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沟摘柿子

从前,对于原上的娃娃来说,最开心的季节莫过秋季。金秋时节,各种农作物开始成熟,煮一锅嫩玉米,够啃好几天;挖一堆红薯,煮、蒸、烤,各种花样地享受这道食材。而最让人欲罢不能的,是村南边那一片红艳艳的柿子林。

柿子沟摘柿子

每年九月份,枝头的柿子便慢慢由青转黄再变红,时不时有一两个,三五个熟了的红彤彤,亮晶晶的软柿子在树梢闪耀着光芒,勾引着人们的味蕾,真让人恨不得一飞而上摘几个下来一吞而尽。然而,飞是不可能的,那就干脆爬上树,还是摘不着,再找个带钩子的长杆往下钩。未成熟的柿子很硬,怎么摔都不会烂,而偏偏那个软柿子,一不小心掉到地上,就成了一摊稀糊糊,眼看着快要到嘴的美味摔成稀巴烂,不由得惋惜感叹,但不甘心的吃货总会继续寻找下一个目标,终于,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小心翼翼地将一枚软柿子完好无损的摘到手,往往自己却不舍得吃了,总希望能把最甜最完整的那一枚留给妹妹或者父母吃……

柿子沟摘柿子

十月的秋风如一只大手抚过,将满沟的柿子抚成了火红色,一个个笑盈盈地悬挂在枝头。这时候,全村的大人小孩纷纷拿着竹笼,蛇皮袋,长竹竿下沟去谢柿子,在陡峭的斜坡上,爬树,钩柿子,捡柿子,装柿子,各种树枝断裂的噼啪声,风吹过树叶草丛的沙沙声,人们喜悦爽朗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奏响了一曲欢快的秋季交响曲,而眼前的画面,也一定是金灿灿的。

回家的路总是不好走,由于道路较窄且弯曲陡峭,不能推自行车,也没法拉架子车,只能一袋袋地往回扛,一步三喘,一路上走走歇歇,这才能将一袋子柿子真正带回到自己家里……

经过两三天的战斗,家家户户的某个角落里都堆满了等待成熟的柿子,随后的一段时间里,总是在劳作之余或放学回家,蹲在柿子堆前,捏几个软柿子解馋,精明的吃货总能分清哪种的更甜一些。

智慧的人们总能在一道食材上找到很多种吃饭法。将硬柿子于温水中浸泡一晚上捞出,就成了一道又脆又甜的水果;有时候,全家老小一起出动,剥一盆软柿子,和面粉和在一起,就做成了香甜软糯的柿子饼;挑一些长相俊俏硬度适中的,削了皮,用绳子穿起来,悬挂在太阳底下凉晒几天,放到冬天就成了柿饼;有的干脆图省事,切成柿子片凉干后,就成了孩子们最爱吃的柿片;而那些坏掉的,被塞进醋坛子,经过几个月的酝酿,在母亲的几番折腾下,坛子里的液体香气四溢,酸中透甜,如清泉一般流了出来,一家子一年所吃的柿子醋就做成了。

柿子沟摘柿子

当地有流传一句俗语:“原上有三宝,红薯柿子烂草帽”,的确,家乡的柿子树是我们上学期间最常写的作文题材,那朴素无华的柿子不仅让我们的味蕾享受到了香甜,同时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许多甜蜜,给我们的童年增加了许多趣味……

无论今夕是何夕,家乡的人儿身处何地?那片柿子林依然春秋不改,四季不变,和我们的父母一起守护着家乡,守护着流逝的美好,守候着自己的儿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