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15人】蒋话:《江南周末》一直很有包容度,这点一定要坚持

 

嘉报副刊,历经三代人。

 

2005年4月8日,《江南周末》创刊。不久由6个版扩至8个版。

 

2008年起,《江南周末》改版,8个版的综合性文化副刊减至4个版,回归纯文化。

此后,我们做的副刊不仅仅是《江南周末》。也不仅仅是纸媒。

从网络版到微博到微信公号再到读嘉,我们一直在触网求变,只为了与时代与读者贴得更近。

我们的定位是:打造一份有温度的人文副刊。

 

15年过去了,如果不是这次特别的采访,真的不知道,原来这份副刊曾经影响和温暖过不少人。


读嘉人文频道正陆续推出15个与《江南周末》发生交集的人,风雨15年,且听他们诉说与一份地市报副刊的缘分,并分享他们的智慧——


现在来听听,90后青年作家 、嘉兴市网络作家协会主席蒋话怎么说。

 


蒋话

 

【蒋话,青年作家,嘉兴市网络作家协会主席,著有《乾坤》《斋冷》等。《江南周末》见证其成长。】

 

《江南周末》是一份有情怀的,在文化阅读方面专业却不从众的十分有格调的报刊。学生时代,我喜欢去新华书店买书,想了解书讯的时候,就会翻开《江南周末》参考,当我走上写作之路后,最初采访报道我的也是《江南周末》,可谓充满缘分。


2017年6月25日,嘉兴市网络作家协会成立,蒋话(前排左三)当选主席


我当时就读于嘉兴一中,在校刊《五彩螺》上发表小说,之后获得媒体的关注与鼓励,也得到了家长与老师的支持。之后,我陆续写了《乾坤》、《斋冷》、《角》等长篇小说,以及《恋爱中的礼物》、《异人小贞》、《病人阿福》等中短篇小说,并把嘉兴一中、纺工路、勤俭路、严助墓等有着嘉兴本土特色的元素读融在小说中。《江南周末》一直关注着我的写作之路,我很感谢。


2019年11月30日,嘉兴市网络作协举办“红船精神”全国网络文学大咖征文活动第二季启动暨《红蝶》首发式


蒋话(右四)带蔡骏、燕垒生等著名作家参观烟雨楼

 

近年来,嘉兴网络文学发展迅速,涌现了南派三叔、梅子黄时雨、红了容颜等一批有影响力的网络作家。2015年6月25日,嘉兴市网络作家协会正式成立,《江南周末》给予了头版报道。去年11月30日,我们嘉兴市网络作协举办“红船精神”全国网络文学大咖征文活动第二季启动暨《红蝶》首发式,《江南周末》又作了《“红蝶”振翅——“红船精神”浇灌网络文学之花》报道。《江南周末》一直很有包容度,我觉得这一特点一定要坚持。当然,接下来也可以考虑为网络作家开辟一些栏目,比如可以尝试在“读嘉新闻客户端”人文频道发布网络作家的连载作品。


2020年4月17日《江南周末》“15年15人”特别采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