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歌中的四季之戀 | 贈書

和歌(わか waka)是日本詩歌的一種形式,起源於奈良時代(710年-794年),由古代中國的樂府詩經過不斷日本化後發展而來,有長歌、短歌、旋頭歌、片歌、連歌等多種形式。進入平安時代(9世紀—12世紀)後,日本作短歌的人愈來愈多,短歌漸成主流。到了明治維新後,和歌基本等同於短歌。

《古今和歌集》是繼《萬葉集》之後日本第二古老的詩選,也是日本史上第一本奉敕編纂的和歌集。《古今和歌集》成書於平安時代,共分為二十卷,主要聚焦於“四季”和“戀歌”這兩個中心主題。作者多為宮廷詩人,善於運用藝術化手法增添詩歌的趣味,詩風豐富多樣。《古今和歌集》開創細膩纖巧、浪漫唯美的“古今風”,是過去一千年來日本文學傳統的瑰寶。

日本和歌中的四季之戀 | 贈書

(日)紀貫之等 編著 陳黎 張芬齡 譯

本書從《古今和歌集》的上千首和歌中遴選300餘首風格各異的和歌名作精心翻譯,中日雙語呈現並佐以作者簡介及精闢批註,以助讀者瞭解日本的和歌藝術以及背後豐饒的情感世界、風物人情。

古今和歌選

日本和歌中的四季之戀 | 贈書

梅花當落

即落吧,無須攀折

悲嘆——但花香

在我袖間流連不去,

讓我懊惱

——塑性法師

日本和歌中的四季之戀 | 贈書

如果有一天

這世上再無櫻花

開放,我們的

春心或可

稍稍識得平靜

——在原業平

日本和歌中的四季之戀 | 贈書

棣棠花,棣棠花,

有理由請你

暫莫綻放——

昔日同心栽花者

今宵無意來看你

——佚名

日本和歌中的四季之戀 | 贈書

黃鶯啊,不要停下

你的歌聲,能鳴

且長鳴——

你我心知肚明,春天

不會一年兩度臨

——藤原興風

日本和歌中的四季之戀 | 贈書

常夏花開,

啊,它的花床

是阿妹與我初共寢的

眠床——怎忍見

其惹塵埃?

——凡河內躬恆

日本和歌中的四季之戀 | 贈書

待五月到

好引吭的布穀鳥啊,

何不現在就振翅

高鳴——即使聲音

仍是去年的聲音

——佚名

日本和歌中的四季之戀 | 贈書

聽布穀鳥不請

自來的初鳴

讓我心悲——

雖無可戀之人,

我心滿覆愛意......

——塑性法師

日本和歌中的四季之戀 | 贈書

今夜,夏秋兩季

在天空之道

相交擦身而過——

從秋的那半面

涼風吹來

——凡河內躬恆

日本和歌中的四季之戀 | 贈書

我夫君的衣裾

被風掀動

露出華美內裡——

啊,珍奇的

第一陣秋風

——佚名

日本和歌中的四季之戀 | 贈書

該從遍地重重

紅葉中踏出一條

小徑,再訪故人嗎?

道路已被深埋

無法辨認......

——佚名

日本和歌中的四季之戀 | 贈書

秋月皎皎

照山邊——要我們

夜間補上數學課,

算清楚今夜

落下的紅葉數

——佚名

日本和歌中的四季之戀 | 贈書

深山裡的紅葉,你們

是夜的錦緞,

一生錦衣夜行——從

枝頭飛行

入土,無人看見

——紀貫之

日本和歌中的四季之戀 | 贈書

龍田川上

紅葉漂盪如織錦——

經緯它們的是

或直或斜的

十月初冬陣雨......

——佚名

日本和歌中的四季之戀 | 贈書

續降

莫停吧,壓倒

我家庭院

芒草,紛紛降的

白雪啊......

——佚名

日本和歌中的四季之戀 | 贈書

近海濱處

雪落霏霏,翻飛

如白浪——啊

白浪真的要

越過末松山了嗎

——藤原興風

日本和歌中的四季之戀 | 贈書

寒冬猶在,

雪白的花從空中

翩翩而降——

雲外,莫非

春色已君臨?

——清原深養父

日本和歌中的四季之戀 | 贈書

這本《古今和歌集300》從日本經典和歌集《古今和歌集》裡選譯了301首短歌(tanka)、1首長歌(chōka,第285首譯詩)以及1首旋頭歌(sedoka,第286首譯詩)。短歌是近一千兩百年來日本最盛行的詩歌形式,由 5—7—5—7—7,三十一音節構成,傳統上用以表達溫柔、渴望、憂鬱等題材,每每是男女戀愛傳達情意之媒介。日本現存最古老的詩歌選集《萬葉集》(約759年)收錄了4500首左右的歌作,其中有百分之九十採用短歌的形式。完成於905年前後的《古今和歌集》是日本第二古老的詩選,所選1100首詩作中,除長歌5首、旋頭歌4首外,其餘都是短歌。

《古今和歌集》雖細分為二十卷,但主要聚焦於“四季”(共六卷)和“戀歌”(共五卷)這兩個中心主題。“四季”的分輯在某種程度上呼應了歲時節氣,以繁複交錯的主題、子題和意象描寫季節的推移,自然景物的變換,以及觸景生情的多樣情思:在“春歌”,我們讀到對春日的期盼,冬盡春來季節更迭的自然景象,春雨、春風、梅花、柳樹、櫻花、棣棠花、黃鶯……展露的萬種風情;在“夏歌”,我們讀到藉由藤花、花橘、水晶花、蓮葉、布穀鳥所抒發的或思慕或憶舊或悲愁的心境;在“秋歌”,我們讀到秋風、秋月、秋野、秋霧、秋露、秋菊、萩花、女郎花、藤袴、芒草、紅葉,與秋蟲、秋雁、野鹿、七夕時節所勾勒出的多面向的秋意;在“冬歌”,我們讀到冬雨、冬雪、冬梅打造出的銀白有情世界。

在“戀歌”部分,戀情由無到有、由喜到悲的發展軌跡——從懵懂的愛情萌芽前期,愛意的蠢蠢欲動,等待愛情眷顧的焦躁不安,相會時騷動的激情愛火,無法相見時的惆悵與煎熬,企圖跨越流言蜚語和世俗藩籬的愛情宣示,到分離的苦楚與難捨,對愛情的質疑與憂慮,失戀後的神傷與對舊愛的追憶——像刻繪細膩、劇情跌宕的愛的連續劇一幕幕上演,撩撥心絃。

——譯者序(節選)

作者簡介

日本和歌中的四季之戀 | 贈書
日本和歌中的四季之戀 | 贈書

紀貫之 きのつらゆき 872?~945

日本平安時代官員、歌人。受醍醐天皇命,參與編纂《古今和歌集》,為主要編選者。他活躍於宮廷歌壇,他的歌風也是《古今和歌集》歌風的某種縮影——語言清麗,格調細膩纖巧,亦重理智、機智,鍾愛自然,對時間與四季的變化體察敏銳。著有《貫之集》《土佐日記》。

譯者簡介

日本和歌中的四季之戀 | 贈書

陳 黎

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畢業。著有詩集、散文集、音樂評介集等二十餘種。曾獲吳三連文藝獎,時報文學獎推薦獎、敘事詩首獎、新詩首獎,聯合報文學獎新詩首獎,臺灣文學獎新詩金典獎,梁實秋文學獎詩翻譯獎等。

張芬齡

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畢業。著有《現代詩啟示錄》,與陳黎合譯有《萬物靜默如謎》《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野獸派太太》《白石上的黑石》等二十餘種。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散文獎、小品文獎,並多次獲梁實秋文學獎詩翻譯獎。

福利贈書

日本和歌中的四季之戀 | 贈書
  • 讀完這些和歌,試著用簡短的詩句來描述如今春末夏初的好時節吧!

  • 在評論區留言,用詩句描述季節,我們將從中將選取 2位幸運讀者,送出《古今和歌集》

  • 截止時間:5月6日 20:00

本文經雅眾文化授權發佈,本期編輯:曼曼

日本和歌中的四季之戀 | 贈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