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的黑土地:捧起「中國飯碗」不負全國熱望

進擊的黑土地:捧起「中國飯碗」不負全國熱望

進擊的黑土地:捧起「中國飯碗」不負全國熱望

PIC/中國黑龍江國際大米節 邵國良


一點都不意外,黑龍江的糧食產量又雙叒叕豐收了。


5日,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李連瑞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黑龍江糧食生產再奪豐收,實現“十七連豐”,為疫情形勢下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新貢獻。」


人們印象裡的黑龍江,是東北三省之一,是共和國長子,是祖國大地的東極與北極,是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最肥沃的那抹黑色,是「棒打狍子瓢舀魚」的「北大倉」……


但,你或許不知道的是,這份「大糧倉」的美譽,可不是黑龍江自古以來就傳承下來的。


在古代傳統經濟社會,提起中國最大的糧食產地是哪裡,河南、山東、河北、四川等地的人們可能都能出來說道說道,東北這嘎達壓根就沒有插話的份兒。


但歷經1947年至今短短73年的建設歷程,如今的黑龍江早已連續多年蟬聯中國糧食產量、輸出量第一,憑藉一省之力,養活了近三分之一的中國人……


從「苦寒之地」到「中國飯碗」,這段「華麗逆襲」的熱血故事,是怎樣開始的?


進擊的黑土地:捧起「中國飯碗」不負全國熱望


中國的農業源頭最早可追溯到一萬年前,代表性的馴化作物就是一南一北的稻和粟。而這裡的「糧倉」有一個從北到南,再由南到北的遷移過程,當然,前面那個北指的不是東北,是華北。


進擊的黑土地:捧起「中國飯碗」不負全國熱望

PIC/地球知識局


粟即小米,發源於我國華北地區,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中原地區的主要食物來源。但粟米無論是產量還是熱量都是一個比較低的水平。


簡單來說:吃不飽,吃了幹活也沒勁兒。


那咋整呢?


需求出現了,緊隨其後的就是變革。


從距今3000年前開始,中國農業先後迎來了三個革命性的事件:


首先,是營養成分更高、口感更好的小麥、高粱等作物傳入中國

,填飽了更多人的肚子;


其次,金屬開始在農業當中應用。隨著冶煉技術的發展,鐵製農具出現,這帶來了一場農具技術革命。


最後,鐵器又觸發了中國農業史的一次技術躍升:鐵犁的出現將人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畜力取代了人力


這樣的變革在戰國時代完成。小麥-鐵製農具-牛耕的模式,重塑了中國農業的面貌。


進擊的黑土地:捧起「中國飯碗」不負全國熱望


於是,在秦嶺淮河以南的南方,水田稻作伴隨著鐵製農具和水牛馴化開啟了漫漫長路。關中、巴蜀、河西地區先後成為中國的「新糧倉」。依託著這些「糧倉」,咸陽、長安和成都也成為聞名遐邇的都會。原本在北方不受歡迎的稻米,也因為南方隨處可得的水田而得到重視,最終變成了南方最重要的主食。


進擊的黑土地:捧起「中國飯碗」不負全國熱望

PIC/地球知識局


再然後,就是人口的大規模南遷,帶動了中國農業重心的南移。


靖康之役後,北宋滅亡。宋室的南遷,讓中國經濟重心徹底轉移到南方。這也意味著,長江流域成為了中國最重要的「糧倉」。


再後來,就是南宋的垸田開發和水車的出現,明清時期的圍湖造田……這些一步一步地推動了我國南方「糧倉」的成長與發展,就像一條通天大路。


然而,南方的糧食墾殖並非一帆風順。


糧食生產的核心要素是土地,但原有的耕地掌握在先來者的手中,哪怕去開拓荒地,但關鍵問題還是沒解決:


地方就那麼大,人還那麼多,江南地區人均耕地還是緊張啊!


不過,這個問題沒困擾人們太久。不久後,清軍入關,再沒過多久,就改朝換代了。朝代的更替帶來的不僅僅是皇位換了個人坐,還讓人們看到了遠方那更加遼闊的土地:


東北。


進擊的黑土地:捧起「中國飯碗」不負全國熱望


東北早些時候是啥樣的呢?


出土文物證明,早在一萬年前,就有先民在松花江流域生活。新石器時代的東北存在著紅山文化;商周時期,在松花江流域生活的肅慎部落已與中原有所聯繫;松嫩平原地區幾乎跟中原同時進入了青銅時代。


可以說,自古以來,東北地區其實一直有著不遜色於南方的古代文明。


進擊的黑土地:捧起「中國飯碗」不負全國熱望

肅慎是中國古代東北民族,是現代滿族的祖先。亦作“息慎”、“稷慎”。傳說舜、禹時代,已與中原有了聯繫。舜時,息慎氏朝,貢弓矢﹔禹定九州,周邊各族“各職來貢”的,東北夷即有肅慎。


而且,這裡的土壤是真的特別好,尤其是黑龍江的土。


古時候,松花江流域生長著厚厚的草原,一年又一年,野草生長死去所剩下的有機物,因寒冷分解緩慢堆積了大量的腐殖質,與黏土一起形成了厚厚的黑土層。


黑土有「一兩土二兩油」的說法,營養要比普通的紅、黃土地高上數十倍甚至數百倍。這裡有著世界上緯度最高的稻田,雨熱同季,晝夜溫差大,夏季日照更是長達16個小時。雖然東北冬季長達7個月,但寒冷反而讓病菌蟲害都難以越冬,土地得以休養。


進擊的黑土地:捧起「中國飯碗」不負全國熱望


但歸根結底倆問題:大多數人都「遊牧」,而且攏共人也沒多少。


妥,這老些年,這麼好的土地就白瞎了。


轉折發生在1644年。那一年,順治從盛京(今瀋陽)遷都北京、入關執政,也帶走了將近90萬人口。原本就地廣人稀的東北只剩下約22萬人,一時間更是門可羅雀。


於是,近300年的「闖關東」移民大潮開始了。


進擊的黑土地:捧起「中國飯碗」不負全國熱望


原山東、河北、河南等地的流民,順水而行,看哪塊地肥、哪片林子茂盛,找個空房子就住下了,可能比我們現在搬個家也難不了多少。一傳十十傳百,闖關東的人越來越多,哪怕清朝對「龍興之地」嚴防死守,還是有太多沒有耕地的人往東北走了。尤其是清末放開封禁後,關內的缺地農民巨量的湧向東北。


進擊的黑土地:捧起「中國飯碗」不負全國熱望


闖關東來的人多經歷過天災人禍,吃苦耐勞。到這邊一看,「嚯,這兒好啊,糧食都好種!」於是就紮下了根,辛苦勞作,開墾了大片荒地,種植起了大豆、小麥、水稻。


進擊的黑土地:捧起「中國飯碗」不負全國熱望

進擊的黑土地:捧起「中國飯碗」不負全國熱望

黑龍江(上圖)與河南(下圖)人口密度以及人均耕地差距明顯。PIC/google map


不過,考慮到東北特殊的溢流情況,這片「北大荒」的開發其實不止是一個農業問題,更是一個水利問題,甚至是一個地質條件改造問題。無論是小規模的個人行為還是清政府,都沒有這樣的組織能力和技術條件。即使在黑龍江將軍的關照下,北大荒開發仍然常常是進兩步,退三步,毫無頭緒。


進擊的黑土地:捧起「中國飯碗」不負全國熱望


清朝被推翻後的北洋時期,軍閥混戰,在東北的張氏集團也曾試圖開發北大荒,為奉系南下提供糧草補給。他們先後興辦了東井、智遠、近恩、廣信和火犁等五大農機公司,並以其為單位開墾北大荒,將10萬畝水侵不嚴重的黑土地開發成了農場。


進擊的黑土地:捧起「中國飯碗」不負全國熱望

張作霖(資料圖)


而這些土地,在九一八事變之後,則成為了日本侵略者的口中肥肉。1934年,日本拓務省擬定了《滿洲開拓政策基本綱要》,要把黑土地變成日本的糧食中心,正如與他們修好的蘇聯把烏克蘭變成糧倉一樣。抗戰期間,日本前前後後遷入了1000多個開拓團,並調撥農機進行配合。


但日本的美夢沒有做多久,中國人民最終贏得了抗戰,東北光復,殖民團的開墾計劃沒能繼續。曾經被開發出來的那些黑土地,也因為時局動盪,無人看管,而又被氾濫的河水掩蓋,彷彿從未有人打擾過北大荒的寧靜一般。


歷史證明,像北大荒這樣的土地,必須背靠一個穩定強大的祖國,以工業化的手段,由大量不計犧牲的奉獻者,用數十年如一日的艱苦維護,才能開發完成。


這個歷史任務,交到了新中國的肩上。


當時中國的工業基礎高度集中在東北,而對遙遠北大荒的開發,無論是基礎建設還是工業化生產都離不開作為基礎的東北工業。


第一批來到北大荒的奉獻者,毫無疑問是最具有戰鬥精神的革命骨幹和群眾。事實上從1947年開始,根據中央規劃,就有一批來自延安的老幹部成為了帶領北大荒生產的先鋒部隊。


1947年至1949年間,這些拓荒者利用找到的日本農機農舍,恢復了第一批比較容易開發的農場,包括寧安、通北、趙光、花園、永安、查哈陽等。後來,他們又得到了青年志願墾荒隊和軍隊的增援。


進擊的黑土地:捧起「中國飯碗」不負全國熱望

1955年8月30日,在北京工人俱樂部禮堂,團中央、團北京市委組織各界團員、青年1500餘人為志願墾荒隊舉行隆重的歡送大會。


與此同時,大興安嶺地區的鐵道建設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在工業基礎尚不完備的新中國,木材仍然是主要的工業原料。大興安嶺密林需要鐵路將木材外運,而這需要大量鐵道兵的參與。但在鐵路修築完成後,鐵道兵復員就業成了一個問題,所以

鐵道兵司令王震在走訪北大荒之後,在烏蘇里江和興凱湖沿岸找到了密山、虎林、饒河三個縣,作為復員基地。


進擊的黑土地:捧起「中國飯碗」不負全國熱望


這三個地區再加上寶清的「密虎寶饒」地區,此後又成為了解放戰爭後大批覆員戰鬥部隊的歸宿。前後共有7萬多官兵來到北大荒,與先期到來的工人、幹部、戰友一起,開墾荒地,為中國的糧食戰略儲備付出了一生。北上的各地知青,也從50年代末開始逐步加入了黑土地的開發。


進擊的黑土地:捧起「中國飯碗」不負全國熱望


南方的開荒,即使再難再苦,也都沒有能比得上北大荒的。


寒冷,是讓人們難以勞作的最大敵手。這裡的年平均氣溫就在零下,冬季最低溫度在-30℃左右,極端時能到-46℃,滴水成冰,露指則斷,裸耳就掉。


進擊的黑土地:捧起「中國飯碗」不負全國熱望

墾荒隊員打通風雪道。


被髮配至此的詩人聶紺弩嘆曰:「天地末日情何異,冰河時代味再嘗。」


而到了夏天,沼澤遍地的北大荒又變成了蚊蟲的天堂。在條件簡陋的集體宿舍裡,戰士和知青常常會在被窩下發現毒蛇螞蟻,外出勞動時則被蚊子追著咬,其艱苦今天的人已經很難想象。


進擊的黑土地:捧起「中國飯碗」不負全國熱望

女墾荒隊員發明的防蚊蟲面具。


但儘管有著種種可怕的自然阻礙,和此後的動盪歲月,北大荒的拓荒者的腳步卻從未停止。


到了上世紀70年代,北大荒已經容納了200萬拓荒者,每年能上交10萬噸商品糧,逐步承擔起了糧食衛士的職責。


進擊的黑土地:捧起「中國飯碗」不負全國熱望

俯視建三江萬畝大地號。PIC/google map


自此,北大荒終於成為了北大倉。


如今的黑龍江,已經再沒人質疑其中國糧倉的地位。截至2019年,黑龍江已經連續9年蟬聯中國第一產量省的寶座。今年黑龍江更是實現了「十七連豐」,成為當之無愧的「中國糧食,中國飯碗」。


這就是黑龍江,白山黑水是寶藏;這裡的人們,生長在希望的田野上。


參考資料:

中國的糧倉是如何轉移的?- 地球知識局東北是如何餵飽中國的?- 地球知識局國家地理 | 中國第一糧倉在哪裡 - 地道風物2.5億年,東北如何從火山變糧倉?- 中國國家地理BOOK東北是中國最富饒的糧倉,古代為什麼沒有得到有效開發 - 魚羊史記黑龍江糧食生產再奪豐收,實現“十七連豐”!- 黑龍江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