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懟完節目組又上演和好大戲,這是什麼戲碼?

網視導讀:綜藝炒作是節目需要,但也需要把握好分寸。一檔節目要想真正實現經濟效益與口碑效益的統一,最終還看內容。

8月4日,《中國新說唱》導師熱狗發文疑似吐槽節目組惡意剪輯迅速佔領熱搜榜,成為話題中心。事情起因是在新一期的正片中只播出了熱狗、張震嶽戰隊在錄音棚錄歌的內容,與其他戰隊團建時的歡樂對比,觀眾認為其太過於認真嚴肅。而熱狗則表示錄製的內容和順序都是節目組安排規劃好的。

嘉賓懟完節目組又上演和好大戲,這是什麼戲碼?

除了《中國新說唱》因惡意剪輯被嘉賓直接吐槽外,芒果綜藝《新生日記》近日也因節目剪輯問題被嘉賓公開發文Diss。嘉賓麥迪娜在節目中與好友聊天時提到好友海陸和于小彤戀愛期間天天吵架,瞬時間被推上熱搜榜。

嘉賓懟完節目組又上演和好大戲,這是什麼戲碼?

對此,麥迪娜直接發文回應並道歉,“說好不錄,也沒有戴麥,為什麼被剪出來。沒有團隊也沒有工作人員幫我對接節目內容,才讓事情變成這樣,影響到我的好朋友們,真的對不起,下次我一定注意,不會再被利用了。”

從觀眾吐槽到如今的嘉賓直接站出來質疑,綜藝節目剪輯頻頻被詬病。可這究竟是節目組的鍋還是早已安排好的劇本?

“炒作”:節目與嘉賓雙方的合約

在熱狗吐槽節目組上熱搜後,8月5日凌晨發了一條微博長文回應“熱狗diss有嘻哈節目組”相關言論。文中稱自己只是看完節目發個牢騷並非diss,“我是個真性情的人,喜怒哀樂無法掩飾,所以經常和節目組槓上,但也是因為投入太多,愛之深責之切,希望大家不要誤會。”

嘉賓懟完節目組又上演和好大戲,這是什麼戲碼?

同樣的“和好如初”的劇本在《新生日記》中也曾上演。在網友紛紛吐槽節目組故意“搞事情”、心疼麥迪娜時,事情卻來了個大反轉,麥迪娜發文表示是自己錯怪了節目組,一切都因為公司的人沒有了解詳細內容。

嘉賓懟完節目組又上演和好大戲,這是什麼戲碼?

事情風向轉變的是如此之快,以至於讓很多觀眾是不是懷疑這是不是節目組早已安排好的劇本,嘉賓們也是在配合演戲而已?嘉賓需要節目這樣一個平臺來提升自己的知名度,節目需要嘉賓帶來收視率、播放量、話題等等,嘉賓與節目之間本身就是利益的合約。

事實上,綜藝節目有劇情安排已經不再是什麼值得新鮮的事情了。節目組通過各種製造各種矛盾或者其他的看點,來博取觀眾的關注,使之成為話題中心,這樣就可以為節目帶來所謂的熱度。

嘉賓懟完節目組又上演和好大戲,這是什麼戲碼?

而隨著近些年國內綜藝節目的火爆,讓人看到了不少“炒作”的招數——CP、戀情、吵架、不和、離席等等。

《奔跑吧》鹿晗與迪麗熱巴鋪天蓋地的炒CP、《我就是演員》章子怡與劉燁現場開懟、《我家那閨女》陳一冰提及與何雯娜舊情以至於兩人的衝突從節目延伸到現實、《妻子的浪漫旅行》第一季應採兒與程莉莎因賬單問題而吵架······

嘉賓懟完節目組又上演和好大戲,這是什麼戲碼?

不得不承認,這些片段為節目增加了看點,贏得了收視率與話題。

炒作的“紅”是“虛紅”

有關於綜藝節目“炒作”,並不是這兩年才出現的,早在十年前的“選秀時代”,就已經比比皆是了。2015年,周筆暢怒斥江蘇衛視胡亂剪輯抹黑自己形象;劉天佐則直擊湖北衛視剋扣藝人片酬,壓榨藝人;郭敬明則在錄製節目的時候被指像女人憤然離席。

嘉賓之間的衝突點能夠為節目帶來話題無可厚非,但依靠炒起來的節目的“紅”能夠持續多久呢?這樣是帶來了即時的熱度,可也讓節目丟失了口碑,而這也是為什麼許多節目難以同樣紅過第二季、第三季的原因之一。

撕成“綜藝經典”的《花兒與少年》,前兩季總是“不撕不歡”。節目給觀眾留下的印象也只剩下了嘉賓之間的互撕片段,沒有一點點的“花兒與少年”。

嘉賓懟完節目組又上演和好大戲,這是什麼戲碼?

江蘇衛視製作的《我們相愛吧》帶火了一對又一對的CP,但節目也就只有在播出的時候有一定的話題,觀眾對它的記憶隨著節目的收官也便結束了。這也是為什麼有網友會說“這檔節目除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到底還有什麼存在的價值?”

綜藝節目需要炒作嗎?當然需要。它們背後的製作者、廣告商也需要生存,節目火爆能夠為其帶來客觀的經濟收益。一檔節目,尤其是那些沒有流量明星參與的綜藝節目,如果不通過一定手段來對節目進行宣傳,很多觀眾是不太會關注節目的。只有通過包裝、對節目進行一定程度的修剪,才能讓節目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上存活。

但任何事情都需要把握好一個度,綜藝“炒作”也是一樣。過分地炒作雖然會帶來暫時的熱度,但節目必定不會走得長久。

綜藝節目真正走得長久且俘獲觀眾心的,一定是內容本身。所以,與其一門心思想著如何製造矛盾才能將嘉賓衝突效果最大化,還不如好好研發節目內容、提升節目的內涵來得實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