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飛聲討尚雯婕事件後續如何?吃瓜群眾真不嫌事大

本期繪本:昔日,我們手拉手,肩並肩

風格:簡筆畫

許飛聲討尚雯婕事件後續如何?吃瓜群眾真不嫌事大

吃瓜群眾上線

前段時間《王牌對王牌》節目06超女重聚,許飛聲討尚雯婕的事情討論的非常熱烈,其實,吃瓜群眾帶著“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心態回味了該節目,一切其實輕描淡寫,或許正如許飛所說“節目組保有了最大的善意,顧全了姑娘們的體面”, 節目組已經做了剪輯,讓呈現出來的節目“火藥味”減輕了很多。然而,能夠確定的事實就是,從“我給你發私信,你為什麼從來不回”,直接拉開了“聲討”的序幕,超女們都有聚會,只是沒有尚雯婕。在這裡,我們不討論對錯,不管是許飛的黑臉質問,還是尚雯婕多年來所謂的“不理不睬”。

許飛聲討尚雯婕事件後續如何?吃瓜群眾真不嫌事大

良心質問

吃瓜群眾們,首先,來問大家幾個良心問題?

一、上大學後,和你還聯繫的高中同學還有誰?

那是個名叫“高三(6)班”的QQ群,那些日子我們一起許下“無論天南海北,一輩子的好朋友”的諾言,一起約定的“十年之約”。十年過去了,當初的信誓旦旦,一潭死水,就算扔進一個炸彈,也激不起一絲漣漪。畢業那會,我們唱著《朋友》、哼著《隱形的翅膀》,我們一起創作《北京東路的日子》,高中三年裡,我們有相同的目標和共同的信念,互相打氣,抱頭痛哭,一起熬夜追劇,挑燈夜讀,在那段並肩奮鬥的歲月裡,我們都努力成為最好的自己,幻想著在未來的年華里做自帶光芒的人。只是後來的後來,我們各自踏上不同的道路,經營著不同的人生,我們依然走著,只是不再並肩了,那些說了再見的人永遠都不會再次見面,那些分別時流下臉頰的眼淚終究成為那段青春的見證,我們終於也成為了班主任口中的上上屆學生。最後,我們也就各自相忘於江湖,就像當初相識的那莞爾一笑,轉瞬即逝。

許飛聲討尚雯婕事件後續如何?吃瓜群眾真不嫌事大

二、大學畢業後,你還和你的同學聯繫嗎?還是那麼的親切嗎?

“你上一次和你大學同學微信是什麼時候?“

“你上一次和你大學同學見面是什麼時候?“

“你上一次和你大學同學面對面坐下談談是什麼?“

這三個問題應該怎麼回答?

回想當年大學四年的歡樂時光,回想走過的日日夜夜,一切是那麼的美好,那些不可缺席的,睡在我上鋪的兄弟,他們給我們帶來了多少的歡樂,他們又幫我們解決了多少的問題。可是,進入了社會,我們有了新的角色,我們有了新的責任,每天總是在忙著自認為不可忽視的工作,每天都在緊張的工作氛圍中度過,從此各奔東西,沒有共同的工作環境,不在同一個地點上班,於是我們很自然的在疏遠彼此,時間久了變成了陌生人,當再次見面時已經沒有了當初的默契,已經沒有了當初的情誼紐帶。

怎麼一畢業我們就變得開始陌生了呢?

許飛聲討尚雯婕事件後續如何?吃瓜群眾真不嫌事大

許飛尚雯婕事件後續

尚雯婕自06超女選秀結束後就再也沒有和她們聯繫過,私下微博私信她也不回覆,許飛對於這件事就比較在意,聚個會能沒時間?加個好友有那麼難嗎?為什麼發私信不回?許飛聲討尚雯婕的,更多的是出於私人感情,她認為尚雯婕在多年來的行為方式,無法承受這份友誼。尚雯婕看見昔日共同奮鬥的好友出現,忽然感到莫名的感動,尚雯婕為什麼感動,因為她不僅僅看到了許飛等人的出現,她更是想到了十幾年前自己為了夢想拼搏的場景,那是一段青春懵懂的歲月,那是一個激情澎湃的夢想。06年選秀,大家在一起三個月的時間,大家是競爭對手,一起努力追求冠軍,自己對那段生活非常在意。只是,對“友情”和“青春”這兩個關鍵詞的不同註解,最終使得許飛和尚雯婕產生了爭議,而真正關於這件事情的答案,也只會遺留在她們內心的某個角落裡,只是這次留下的不再是關於青春單純的回憶,而是成年人世界裡的“是是非非”。

許飛聲討尚雯婕事件後續如何?吃瓜群眾真不嫌事大

後來的我們

小學的時候我們有玩的很好的朋友,在那個時候我們可能說過要永遠在一起,在初中的時候我們也有很好的朋友,高中、大學我們又有很好的朋友,小學升初中,如果我們沒有進入同一所初中,感情堅定一些,可能我們三年還會保持聯繫,如果高中我們還沒在一所高中,聯繫就會逐漸變淡、大學依然沒有在一起,那就更淡了,工作後各自生活圈子不一樣,就更加更加淡了。即使這時候我們有他們的聯繫方式,還能聊的上幾句話呢。相信很多人的通訊錄裡都有著很多曾經很好的朋友的聯繫方式,但是依然能夠保持聯繫的能有幾個,有時候寧願找陌生人說兩句話,也不知道如何跟曾經的好友聊幾句話了。

後來的我們,經歷了從陌生到熟悉再陌生的過程,最熟悉的陌生人,我們各自在心裡,說了再見。在小圈子中,你們互相訴說自己的夢想,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漸漸地,找到了一些志同道合之人,經歷過一些刻骨銘心之事,你不再嚷嚷著懷念過去,獨立成長開始在你心中生根發芽。

原來,火鍋可以一個人去吃,電影可以一個人去看,逛街也可以一個人逛到天昏地暗。很多很多的事自己一個人都可以做,不必對誰滿懷期待。

其實,我們更多的人習慣了遠離。遠離之後,通常是按十年來算的。下一次見面,通常是大腹便便,人到中年,班裡幾個發達的同學攛掇著聚聚,一時間忐忑,害怕別人混得比自己好,猶猶豫豫一頓包裝,去了之後發現“成功”的同學顯得雖然闊綽卻依然真誠,一時之間相看淚眼老淚縱橫,嘆息青春老去、理想餵狗。

成長是一場悄無聲息的蛻變,昔日的學霸可能變得“一文不值”,曾經的學渣可能混得風生水起。有人分手後複合,有人結婚生娃,有人離婚揚言再也不嫁,這些我們都無從得知,自然也就沒有評論的權利,生活軌跡的不同為後來的陌生打下了堅實壁壘。

所謂成長,大概就是一場關於獨立的華麗蛻變,沒有父母為你遮風擋雨,沒有朋友與你相互扶持,這一路,你註定孤勇前行。但當你一路披荊斬棘,到達夢想彼岸的那一刻,你會發現,那些曾經使你痛苦的經歷,如今都散發著耀眼的光芒。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註定是一個人的單槍匹馬。踉踉蹌蹌受傷,跌跌撞撞堅強,最後成為自己小時候最想成為的那個人。

如果哪天你和老同學相遇,記得笑著說聲“好久不見。”

許飛聲討尚雯婕事件後續如何?吃瓜群眾真不嫌事大


關注三流九繪:吃喝玩樂又八卦,還長知識,盡在有趣的繪畫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