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錐編》遊記(四十七):俞正燮鬧的笑話意味著什麼?

2020.11.28 晴轉陰 19—7度

錢鍾書先生(一九一零——一九九八),是當代中國著名的學者、作家。代表作《談藝錄》、《管錐編》、《圍城》。

《管錐編》遊記(四十七):俞正燮鬧的笑話意味著什麼?


毛詩正義(二七):伯兮

衛風.伯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

伯也執殳,為王前驅。

自伯之東,首如飛蓬。

豈無膏沐,誰適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願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諼草?言樹之背。

願言思伯,使我心痗。

《管錐編》遊記(四十七):俞正燮鬧的笑話意味著什麼?


《管錐編》遊記(四十七):俞正燮鬧的笑話意味著什麼?

詩解:這首詩寫丈夫為王前驅出徵在外,過時不歸,妻子在家思念至極,無心梳洗,相思成疾,可以得到忘憂草以解憂愁,但又不忍忘記,寧可使自己得心疾。

《管錐編》遊記(四十七):俞正燮鬧的笑話意味著什麼?

來自頭條免費正版圖片


筆記內容分析:一、後世寫女子因相思無心梳洗這種寫法源自《伯兮》,以徐幹《室思》、杜甫《新婚別》為例。

《管錐編》遊記(四十七):俞正燮鬧的笑話意味著什麼?

新婚別場景,來自頭條免費正版圖片。


二、分析”願言思伯,甘心首疾“:1.寫相思之苦,舉柳永《鳳棲梧》、西方詩歌名句、朱敦儒《鵲橋仙》相印證。2.分析詩中“心”與“首”相連,相思以致“首疾”說明詩人已經體驗到人的思維情感與頭腦相關,反倒是學者知慮不到,以致詩歌早在《詩經》時代已經說到“首”,而古代義理卻認為思考的器官是心。肯定了文廷式《純常子枝語》中的觀點,指出俞正燮鬧的笑話,責其不如文廷式善於讀書。

《管錐編》遊記(四十七):俞正燮鬧的笑話意味著什麼?

文廷式扇面,來自頭條免費正版圖片


文廷式觀點:“腦與心二說宜互相備,《說文》‘思’字從‘囟’從‘心’,是其義”;“《黃庭經》:‘腦神覺元字道都’,此言腦為知覺之元也”。(《純常子枝語》)

《管錐編》遊記(四十七):俞正燮鬧的笑話意味著什麼?

人類的大腦,來自頭條免費正版圖片


俞正燮觀點:西洋人身體構造與中國人異,其腑臟經絡不全,“知覺以腦不以心”。(見其代表作《癸巳類稿》)

感想:俞正燮是清代學者,生於1775年卒於1840年5月13日。生平除治經外,於史學、諸子、天文、輿地、醫方、星象,無不探究。學者鬧出“西洋人身體構造與中國人異”的笑話,一則清朝科技之落後可見一斑,二則學者不善讀書令人嘆息。俞正燮卒後一個半月,1840年6月28日,第一次鴉片戰爭正式開始。中華民族“最危險的時候”一步步來臨。

《管錐編》遊記(四十七):俞正燮鬧的笑話意味著什麼?

《南京條約》簽約現場,來自頭條免費正版圖片

鴉片戰爭後,人們多以為戰爭失敗是由於侵略者船堅炮利。讀了這則筆記深感所謂落後是全方位系統性的落後。在國家與國家的交往中,執政者與執政PK、科學家與科學家PK、文化人與文化人PK、普通百姓也自有他PK的對象,清朝可謂完敗。

《管錐編》遊記(四十七):俞正燮鬧的笑話意味著什麼?

鴉片運貨單,來自頭條免費正版圖片。


落後的苦難滋味,中國人全嚐了個遍。這或許是中國人只敢一路奔跑,不敢停下的原因吧。

《管錐編》遊記(四十七):俞正燮鬧的笑話意味著什麼?

來自頭條免費正版圖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