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映在藍天白雲之間的天祝南陽山 群眾幸福感滿滿

走進天祝縣松山鎮德吉新村

寬敞整潔的水泥路面

規劃整齊的移民新房

白灰相間的牆體、嶄新的垃圾箱

道路兩側排列著新式路燈

掩映在藍天白雲之間

顯得格外俏麗

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掩映在藍天白雲之間的天祝南陽山 群眾幸福感滿滿

掩映在藍天白雲之間的天祝南陽山 群眾幸福感滿滿

李鴻萍原先是天祝縣東坪鄉扎帳村人,搬遷到德吉新村後,住上了二層小洋樓。走進她家,屋內寬敞整潔,家用電器齊全,樓上樓下有獨立衛生間,上下水方便,各種花開的正豔,在陽光的照射下整個屋子顯得暖意融融。

天祝縣松山鎮德吉新村村民 李鴻萍

路也寬敞了,路燈也亮了,上下水、吃的用水都方便了,孩子們上學更方便了。我們這裡的環境衛生都特別好,沒有垃圾乾淨得很。


掩映在藍天白雲之間的天祝南陽山 群眾幸福感滿滿

自脫貧攻堅以來,天祝縣松山鎮以農村“廁所革命”“垃圾革命”“風貌革命”為抓手,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大力整治鄉村環境衛生死角,縱深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掩映在藍天白雲之間的天祝南陽山 群眾幸福感滿滿

天祝縣松山鎮德吉新村保潔員 楊得滿

我們從早上七點到八點開始打掃街道,撿垃圾,把衛生打掃的乾乾淨淨,村民們生活的舒暢,大家都感到舒暢。

掩映在藍天白雲之間的天祝南陽山 群眾幸福感滿滿

天祝縣松山鎮黨委副書記 張學武

松山鎮開展“三項革命”,按照改一戶、成一戶、用一戶的原則,順利完成旱廁改造848座,全部投入使用。以全域無垃圾專項行動為載體,以“菸頭不落地”為突破口,建立禁菸管理制度,從細微處入手,廣泛開展禁菸宣傳活動。以鎮政府中心區及學校、醫院、村委會等為重點區域,持續開展常態化交通違法整治,使文明交通成為群眾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的自覺行動。

掩映在藍天白雲之間的天祝南陽山 群眾幸福感滿滿

天祝縣松山鎮堅持以移民群眾為中心,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讓群眾充分參與到產業發展的全過程,因地制宜探索出適合當地特色與資源的產業發展路徑,增強群眾的歸屬感、獲得感與幸福感。

2018年,李鴻萍夫婦承包了250畝土地種起了藜麥,還承包了40多座大棚,種起了香菇。

掩映在藍天白雲之間的天祝南陽山 群眾幸福感滿滿

天祝縣松山鎮德吉新村村民 李鴻萍

我們種的香菇一年注水四次,一年收貨四茬,四茬下來收菇不到一萬斤,除去人工工資、成本,一座棚掙五、六千塊錢。

掩映在藍天白雲之間的天祝南陽山 群眾幸福感滿滿

香菇在這裡已經成為村民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不少人通過種植香菇不僅擺脫了貧困還走上的致富道路。

掩映在藍天白雲之間的天祝南陽山 群眾幸福感滿滿

天祝縣松山鎮南陽山移民群眾 尹得珍

我一天掙著120元,今年由於疫情出不去,就在棚裡打工,好著呢。

掩映在藍天白雲之間的天祝南陽山 群眾幸福感滿滿

2020年天祝縣松山鎮結合實際,打造北部、中部、南部三個片區,重點發展牛、羊、菜、菌、藜五大產業。其中中部片區為食用菌、高原夏菜產業帶,以德吉、祥瑞、達秀、秀傑、藜香、華吉塘6個村為主,輻射帶動松山、中大溝2個村。通過“產業園+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狠抓落實天滬香菇雙創產業園、臣祥滑子菇產業園、摩瑞爾斯羊肚菌產業園、石塘村食用菌基地建設,著力培育食用菌產業,帶動全鎮食用菌產業穩定發展。2020年松山鎮種植以香菇為主的袋栽食用菌規模達到678.85萬袋,其中鞍子山村76.75萬袋,德吉新村52.5萬袋,5.7號移民點549.6萬袋,使食用菌產業成為促進群眾穩定增收的主導產業之一。

天祝臺鄭金花 車尕藏報道

來源:武威市廣播電視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