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報聚焦|丹東銀行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腰斬 仍有63億貸款逾期

三季報聚焦|丹東銀行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腰斬 仍有63億貸款逾期

記者 賀向軍 實習記者 李欣彤 報道

受到第一大客戶丹東港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丹東港")的影響,近年來,丹東銀行多項經營指標出現下滑,再加之今年疫情衝擊,讓盈利堪憂的丹東銀行雪上加霜。

近三年財報顯示,該行營收淨利均呈下滑趨勢,且難踩剎車。2017年-2019年該行的營收分別為19.99億元、16.48億元、14.00億元,淨利潤分別為3.60億、3.51億元、3.28億元。今年1-9月,該行實現營業收入10.24億元,同比再次減少7.56%,淨利潤為3.63億元,同比減少了20.73%。伴隨第四季度銀行計提資產減值損失的力度加大,該行盈利或承壓。


三季報聚焦|丹東銀行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腰斬 仍有63億貸款逾期


今年前三個季度,丹東銀行的營收中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同比降幅達到55.24%,其中手續費佣金收入漲幅不足10%,而支出大幅上漲273.89%。另外,其第一大貸款客戶丹東港在丹東銀行仍有47.39億元的貸款尚未清償,目前已經逾期,受此影響,丹東銀行資產質量、貸款集中度均釋放出負面信號。


對此,聯合資信發佈的丹東銀行跟蹤評級報告指出,受區域經濟環境影響,丹東銀行公司存貸款業務發展承壓;加之丹東港貸款已經發生逾期且收回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對丹東港債權的處置方式也對丹東銀行資產質量、流動性、盈利水平和資本充足性產生一定影響,需保持關注。


對於上述問題,記者致電並致函丹東銀行,但截至發稿,未獲回覆。


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腰斬


日前,丹東銀行發佈了2020年第三季度財務報告,截至今年9月30日,該行資產總額890.18億元,較年初增長44.06億元,增幅5.21%;負債總額827.40億元,較年初增長40.43億元,增幅5.14%;所有者權益總額62.78億元,較年初增長3.63億元,增幅6.13%。存貸款業務方面,吸收存款總額達到725.29億元,較年初增長8.13億元,增幅達到12.63%,發放貸款總額476.61億元,較年初僅增長2.54億元,增幅5.64%,存貸比由年初的超過70%降至65.72%。


近年來,金融監管部門接連出臺多個文件強調銀行應迴歸"存貸款"業務本源,通過信貸投放驅動資產規模的增長。但受到丹東地區經濟環境和財政支付體系改革等影響,丹東銀行的公司存款業務發展較為平穩,而區域內有效信貸的需求逐漸減弱,導致該行貸款增速有所放緩,遠低於存款增速。


經營情況看,今年前三個季度,丹東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0.24億元,同比減少7.56%,淨利潤為3.63億元,同比減少了20.73%,可見,此前三年該行營收淨利雙下滑的局面並未得到改善。


從收入結構來看,商業銀行的營業收入主要包括利息淨收入、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以及投資收益等。在當前經濟下行以及息差普遍收窄的大背景下,銀行業在依靠傳統存貸款業務實現增長的同時,中間業務也成為了維持高增長的突破口,也是每家銀行優化業務結構的必經之路。


但記者注意到,在監管逐步規範以及市場競爭加劇下,丹東銀行進入2020年以來,中間業務淨收入急踩剎車,較去年同期已經腰斬,而此前的2018年、2019年,該項收入均實現正增長。


財報顯示,截至3月31日、6月30日、9月30日,該行實現的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分別為654.65萬元、1034.60萬元、1192.09萬元,同比增幅依次為-27.41%、-42.11%、-55.24%,降幅逐漸擴大。單看收入和支出,同報告期內,丹東銀行中間業務收入依次為1203.10萬元、2466.59萬元、3614.37萬元,較去年同期均實現正增長,但漲幅依次收窄,分別為16.21%、11.08%、9.15%,中間業務支出則依次為548.45萬元、1431.99萬元、2422.28萬元,同比增幅分別達到311.24%、230.44%、273.89%。


"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佔比是對一家銀行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的綜合體現,在高息攬儲受限、同業競爭激烈的環境下,中小銀行的經營壓力加大,如何突破經營困境、增加中間業務收入成為中小銀行面臨的難題。"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今年以來,多家中小銀行中間業務淨收入出現下滑,主要原因在於銀行業積極開拓互聯網線上貸款業務,由於第三方平臺的佣金較高,線上貸款的業務規模逐步增長之時,支付給各個平臺的手續費也相應增長。"對此,該業內人士提出建議,對銀行而言,應逐步調整中間業務結構,將發展重點從賬戶管理、支付結算等傳統中間業務向高附加值業務轉移。


"踩雷"第一大客戶


貸款集中度高是國內中小銀行普遍存在的問題,而"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並不利於分散風險。


2017年10月丹東港發行的"14丹東港MTN001"出現實質性違約;2018年,丹東港違約債全面爆發,丹東港是丹東銀行的第一大貸款客戶,此次暴雷也成為丹東銀行夢魘的開始。


2018年3月,聯合資信評估有限公司發佈公告稱,決定將丹東銀行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由AA-下調至A+,理由是該行的授信客戶丹東港發行的2014年第一期中期票據"14丹東港MTN001"本金髮生違約,而該行對丹東港的信貸規模大,貸款客戶集中度高,且未將該筆貸款計入不良貸款。


截至2019年末,丹東銀行單一最大貸款客戶仍為丹東港,其貸款餘額達到47.39億元,非同業單一最大客戶風險暴露與一級資本淨額的比例為82.44%。根據銀保監會此前發佈的《商業銀行大額風險暴露管理辦法》,商業銀行對非同業單一客戶的貸款餘額不得超過資本淨額的10%。可見,該行的貸款客戶集中度依舊處於較高水平,且遠超出監管要求。


單一客戶貸款集中度過高,本就不利於銀行分散風險,再加上丹東銀行經營業績出現下滑,最終導致該行的資產質量漸入下滑通道。


2017年-2019年丹東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分別為2.02%、2.59%、2.56%,對應的不良貸款餘額依次為7.47億元、11.37億元、12.07億元。2018年,丹東銀行不良貸款核銷了8.83億元,而2019年僅處置1.43億元,處置力度逐漸減弱。截至去年末,該行的逾期貸款餘額高達63億元,佔貸款總額的13.39%,其中有47.39億元的逾期貸款來自於丹東港。在風險抵禦方面,同報告期內,該行的撥備覆蓋率依次為186.40%、150.60%、153.05%。


三季報聚焦|丹東銀行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腰斬 仍有63億貸款逾期


目前,丹東港已經進入破產重整階段,丹東市中級人民法院已於2019年12月31日對丹東港合併重整計劃草案進行了裁定批准,重整工作正在有序進行,但丹東港債權留債規模較大,且債轉股後股權清退還需要很長時間。


對此,聯合資信表示丹東港貸款存在較長時間的逾期,且收回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或對該行的資產質量、流動性、盈利水平和資本充足性等產生一定影響,對未來的盈利能力還需要保持關注。


公開資料顯示,丹東銀行成立於1993年12月,是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設立的地方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其前身為丹東市城市信用聯社;1997年,組建成立丹東城市合作銀行;1998年,更名為丹東市商業銀行;2010年9月,經原中國銀監會批准,正式更名為丹東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歷經多次增資擴股,截至2019年末,該行的註冊資本達到16.83億元。


本文由新華融媒·看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線索徵集熱線:1518471130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