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陳銘樞(1887——1965),字真如。合浦縣曲樟鄉人。1925年7月任國民革命軍第4軍第10師師長。192 5年任國民革命軍第11軍軍長兼武漢衛戍司令。1929年任國民黨廣東省政府主席。1930年所部改編為第十九路軍。“一•二八”事變時,在上海英勇抵抗日本侵略軍,後代理國民黨政府行政院長。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成立後,曾任中央常務委員。建國後,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中南行政委員會副主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1965年在北京病逝。
事蹟
19世紀80年代初,中華民族陷入水深火熱之中。1887年,陳銘樞出生於廣東省合浦縣(今廣西合浦)六湖洞璋嘉村岐山背的一個清貧家庭。陳銘樞自小就十分聰明,又喜好讀書,只因家境清貧,只得在外公(外祖父)家放牛。
後來,陳銘樞跟隨父親一起讀書,依靠本宗族的資助,在公館文治高等小學就讀。由於接受到系統的學習,陳銘樞的知識面也越來越廣,1906年間,他接觸到了孫中山提出的反清政府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的革命宣傳後,才剛16歲的他,在同族鄉親的資助下,隻身一人離開家鄉,奔向廣州,通過自己的努力考進廣東黃埔陸軍小學。不久,便加入了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開始走上了革命的征途。
陳銘樞在中華民族獨立運動鬥爭中立下了卓越的功勳,他參加並指揮了著名的賀勝橋、汀泗橋戰役,又與蔡廷鍇等領導了震驚中外的“一•二八”淞滬抗戰。1936年參加了由李濟深等人在福建建立的“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山反蔣抗日。他公正廉明、不徇私情、任人唯賢的美德,流傳軍中,傳頌民間。
1930年,陳銘樞先生任廣東省主席,他身居要職,不戀財色,生活儉樸,保持廉潔。他對兒子要求很嚴,常訓傳統家史:“由儉奢易,由奢入儉難”。早餐,他和家人只吃點鹹黃欖、黃瓜皮送粥。他的錢用在發展家鄉教育及福利事業上,至今合浦人民傳頌著陳銘樞在家鄉的許多動人小故事。
有一天,陳銘樞路過廉州西華路時,看見一個六七歲大的小孩站在小凳上憑臺揮春,這小孩縱筆疾書,龍飛鳳舞,圍觀群眾讚不絕口。陳驚奇地上前圍看,不禁嘆說:“吾鄉自有後來人!”他當即獎給小孩10銀元,並跟他合影留念。小孩弄清情況後,高興地接受陳將軍的獎金和合影留念。從此以後,這小孩不辜負陳將軍的期望,每天堅持寫百字和畫10個水草蟹,持之以恆,進步很快。至今,合浦人民傳頌著陳將軍愛護幼才的佳話。
廉州城二甲社有一老人已104歲高齡,精神健旺,行動如壯年人。陳銘樞知道此事,喜稱她為“人瑞”,派樂隊將他親筆書“民國老人” 的泥金匾、賀禮20銀元、雞、鴨、豬蹄、酒、布等物贈送給這老人。合浦縣長鍾喜賡在陳銘樞敬重老人行動的影響下,也送銀兩和寫有“古瑞凝聞”字樣的壽帳。
陳銘樞趣事
陳銘樞當上軍官後,也終於不用穿草鞋了,但他卻更是不自在。人家穿高筒軍靴是英姿颯爽,走路嘎吱嘎吱響得神氣,他穿上不捨得脫下,沒幾天就捂出了香港腳。
1928年12月,陳銘樞當上廣東省政府主席時,經常開會中途恰逢香港腳發作,奇癢無比,忍不住當眾脫鞋褪襪摳腳丫子,燻得一屋子的人掩鼻疾走。他反詫異地問屬下“有沒那麼誇張吧?為什麼以前蔡廷鍇他們沒覺得臭?後來路過香港時順便治療香港腳,恰巧在醫院碰上火燭,惶急之下跳樓逃生,把腿摔斷,只好留在香港休養月餘。結果是香港腳治好了,腿卻瘸了。粵軍裡的兄弟“消遣”他,便給他起個綽號叫“阿跛”。未幾,全省皆知省主席跌跛腳,全跟著起鬨叫他“阿跛”。
事業有成,奉獻珠鄉
陳銘樞不但愛幼敬老,而且十分關心家鄉的事業。
1926年陳捐資在廉州創建中山公園和圖書館一座(後改為民眾教育館),供群眾遊覽和閱看書報。合浦中山公園,是陳銘樞將軍1927年率軍駐防合浦縣城廉州時捐款開闢的。他不但撥款支持修建中山公園,還個人捐款在中山公園內建民眾教育館一座,供民眾閱報讀書,民眾教育館址即今合浦縣圖書館。
翌年,陳銘樞又捐資在北海創辦合浦縣立第一中學,即現在的北海中學(北中)。後歷經合浦縣立第一中學、縣立一中“北海分校”、北海市中學等時期。1966年9月起,正式名為北海市北海中學。
與合浦縣立第一中學同時建成的還有合浦圖書館(現為北中圖書館)。也是由陳銘樞捐資建成的, 是學生博覽群書,借閱書刊的地方, 是北海市最早的圖書館。
捐建了合浦縣立第一中學和合浦圖書館後,陳銘樞又親自撰寫募捐啟事,自己慷然帶頭捐助13萬元,興建合浦縣立第五中學(今公館中學),並親自為該校題校名。接著又在樟嘉創辦合浦縣第七區第三小學(今址合浦縣曲樟鄉樟嘉)。
這樣,有力地促進了當時的辦學熱潮和合浦縣的教育事業的發展。1930年時任國民黨行政院代院長兼交通部部長的陳銘樞和陳玉衡捐3萬銀元,創建合浦醫院。醫院於1935年5月開工建設,時稱“合浦醫院”,當地群眾稱之為“大醫院”,1951年6月更名為“合浦縣人民醫院”。
除此之外,還在北海、石康建立菜市,方便群眾集市趕圩,繁榮合浦經濟,深受群眾的讚揚。
一代名將陳銘樞,馳騁沙場,為國效力,一生戎馬,仍不忘“挖井人”,一心奉獻珠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