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西方都有贵族精神传承,反倒是西方传承时间较长呢?

引言:

在春秋时期是中国的一个体系的开端,周王朝的宗法制与贵族精神开始解体的开始,更是中国变革的新时代。在这个变动时代里还停留在过去的传统传承中的贵族因为不能有效的适应新的运行机制,而导致周初分封的诸侯在争霸中相继的被吞并。而与此同时的欧洲却还在盛行这种体制的运行,导致直到中世纪时期欧洲这种贵族精神传承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可以说西方的骑士精神就是这种贵族精神的延续,比中国延续时间长了一千多年,所以西方比较注重契约精神。直到一战时期的法国与英国都还有这种贵族精神的最后抗争。可见传承之久,引人深思。那为何同样存在这种贵族精神的中国却消失如此之久呢?就是因为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这个节点中国走入了另一个关口。

在这个道路的关键时期,不能适应这种变化的诸侯贵族都失去了自己的封地与对国家的统治。其中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也是那个时代的缩影。其中的问题不得不让人深思。而宋襄公被封为五霸之一只能说是世人送给他的一个安慰奖,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在那个争霸的年代正是周初制定的规则宗法制崩溃的年代,一切还按照春秋战法来行事,只能使自己更被动,而当时的宋襄公所采取的措施就是当时大部分还没有适应新规则的诸侯的态度,也就注定成为新时代的失败者!

为何中西方都有贵族精神传承,反倒是西方传承时间较长呢?

(图一 宋襄公宗法制下的贵族精神)

一、西方贵族精神传承到中世纪

其实所谓的贵族精神传承是奴隶制社会特有的产物,基于这一基础上才有的这种精神传承的延续与存在土壤,只不过西方叫做骑士精神。这种精神的传承讲究一定的规则,在规则的框架中进行方方面面的战争与妥协。而正因为有这种规则的制约才使得很多的事情与东西都在一定可控的条件之下,进行相适应的变动与跟进,才不至于出现大的不可控的影响。

为何中西方都有贵族精神传承,反倒是西方传承时间较长呢?

(图二 欧洲贵族精神)

而西方这种骑士精神存在于中世纪比中国还长了一千四百多年,所以到了现代我们还能感觉到西方的人还存留一些契约论的基础。而这种体制的存在与保留使得欧洲诞生很多强大的帝国,如罗马帝国,虽然作为奴隶制帝国,却存在的时间很长,与之相对应的中央集权帝制国家汉朝却没有可比性。可见无论哪种制度只要适应的就是最好的。

为何中西方都有贵族精神传承,反倒是西方传承时间较长呢?

(图三 宗法制下的分封制度)

二、中国到春秋战国时期就瓦解

与之相反,中国的贵族精神在春秋时期就开始松动,战国时期就开始瓦解,到秦国建立封建大一统的官僚体系机制时就以崩溃断承,而至隋朝科举制的诞生,则标志着这种新的体制诞生,贵族精神难在。但祸福相依,中国却有着相对应璀璨的封建时代的文明与延续。

为何会到春秋时期这种秩序与规则被打破了呢?这不得不说这种贵族精神的传承基础,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来维持国家的统治。这也是井田制与分封制的存在基础。可是这种运行机制在西周四百年后就随着内战的爆发而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周天子权威不在,地方诸侯做大。新的生产关系的出现使得原有体制遭到了冲击。

为何中西方都有贵族精神传承,反倒是西方传承时间较长呢?

(图四 古代的春秋战法)

在面临这种新兴的权力结构与利益分配上,随着开发程度的加深与联系的紧密,各种冲突不断。各国先后经过变革而相继强大起来,继而挑战原有的旧体系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挡在这个争霸的绊脚石就是贵族精神的制约。而为了达到预期的政治目的与利益诉求,这种制约体制只能被破坏。

为何中西方都有贵族精神传承,反倒是西方传承时间较长呢?

(图五 泓水之战反映的时代问题)

三、宋襄公春秋争霸反应时代问题

而春秋五霸的齐桓公就是第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典型,通过管仲改革就改变已有的井田制的基础,使得国力强大,但也带了个好头。随后相继出现了秦国、楚国、晋国与吴越先后争霸的局面。这也说明当时的宗法制在遭到破坏,没有人开始遵守规则,都已称霸为目的达到自己的政治意图。

而宋襄公就是这一时代变化的失败者,在春秋战法的规则中,讲究这一问题的应对,被对方不讲究的打法大败于泓水之战,而身死异地。不得不说太过于执着过往的旧规则害人害己。不懂得半渡而击的道理,错失了自己的机会,只能说是蠢猪式的腐儒思想。礼道乐崩的时代在守旧淘汰的只能是自己。

为何中西方都有贵族精神传承,反倒是西方传承时间较长呢?

(图六 春秋战法被破坏)

四、春秋战法逐步被打破

春秋时期只是在逐步的破坏,大家都讲究一定的分寸,不敢冒天下之大不能坏了分寸。但是到了后期就是明目张胆的地步,灭国者有之。开始实现逐步的淘汰法,经过疯狂的兼并战争,再讲究以往的规则只能灭亡的更快。取而代之的是实力致胜法。经过长期的战争由周初分封的五十多个诸侯国只剩下最后的七个大国。而这也是春秋战法被取替,取而代之的是更加适合战争的战术与规则。

为何中西方都有贵族精神传承,反倒是西方传承时间较长呢?

(图七 春秋时期宗法制的瓦解)

五、各国变法破坏周朝的统治基础

到了战国时期,变法强国成为主流,而且正处于封建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之间的新旧体制转型期,原有的体制被变法冲击的支离破碎。难以再维持原来的宗法制体系。也摧毁了周王朝的统治根基,周天子只是维持名义上的地位都难以保持自身的安全。尤其是各国都先后称王建制,打破原有体制的束缚,向着更高的地位冲击。

也正是因为新兴的经济体与地主阶级的利益需求导致维持周朝统治的根基被打破,使得国与国之间的冲突加剧,更是不讲究贵族精神的传承,只要达到目的就行,也造成完成改革的国家释放了更多的劳动力,加剧了战争的残酷性与动员能力,更是向着新的统一而前进。随着分封制与井田制的逐步破坏,新的统一体出现,原有的秩序被重新整顿而需要重建,才有了后来秦的统一天下的成功。

为何中西方都有贵族精神传承,反倒是西方传承时间较长呢?

(图八 秦国统一战争彻底冻结宗法制)

六、变革时代的新旧交替制度

可以说中国的封建时代之所以能够长久的存在下去,源于秦国的变法成功而彻底,在新旧交替时代中,自身受到原有旧体制的束缚较少,所以成就也就比较大,成就了秦国的统一使命与辉煌。而因为他的统一与完善奠定了大一统的封建时代基础。又由于后来汉朝的统一又继承了这一基础,才使得中国摆脱分封制的影响,走入下一个时代的进程。

任何的成功与失败都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物的把握有关,如果不是生产力的关系发生转换,单凭个人主观努力是难以完成的。而即使生产力转换了,没有相关的人物进行推动也是不能够顺利进行的。只能在经历比较长时间的消化与经营才能完成进化。这也是在新旧体制变革时所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与挑战,也是时代背景中能否跟进时事需求而做出正确的判断的依据与成功的法门。

结语:

宋襄公的春秋战法所反映的问题可以看出,在春秋时期赖以存在的宗法制的基础就已经开始不适应了,再以这种贵族精神的契约论式的战法已经是过时的东西。如果不及时跟进革新,那么只能被时代所淘汰。而宋襄公的失败就是一种惨痛的教训。也正是因为当时的社会变迁使得中国的贵族精神开始出现瓦解与

断承,没有像西方一样维持那么长时间的存续,也没有那么太过注重契约精神的约定。

这是因为随着奴隶贵族精神的断承,取而代之的是中央集权制的官僚体系的继承与发展,形成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官僚统治基础。在新兴的经济基础中地主与农民阶级的关系被很好的巩固与延续下去,并开创了很多辉煌的成就。形成了中国大一统的根基与后来稳定的依据。也领先世界比较好的维持了这种体制的运行。

也就是说中国较早的打破了旧有常规,才使得这种贵族精神失去存在的土壤,但也相应的维持了适应大一统的国家官僚统治模式。假如当时的秦国没有完成统一,则不会有这种国家大一统模型的存在,而如果汉朝没有继续沿用与巩固这种大一统体制,也就没有后来的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继承。可以说当时的中国开了先河,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与问题。只是中国有惊无险的走过去也成功了。但是没有兼得的好事,相应的贵族精神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