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们所要的“病有所医”,一名一线医生是这样回应的

近日老胡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提出增加核弹数量和国防预算的主张,得到一众网友的强烈支持,然而方方们看到这则消息却受不了。

她认为不必增加军费,应该把这些钱用来改善民生。并说自己要的并不多,只是“幼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方方们所要的“病有所医”,一名一线医生是这样回应的

一名一线医生看到方方发的这则内容后,就其中的“病有所医”这个问题,做出了这样的回应:

“近些年很多人习以为常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就事实而言,可能并不是大家所想的那样。

关于看病难。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任何人都希望自己在得病的时候能够得到最优越的医疗救助。就好比一个普通感冒都希望让钟南山院士来诊断。这能没有难度吗?真正的“病有所医”是让医疗资源分配得更加均匀。让小城市、小医院医生的水平不要与大城市、大医院的水平差距太大。这样老百姓有个普通疾病,完全可以在当地解决,而不是扎堆去到大城市看病。

方方们所要的“病有所医”,一名一线医生是这样回应的

关于看病贵。目前国家的医保比例可以说几乎全覆盖了。即使如此,还是有很多人不愿意缴纳医保。等得了大病反而埋怨国家看病不给报销,这种逻辑真的有些“欲加之罪 何患无辞”了。有很多人(包括方方)一直在吹捧的所谓“免费医疗”,真的就那么好吗?一名加拿大中年女性,因腹部肿块预约大夫,等到几个月后才做的上超声检查,最终被诊断为妇科肿瘤。费用倒是免了,但是是效率低的让人恐惧!如果放在国内,绝不至于一直拖着看不上病。两相比较,孰优孰劣,相信大家心中自然会有答案!”

方方们所要的“病有所医”,一名一线医生是这样回应的

全民医保政策

根据反馈来看,这位医生对于看病难、看病贵这个问题的看法还是相当中肯的。就拿自己在老家小县城(前两年刚摘了贫困县的帽子)的亲身感受来说,表示基本没有遇到什么看病难的问题。感冒发热等小病大家一般会选择到家门附近的诊所看病,即使出现排队的情况,最多等十几或者几十分钟就可以轮到。一些需要手术的大病才去大医院看,联系好相应医院一般都能及时安排上就诊。

至于看病的费用,小诊所收费一次几十到上百块不等,大病费用则看具体情况。主要是大病基本上被医保覆盖,有些大病的报销比例甚至达到了85%。医保报销后,自己出一小部分钱就可以,对于很多家庭来说,也都是在可接受范围之内的。一些特殊的情况暂且不做讨论,那些说看病贵的,是不是没有利用好医保或者根本就没有买医保呢? 在企业单位上班的可以买职工医疗保险;没有单位、灵活就业的可以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农村户口的则可以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新农合)。所有社保不报销的部分可以买和大病医疗相关的商业保险,以此做一下补充。至于商业保险的费用,按照年龄算,一个月几块到几百块不等。

方方们所要的“病有所医”,一名一线医生是这样回应的

至于方方们所吹捧的“免费医疗”,坦白而言,根本就是牺牲患者的就趁时间换来的。本来是小病,结果因为没有得到及时救治,一拖再拖,就变成了大病,甚至成为不治之症。更不必说公知心目中的灯塔国,随随便便照张CT就要几千刀,在国内一般500块以下就可以搞定。而眼睛只看到黑暗之处的方方们,这些闪光的地方他们从来都看不到。

方方们所要的“病有所医”,一名一线医生是这样回应的

这次新冠疫情,国内是不分阶级、民族、年龄,上至百岁老人,下至新生的婴儿,统统给予救治,而且全部都是免费治疗。这一切难道不是“病有所医”的最好证明吗?

方方们所要的“病有所医”,一名一线医生是这样回应的

国家这些年在“病有所医”上投入那么多的金钱和精力,我们的医疗已经优于很多国家,甚至比一些发达国家还要优秀。并且还在不断改革,尽可能做得更好。国家都已经这么努力了,难道还不够吗?

#方方们错在哪# #病有所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