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慢,成追忆;现在慢,惟念想。始于心心念念,终于敬而远之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从前慢,成追忆;现在慢,惟念想。始于心心念念,终于敬而远之

心慕而手不追,是多少人的选择

木心的一首小诗,使得很多年轻人争相传诵。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逃离心境的凸显,这首诗成为越来越多人灵魂的救命稻草,心向往之,但假使真让他们去过这种生活,又会敬而远之。这是为何呢?


从前慢,成追忆;现在慢,惟念想。始于心心念念,终于敬而远之

因为只喜欢灵魂的潇洒栖居,不喜欢物质的困乏限制,尤其受不了“慢”。就好比人们更喜欢夸赞对于批判,明知道批评才会成长,可是一旦真受到批评,虽然表面欣欣然感激涕零,其实内心还是纠结怨悱。这是人之常态,没有什么对与错,好与不好,更不要觉得不好意思,心存波澜。


从前慢,成追忆;现在慢,惟念想。始于心心念念,终于敬而远之

人们对于“慢”的这种反差,跟到底选择城市安家还是选择山村栖居一样。城市代表着现有的生活,山村代表着《从前慢》里的生活。


从前慢,成追忆;现在慢,惟念想。始于心心念念,终于敬而远之

城市的各种快节奏,空气差、物价贵显而易见。但物质极大丰富,好医院、好学校比比皆是,各种娱乐、培训应有尽有。就连快递都要比山村早一天甚至早好几天拿到手,这是它的优势。现实是如果由于快递员没有及时派件,估计很多人会催件的,甚至还会急匆匆地打电话投诉。因为我见过淘宝上太多,因为快递没有及时送达而给予的差评。人们心跳得很快,节奏很快。堵车时见缝插针,稍微刹车就滴滴,让他们慢下来,真是难呐!


从前慢,成追忆;现在慢,惟念想。始于心心念念,终于敬而远之

而山村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偶尔还能摘个浆果,挖个荠菜,极富田园之趣。可是它又交通闭塞,去个医院都要绕大半个县城,菜蔬相对简单,以家常菜居多,各种新鲜时髦的玩意儿总是等城市火过之后才能抵达这里,比如说衣服、玩具、家居产品等。这里信号差,甚至很多地方还没普及Wi-Fi。慢是他们的主旋律,通知、预约不是靠电话,而是挨家挨户地走着去,顺便拉下家常。日子慢悠悠的,各种更新、传递也是慢悠悠的。

从前慢,成追忆;现在慢,惟念想。始于心心念念,终于敬而远之

可结果已见分晓,现实已经摆在那了:来城市的人越来越多,村子里的人越来越少。回老家正好遇到邻居奶奶,拉住我的手,让我在街上多待一会儿。她说:平时街上哪有个人啊,都出去了。光剩我们这些老头老嬷嬷了。


从前慢,成追忆;现在慢,惟念想。始于心心念念,终于敬而远之

诗意而功利,是多少人的常态

这里的功利不是贬义词,只是现实而已。理想的境界是: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而现实是诗和远方交给梦想,只给我个富足的生活就够了。为了生活,很多人把自己交出去了,忙到没有节假日,没有父亲孩子。大多时候拼尽了全力,忙活一整天,只是为了活下去。有一个工人说得好,孩子对不起:我抱起砖头就没法抱你,放下砖头就没法养你。在生活面前,慢下来的诗意的确很奢侈。时间久了,哪怕已经足够承担起生活了,我们也早已磨灭了当初那份蓬勃的心境,省省、将就着过吧。


从前慢,成追忆;现在慢,惟念想。始于心心念念,终于敬而远之

对于本身就有生活富足能力的人,诗意也只是偶尔的调剂。所以李子柒因为她精致的慢生活一枝独秀,赚足了人们的眼球,馋煞一边舔屏一边刷剧的人。这种生活就在那里,又有多少人愿意放下一切去重新开始打磨。对于那种美好纯粹的慢生活,可远观,可欣赏,亲自去还是免了吧。有些东西只适合脑补,适合欣赏,只需要一个美好的结果,背后的过程是很多人没法承受的。


从前慢,成追忆;现在慢,惟念想。始于心心念念,终于敬而远之

李子柒跟木心一样,有一颗诗意的心,耐得住寂寞,享受着慢的酝酿,美得不可方物,人人都想学,终究学不来。她也终将一枝独秀地火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