錄片是一種“以展現真實為本質,並用真實引發人們思考的電影或電視藝術形式”。它的內核離不開“真實”,差別只在於表現方式的不同。

《歷史那些事》有好玩的一面,也有正經的一面。只有把深刻真實的內容加工成通俗易懂的語言,觀眾才能看懂深入淺出的好作品,才能在看紀錄片之後,真正學有所得。


結語

根據《2018年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當今中國的新媒體迅速崛起,“主流平臺+原創品牌”成為行業核心資源。

B站作為Z世代年輕人的聚集地,嘗試用創新的、原創的實驗性紀錄片來吸引觀眾學習歷史,既是向傳統的嚴肅紀錄片發起了挑戰,也為新的紀錄片形式開闢了道路。

蘇軾竟然精通廚藝?《歷史那些事》向嚴肅紀錄片發起挑戰


參考文獻:

[1]蔡之國.論電視紀錄片的敘事結構[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 2008(06):14-16.

[2]胡智鋒.當前電視紀錄片創作需要思考的幾個問題[J].今傳媒, 2006(2).

[3]李寧.生產形態、傳播方式與營銷手段的改變與創新——紀錄片在新媒體平臺的發展現狀研究[J].當代電影, 2013(08):126-128.

[4]張同道. 2018年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 2019(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