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陷贷款骗局,被逼写遗书直播自杀,有一类骗子专坑大学生

深陷贷款骗局,被逼写遗书直播自杀,有一类骗子专坑大学生


最近看新闻,居然看到了一封...遗书


一周前,大学刚毕业一年的陈某,被诈骗人员以“注销学生贷款”、“影响征信”的名义,骗走了94759元。


这是他被骗子诱导,从信用贷款平台借出来的钱和工作第一年的所有积蓄。


深陷贷款骗局,被逼写遗书直播自杀,有一类骗子专坑大学生


陈某年仅23岁,在给采访他的记者发完遗书之后,欲直播跳江自杀。


深陷贷款骗局,被逼写遗书直播自杀,有一类骗子专坑大学生


他发觉自己被骗,感觉难以偿还,不想连累家人,所以想要用自杀来了结自己。


所幸,在热心网友报警之后被救下,避免了悲剧。


1


“注销学生贷款”的骗局,其实并不只是陈某一起。


去年9月,广州天河区七天内发生此类案件共39起,被骗金额将近200万元。


去年刚毕业的大学生赵某,在3月14日被以同样名义骗走22300元。


在她建立的“全国被‘注销贷诈骗’受害者”的群里,多为在读学生或毕业的大学生,其中被骗金额最多的自称达59万元


上当人数这么多,并不完全是他们自身的防骗意识差,而是每个骗局都是被精心设计过的,精心到让受害者能够十分相信。


首先,他们选取的目标是在校学生、或者毕业不久的年轻人。不仅因为他们涉世未深,更容易上当。


这种骗局,就是专门为他们设计的。


其次,他们都会以注销贷款账户,否则影响征信为由来行骗。


并不是所有人对征信都有很明确的理解,但大家都知道征信和信用有关,所有人都会对自己的信用问题格外关注。


骗子们就是利用这种心理,对受害者一步一步行骗。


对于申请“助学贷款”上学的贫困学生,他们会以“响应国家十九大号召,需要注销他们的助学贷款账户”的理由行骗。


对于未申请过助学贷款的学生,他们的理由是受害者注册过借贷平台,根据政策,必须注销其贷款账户,否则会影响征信。


再次,他们会适时的爆出受害者的身份信息,院校、学院、家庭住址,甚至连身份证号都一字不差的说出来。


打消受害者的疑虑,进而提出添加对方QQ号,进行指导其注销。


很多被害人,在听到对方说出自己的详细信息的时候,就对他们放松了警惕,而且对方也没有提任何金钱方面的问题,便选择相信,进而添加对方QQ号。


在这之后,骗子们便开始进行他们的表演。


1)添加了受害人QQ号之后,骗子们会发给被害人骗子们“自己”的身份证,手持身份证,工作证、单位营业执照等照片,让受害者进一步打消对他们的疑虑。


深陷贷款骗局,被逼写遗书直播自杀,有一类骗子专坑大学生


2)骗子们会给被骗的人发来带有“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抬头的征信报告”,小标题为“学生网贷查询”。


其中不仅会有被害人的姓名、在读大学、身份证号,还显示了“征信安全系数”“学生账号状态”和“待处理平台”。


骗子们会告知对方,安全系数和各个平台的额度有关,哪怕从没借过钱,只要有额度都不行。


而很多软件比如京东金融,只要注册过京东账号,就会自动注册并开通京东金融,所以在报告上才会显示很多待处理平台。


只有注销了所有待处理平台,才会提升征信安全系数,只有安全系数到达一定数值之后,才不会被拉进黑名单。


深陷贷款骗局,被逼写遗书直播自杀,有一类骗子专坑大学生


根据受害者徐某说,“上面显示我的征信安全系数只有75.5%,而且显示我在今日头条、支付宝、中邮钱包等地方都有注册账号,他说要注销完所有账户,征信安全系数达到90%以上才能不进入黑名单。”


这份表格让徐某深信不疑,“他说人民银行总不能骗人,我可以随时去报警,我就信了。”


3)在彻底打消了信任危机之后,骗子们便开始指导受害人。


以写下遗书的陈某为例:


对方通过QQ,指导陈某打开京东商城里的京东金条,并一步步引导他操作。


至此,整个诈骗过程结束,而被害人往往事后才能反应过来,可为时已晚。


2


看过了骗子们行骗的过程,可以发现,骗子们之所以能够成功,很大的原因是他们

掌握了受害者的详细个人信息。


和“注销学生贷”的套路一样,诈骗团伙通过搜集来的个人信息,进行分类、设计,进行“私人订制”,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危害,给受害人带来或多或少的损失。


这些危害大致分为以下三种:


1)频繁遭遇骚扰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某一时间内莫名其妙接到各种电话,卖保险的、卖房的、装修的、中奖的,甚至还有能办保外就医的,他们都能在第一时间说出你的姓氏,有的连你家里几口人都清清楚楚。


骚扰电话不断,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


2)金钱损失


就像写下遗书的陈某一样,很多被精心设计过的骗局,都会让我们金钱受损,甚至有的骗子根本都不用骗,直接用某些手段,盗用我们的银行卡。


北京的沈小姐,曾经经历过这种事情,自己银行卡上的26万元不见了。


原来有人用一张临时身份证,以她的名义补办了她的电话卡。


该身份证上的信息除了照片以外,与沈小姐注册电话卡时的身份证信息完全一致。


对方补卡后,在微信和支付宝重新开了账号,在各大消费平台提现。


3)个人信誉受损


很多受害者的信息被盗用后,被骗子直接用来在借贷平台上借款,或者就像“注销学生贷”的骗局一样,指导受害者自己操作,产生很多自己负担不了的负债,令个人信誉受损,不仅影响生活,还会让很多人走上轻生的道路。


骗子们为什么可恶?


因为他们在行骗时,已经丧失了人性,他们只在意钱,根本不在意受骗者的死活。

3


如今这个时代,住酒店也好、办卡也好、看病也好、上学也好,甚至使用APP也好,我们都会填写自己的个人信息。


填写过个人信息的渠道多了之后,自己的信息被泄露的风险,也就越来越大。


2018年8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App个人信息泄露情况调查报告》显示,85.2%的受访者曾遭遇个人信息泄露问题。


信息泄露主要有三种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相关企业或者工作人员,为图私利倒卖信息;


第二个原因,是网络黑客将目光盯紧个人信息,攻击相关网站获得个人信息转手出卖,获得利益。


2018年8月,一则新闻令很多人震惊。


在某网站上,一神秘黑客公然售卖华住酒店的住客信息,并且明码标价。


1.3亿人身份证的信息,售价8比特币,按当时价格算,相当于37万人民币,相当于每条信息,只值0.003分钱。


第三个原因,就是个人做了不注意保护个人信息的行为,比如:


1使用违规收集信息App

2出借身份证件、银行账户

3使用弱密码被撞库

4点击钓鱼网站等欺诈链接

5连接存在漏洞的风险WiFi

6轻易发布和透露个人信息

7随意丢弃快递单、票据


个人信息泄露是可怕的,可如今我们却见怪不怪,听起来有些讽刺。


我们都知道,自己的个人信息已经泄露,可我们什么都做不了,只能无可奈何的接受自己在网络上裸奔的残酷现实。


深陷贷款骗局,被逼写遗书直播自杀,有一类骗子专坑大学生


据说大部分网络诈骗,都是无法追回的。


被骗金额太小的话,甚至无法立案;


被骗金额很大的话,往往证明骗子手段高明,要么查不到,要么查到的也是他们盗用的假身份。


信息泄露暂时是无解的,被骗的钱暂时是无解的,唯一有解的是提高自身的警惕性,比如:


绝不给任何人你手机上的验证码,绝不给任何人你手持身份证的照片,绝不给任何人你的各种常用密码,绝不信任何非官方渠道的私下对接等。


只要你牢记毒哥这几句箴言,就可以过滤掉市面上99%的骗局;


至于剩下的那1%,你也别太担心,那根本就不是为你这种普通人准备的。


今年的日子大家都不会太好过,可别把本就不充裕的本金,再送到骗子手里去了。


深陷贷款骗局,被逼写遗书直播自杀,有一类骗子专坑大学生


文 | 毒哥&痞子味的旧少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