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 | 輕型玩家“什麼值得買”,像小紅書一樣做重也許是逃不開的命運

以下內容是36氪音頻節目《觀察+》的文字版,收聽更多精彩解讀,請在36氪app訂閱《觀察+》

採訪 | 萬陽

文稿整理 | 張燕萍

經過了近兩年的漫長等待,什麼值得買終於成功在A股上市。作為內容電商中的典型,什麼值得買、小紅書這類UGC社區,在接過蘑菇街、美麗說的接力棒後,成為內容導流領域的大熱平臺,催生了無數個風頭正勁的“李佳琦”。內容電商和傳統電商到底有哪些不同?在電商巨頭的加持下,未來內容電商又將向什麼方向發展?

本期觀察員:魏武揮,天奇創投基金管理合夥人, 微信公眾號扯淡集寫作者,專著科技互聯網等領域

36氪:內容電商和傳統電商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魏武揮:內容和傳統電商不太一樣。傳統電商就是賣東西的零售行業,而內容電商實際是一個廣告平臺,內容電商會把你導引到像阿里、京東等平臺上,然後收取廣告費。所以內容電商的核心就是內容。

36氪:有人說什麼值得買的飛速發展是因為解決了電商平臺的痛點,具體是解決了哪些痛點?

魏武揮:電商平臺的痛點是流量,尤其是在移動互聯網領域。以淘寶為例,淘寶在PC時代和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界面是不太一樣的。在十多年前的PC時代,淘寶整個首頁基本上都是商品展示。但現在,打開淘寶,看到比較多的是“有好貨”或者是直播的內容版塊,當你點進去直播板塊,會看到商家在直播間向你推銷商品。所以,移動小屏的廣告位是不夠多的,淘寶碰到的問題就是,平臺上幾百萬個賣家都想爭奪小屏的注意力,如果這時候用競價的方式來爭奪廣告位的話,那所有賣家的營銷成本就會抬高,抬到最後這個平臺沒有人能掙錢,如果沒人能獲利,那麼這個平臺就完蛋了,所以對於處在移動互聯網的電商來說,它比PC時代更需要流量。

內容電商幫助傳統電商解決了這個問題。過去的商品介紹是制式化的,商家跟你介紹品牌名字、製作材料,然後放一些照片,就結束了。這樣介紹商品是沒有辦法讓消費者“種草”的,只有把商品說得天花亂墜,賣家以直播的方式,用一些比較誇張的語言去宣傳,顧客才能被迅速“種草”,然後才有可能會去“拔草”,完成交易的幾率就會增大。

所以內容電商對於傳統電商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引流手段。

36氪:什麼值得買目前的發展走勢很樂觀,而同樣走UGC路線的小紅書曾經選擇做自建電商,表現卻不盡人意。在內容電商發展的過程中,有哪些“雷區”是不應該盲目嘗試的?

魏武揮:什麼值得買到今天為止,它的整個商業模式還是很輕的,主要收入來自廣告。如果自建電商,整個商業模式就會重,因為這其中會涉及到物流、庫存、客服,還要應付很多訂單,就要做很重的物流建設、倉儲建設,成本一下就抬起來了。但這種模式也有好處,會讓用戶的體驗更加完整,但壞處就是成本很大。

小紅書之所以做自建電商,是因為它以UGC為主,但UGC不好控制他們生產的內容,所以小紅書想通過物流、客服、倉儲控制用戶體驗。我們看什麼值得買現在的邏輯還是聚焦於內容,把內容控制住。 所以我們很難說自建電商是個“雷區”,這個還是要看企業自己出於什麼考量。

36氪:我們看到在內容電商領域,京東和頭條聯合發佈了“京條計劃”,在今日頭條的一級入口開通京東特賣頻道,淘寶也發力淘寶直播,上線創作平臺,抖音也增添了購物車功能,還傳出要自建電商的消息,就這幾家巨頭的基因來講,在做內容電商時各有什麼優勢,你更看好哪家的模式?

魏武揮:京東就是找今日頭條作為一個流量入口,它想要流量,今日頭條就是幫助引流。淘寶做淘寶直播是在整個淘寶體系裡完成的,包括推薦、購買、支付,是一站式的服務,對用戶來說這個體驗是完整的。現在抖音也在做二級電商,相對傳統電商來說,它的頁面結構產品結構是比較簡單的。

現在大家都在嘗試內容電商,我談不上更看好哪一家,每家都有自己的一個做法。

36氪:其實早在2016年,內容電商就已經成為了一個熱門的話題,如今各大電商入局後,內容電商的內在邏輯發生改變了嗎?

魏武揮:其實沒有太大改變,它還是一個廣告模式。

什麼值得買拿了一輪融資就直接上市了。在初創這個道路上,內容電商是一個非常好的道路,因為它非常輕,回報也看得見,但是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會碰到天花板,因為說到底是一個廣告模式。

目前來看,什麼值得買似乎出現天花板了。因為它上市以後,雖然去年連續三年的收入和利潤都是一個非常驚人的增長,但它有一個數據是有隱憂的,就是月活的增幅在下降,這就是它可能會碰到的天花板。所有的公司都會碰到這一天,不過內容電商可能會早一點。其實亞馬遜也碰到了,但亞馬遜也想了一些其它方法來做第二條業務曲線。

36氪:未來,內容電商向什麼方向發展會更健康?

魏武揮:什麼值得買有一個特性,它的用戶主要都是男性,而小紅書的主要用戶是女性。未來在資本運作下,什麼值得買也可以嘗試做關於女性的平臺,或者是小紅書做一個關於男性平臺,讓平臺之間能夠互導流量。

當然也有一條道路就是做電商,這個業務會比較重,但企業做到一定程度上,還是需要考慮做重一點的業務,不然風險就太大了。

「PS:如果想和36氪《觀察+》的編輯小姐姐以及上萬氪友們近距離交流,歡迎添加氪君微信:hello36kr,加入我們的社群,一起學習翫耍。

如果你所在的公司、行業與新商業世界的熱點話題息息相關,並且正在尋求報道,歡迎帶著簡介聯繫我們(聯繫人:龍真梓 聯繫方式:[email protected])。」

互動時間:歡迎投票表達你的態度。想進一步討論,也可在評論區中發表你的意見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