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了,我成了名副其實的“三大員”

退休快2年了,我的身心並沒有感到絲毫的輕鬆,也從來沒有閒下來的感覺。我像是老了老了又換了份工作,從原來輕鬆的工作崗位,換到了現在更加繁重的崗位上來,一天下來感覺比上班的時候還累。退休以後,我的主要任務就是接送外孫女上幼兒園。因為上的是私立幼兒園,我平時還要輔導外孫女學些功課。今年外孫女終於上一年級了讓我想不到的是,時間上比以前更緊了,體力上比過去更累了,一天到晚的跑,真有點喘不過氣來。我現在成了外孫女名副其實的“三大員”。

退休了,我成了名副其實的“三大員”

1、駕駛員

我所住的小區,隔壁就是一處剛建的小學,按照如今劃片就近入學的規定,孩子上學甚至連接送都不用。不過馬路,沒有十字路口,貼著院牆走,自己就到了學校。我曾經暗自慶幸,自己的住宅後來也變成了學區房,現在外孫女上學就受益了。萬萬沒想到的是,隔壁的小學不斷傳來壞消息:代課教師佔到一半以上,因為不是正式的在編教師,三天兩頭換老師,有的班級一年換好幾個,可以想象哪個老師能安下心來教學。女兒女婿不想讓孩子在人生的起點上留下遺憾,寧可捨近求遠,堅決不讓孩子到這所學校上學。他們貸款在較遠的一所小學買了房子,送孩子在那裡上學。這下可給我帶來了麻煩,開車接送,一天4個來回,8個單程,稍微晚一點,就沒地方停車,走出好遠好遠。現在是疫情期間,實行錯峰上下課。小學上午7點50上課,10點40放學;下午1點50上課,4點30放學。一天時間幾乎都來來回回跑在路上了。送去之後,回家待不了一會,就得開車再到學校去接。我曾想,這樣點卡點、風雨無阻的接送,小學6年下來也是很慢長的,身體一直好還行,一旦身體不行了怎麼辦呢。有人告訴我騎電動車接送,停放自如,靈活機動。可我這輩子就沒騎多少電動車,騎上去身子很死板,感覺直打怵。

退休了,我成了名副其實的“三大員”

2、炊事員

送外孫女上學回來,我得馬不停蹄開車去超市買菜,因為只有2個多小時的空擋,一旦堵個車,過了點就晚了放學接孩子。孩子排隊出了校門見不到家長,再回去找老師,老師就到處給學生家長打電話。買菜回家還要匆匆忙忙下到廚房,給外孫女準備午飯。有時候忙活一半天,孩子回來這也不想吃,那也不想吃,很是無奈。另外還要把一大家人的晚飯用料準備完畢,要不等下午接孩子回來就晚了。如此這般,就一點閒空也沒有了,想坐下來喝杯水都沒時間。一年級學生不讓在學校就餐,怕不安全。可以去吃學屋,學校周邊招牌林立,各類學屋到處都是。我曾利用等孩子的機會去考察過,學屋的飯菜看上去好幾個菜,量也不算小,但有數量沒質量。不到萬不得已,我還是想把孩子接回家裡吃午飯。大人受點累,儘量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學習條件。

退休了,我成了名副其實的“三大員”

3、輔導員

一年級下午4點半放學,這個時間點,如果家長都是上班族,沒有一個專人代替接孩子,這學就沒法上。把外孫女接到家,讓她坐下來做作業,我就到廚房準備全家人的下午飯。孩子坐在那裡一會兒提出這樣的問題,一會又提出那樣的問題,我在廚房與客廳之間來回攛掇,邊做飯邊輔導孩子。現在一年級課本的難度和深度比過去增加了好多倍,有個別題目我有時也是似是而非,能算出結果,但說不出方法。最麻煩的是上傳作業,要先把老師發到微信群的試卷傳到電腦上,然後打印出來,讓孩子做完了再拍照發到釘釘上。這項工作恐怕不是所有的當爺爺奶奶的都能會做的。除了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我還讓孩子堅持每天“練一字、背一詩”,這樣下來孩子也確實夠累的了。現在家長都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除了上學還要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我的外孫女禮拜六禮拜天還要參加舞蹈班、口才班、書法班。我就像個老書童,揹著包提著水,東跑西顛,送她去學習。

都說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馬牛,退休了就要好好享受自己的餘生。但往往是面對現實,心就軟下來啦,人到了什麼時候都不能只為自己活著。每天行走在所謂中國式父母,中國式接送的隊伍裡,看到一大批白髮蒼蒼的老人,哪一個不是本來沒有義務,而又竭盡全力為兒孫盡義務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