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中見證偉大,危險中默默堅守:致敬抗疫一線的社區工作者

疫情來得突然,突然得讓每個人都覺得手足無措;病毒傳染太快,快得讓每個人只能就地進行隔離。在這次疫情中,有一群人,或許他們沒有N95口罩、防護服,沒有被公眾媒體特別關注,沒有家人的理解和認可,但依然不畏生死奮戰在抗“疫”一線,他們就是平凡而又可敬的社區工作者。

┃他們用腳程丈量病毒距離

社區是這次疫情防控基礎單元,是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的關鍵所在。社區工作者需要敲響社區裡每一戶人家的門,挨家挨戶摸排疫情,實行地毯式排查,傳達政策、答疑解惑、張貼告知書。在城市裡,很多都是高層住宅,20多層、30多層的樓房到處都是。社區工作者需要一層一層樓的去上門,從一層爬到20層、30層,一般高於6層的樓房都有電梯,但有時候由於趕時間,沒有時間等電梯,他們只有一層一層的往上走,走完一棟樓又去下一棟樓。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從1層走到20層的經歷,我走過幾次,每一次走完,感覺腿都不是自己的了,不停地打顫顫,汗流浹背。可以想象我們的社區工作者在疫情防控中,他們走了多少次、走了多少層,他們疲憊了、流汗了、腿痛了,還得繼續走下去。

我1月27日從雲南回到重慶,27日晚上7點到家,馬上給物業進行了報告。1月28日一大早,我還在睡夢中,門就被社區工作者敲響了。時間就是生命,他們與病毒爭搶時間,用腳程丈量病毒的距離,告訴社區的每一戶人家,安全距離就在這裡,他們就在這裡。

┃他們用真心真情服務大家

隨著防控措施逐漸趨嚴,如果一棟樓發現確診病例,那整棟樓都要隔離,社區工作者需要為整棟樓的居民提供購買食物、藥品等服務,有時候由於買的東西太多,買貴了、錯了,搞混淆了,還會被質問、責罵,還要耐心去解釋。此外,對每一個外地回來的住戶,還要填寫健康表、測量體溫。敲響我門的社區工作者是兩位大姐,她們戴著一次性醫用口罩,一個人拿著登記表,一個人拿著測溫槍,嚴陣以待等著我,問了從哪裡回來的,身體有無感染病毒的症狀,登記了電話號碼、住址、返程地點等信息,測了體溫,留了社區的病毒防控宣傳單和電話,臨走的時候還不忘叮囑,少出門、戴口罩、勤洗手。感覺他們就像長輩關心晚輩一樣,真心真情,頓時有了些許的感動。

┃他們用勇敢激情築牢防線

隨著疫情變化,很多地方都實行封閉管理,嚴格控制人員進出。對於封閉管理的小區,可以由物業進行管理,對於那些老舊開放式的小區或者村落,就只有由社區抽調人員進行24小時駐守管理。他們中間有年輕人,大多可能是40多、50多歲的中年人,還有一些老年人。這個冬天很冷,疫情期間,很多地方都下了雪,在寒冷的夜晚,那些駐守的社區人員依然堅守崗位。最近網上流傳著一張圖片,一個駐守的人坐在椅子上被白雪覆蓋,遠看就像一個真實的雪人,這就是社區工作者工作的一個剪影吧。

除了冷之外,駐守在那裡,還要和每一個進出的人近距離接觸,我們不知道這些進出的人,是不是病毒攜帶者,他們依然要測溫、登記,有時候他們戴的口罩是用了很久的一次性醫用口罩。在危險無處不在的這個時候,他們把自己暴露在危險中,默默守護著,用勇氣、用激情,築牢了一道又一道安全防線,把病毒留在外面,把危險扼殺在最前沿。

┃他們用無私奉獻舍小家為大家

他們不是鋼鐵戰士,也是人,也怕被感染,也有恐懼。我不知道有什麼東西支撐著,讓他們克服恐慌,每天在大街小巷來回穿梭。通過新聞,看到了疫情比較嚴重的地區,一些社區工作者未能上門摸排,而是通過打電話瞭解情況,可能引起了一些人的誤解,覺得他們還是應該一戶一戶的上門,實地瞭解情況。我認為大家應該理解他們、寬容他們,他們也恐慌,通過電話方式進行摸排,只要能解決問題那又何妨。

他們也有家人。為了控制疫情傳播,他們的家人都呆在家裡,避免接觸到其他人,而他們反而成了家裡最危險的。可能有家人的不理解,認為他們把工作看得比家人健康還重要;可能要承受孤獨,有條件的就需要自己一個人住;可能要承受疲憊,每天都不停的報表、不停的到社區巡查。他們沒有偉岸身軀,沒有豪情壯語,沒有璀璨光環,他們只有一顆赤誠的心,一顆無私的心,一顆無畏的心,他們舍小家為大家,執著勇敢的堅守,譜寫了平凡、無私的豪邁篇章。

這就是他們——逆行的社區工作者,致敬可愛的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