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北安阳、鹤壁、濮阳发展瓶颈,城市经济转型中需要合并式的发展

豫北安阳、鹤壁、濮阳当年的分开发展是计划经济双轨时代产物

计划经济时代河南省的经济,一直都是工业发展是南弱北强,特别是以黄河为界,有中原人赖以生存的土地造就了汉民族几千年的习俗。黄河以南的土地肥沃,人均耕地优势。所以许昌、周口、驻马店、南阳、信阳等多以农业为主的农耕产业。而相反黄河以北的新乡、安阳、焦作工业比较发达。

豫北安阳、鹤壁、濮阳发展瓶颈,城市经济转型中需要合并式的发展


上世纪80年代随着豫北的油气和煤矿的开采。从经济发展的角度,体制上即需要单独的发展。安阳地区这个庞大的机构已不能满足这些产业的发展,于是80年代初在安阳地区基础上,分为中原油田的濮阳市,黑煤炭为主的鹤壁市。那是那个时代下的环境下的产物。看看现在短短的30年中国的经济快速的发展下,好多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都需要再进行整合和重组和发展。三地区回归合并属于新时代产业结构需求,是大势所趋的像游子回归感。

濮阳油肯定是有,只是产量没法和以前比,现在年产量好像是三百万吨所以,国家调整大战略,剩的不多油也要留点给子孙,把外疆域、海外及海上找油及开发做为重点,10多年前濮阳中原油田已在郑东新区购地,想把机关搬走是早晚的事。

豫北安阳、鹤壁、濮阳发展瓶颈,城市经济转型中需要合并式的发展


鹤壁我就不必多说,是计划时代煤资源,在今天的时代煤黑时代辉煌时代已经过去了。看一下黑龙江鹤岗的全国垫底房价,听说河南省有鹤字也有点河南省的垫底相似。

安阳、濮阳、鹤壁身处豫北这个较为尴尬的位置,无论是中原经济区还是京津冀都处于边缘。 濮鹤高速开通以后,三个城市的交通更加的便捷,三个城市的联系也更加紧密。如果三市合并,可以更好地整合资源,开启豫北区域一体化发展之路。

豫北安阳、鹤壁、濮阳发展瓶颈,城市经济转型中需要合并式的发展


三地区回归合并属于新时代产业结构需求,是大势所趋的像游子回归感一样

从城市体量和经济发展看:安阳、鹤壁、濮阳是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复确定的豫北地区中心城市,鹤壁总面积2182平方公里,人口166万,城市体量相当于县级城市; 濮阳总面积4188平方公里,人口361万(2018);而安阳市总面积7413平方公里,人口594万,相对面积较大,合并后新的城市面积为13783平方公里,人口约1121万,无论从面积上还是人口上,都在省内占很大优势。

豫北安阳、鹤壁、濮阳发展瓶颈,城市经济转型中需要合并式的发展


2019年鹤壁全市生产总值988.69亿元, 濮阳全市生产总值是1581.49亿元,安阳全市生产总值2229.3亿元,如果三市合并,GDP总值达约4799.48亿元,将有效提升本行政区域在豫鲁冀三省交界处诸市中的竞争力,成为河南仅次于郑州、洛阳的大城市。平淡如水县城改建发展成干净整洁的濮阳,没有庞大的城市建筑群,也没有旅游资源,也没有众多的工厂企业,也没有知名的高校。

豫北安阳、鹤壁、濮阳发展瓶颈,城市经济转型中需要合并式的发展


鹤壁市区经历了三次搬迁,1992年鹤壁决定建立淇滨经济开发区,随着规模的扩大,山城区可用廉颇老矣来形容,枫林公园当年的风采已经消失,水塘干涸,设施老旧,规模较大。淇滨区规模较大,发展进度和其他地级市相比较是慢的了。鹤壁给人整体感觉是,城建中等,生活节奏慢,发展不均衡,经济活跃度一般。


豫北安阳、鹤壁、濮阳发展瓶颈,城市经济转型中需要合并式的发展


随着国家的产业调整,安钢的淡出和重污企业关停,安阳如果重回三地合并,带领三地发展绿色的旅游大安阳和新产业。安阳市每年都把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的重点聚焦转型发展,并明确提出积极改造钢铁、煤焦化等传统产业,努力壮大装备制造、食品医药等主导产业,大力培育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制造等新兴产业,并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予以扶持。安阳在默默无闻地用软、硬实力打造的文创旅游产 业。但是安阳想在文创旅游方面只有基础上保护性开发。围绕着“一圆一经二墓一轴线发展”。

豫北安阳、鹤壁、濮阳发展瓶颈,城市经济转型中需要合并式的发展


朋友们你们认为这种想法合理吗?可行吗?欢迎你们留言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