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在戰爭中有多重要?諸葛亮和美國人都沒辦法

地形在戰爭中有多重要?諸葛亮和美國人都沒辦法

從漢中到關中,地形難死了諸葛亮

在所有的軍種中,陸軍的歷史最古老,人們對於戰爭的直觀認識,也更多的源於陸戰。

在決定陸戰勝負的因素中,地形不能不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局座”張召忠表示,在海軍和空軍眼中,地形是沒有用的,但陸軍必須重視,一個好的陸軍指揮官就得有隨時觀察地形的本能

推而廣之,在陸地上戰鬥需要用好地形,在陸地上施展戰略,就得用好更高層次的“地形”,也就是地理和地緣政治。歷史上那些著名的統帥和戰略家,無不是熟知地理和地緣政治的高手。

地形在戰爭中有多重要?諸葛亮和美國人都沒辦法

在中國幾千年歷史上,諸葛亮恐怕是公認的第一完人和智者,雖然文學作品的描寫得太過誇張,但真實的諸葛亮也絕對是超一流的戰略家。諸葛亮一亮相,就以“隆中對”的戰略規劃贏得了劉備的賞識,開始影響歷史。

隆中對的基礎,就是當時的地緣政治——曹操把好地方都佔了,人口多,實力強,所以“不可與爭鋒”,而孫權則是“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地形在戰爭中有多重要?諸葛亮和美國人都沒辦法

▲孫權實力不如曹操

但勝在有地利

但孫權“可以為援”有一個前提——他得先能保住自個兒。

同樣是面對實力強大的曹操,諸葛亮為什麼堅信孫權一定能自保呢?諸葛亮其實也說了理由,除了“賢能”“民附”這兩個主觀因素外,還有“國險”在起作用。

這個“險”,主要是指長江。

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對於以騎兵見長,兵員以北方人為主體的曹軍來講,大部分兵力優勢就被長江天塹給抵消了,加上孫權本土作戰,補給線短的優勢,此消彼長,一算下來,其實是勢均力敵。

此時,劉備加入孫權一方,就像在天平的一端投下了砝碼,平衡就被打破了,而後來的赤壁之戰,正是按這個劇本走的——諸葛亮基於地緣政治的神算,使劉備終於乘勝擁有了荊州這個根據地。

地形在戰爭中有多重要?諸葛亮和美國人都沒辦法

▲對於蜀漢來說,荊州反而是勝負手

但荊州地形不利,屬四戰之地,必須得乘亂挺進巴蜀,這是當時唯一沒有被曹操和孫權染指的大片地方了,這一規劃的基礎同樣也是地緣政治。

荊州本身就天然把東吳與巴蜀分隔開來,孫權顯然在這個方向上就沒機會了。曹操赤壁敗北,進攻四川只能走北路,但

“益州險塞”,曹軍要翻山越嶺,困難也很大,而且還有“張魯在北”,又能抵擋一陣。

所以,得趕緊乘這個空檔奪取巴蜀,晚了就來不及了,況且“劉璋闇弱”,沒有抵抗力,阻力不大,容易得手。事實上劉備就是這麼幹的,不僅拿下四川,還得到了漢中,諸葛亮的規劃再次奏效了。

但後來的歷史我們都知道了,蜀漢最終還是亡於曹魏,然後三國歸晉。為什麼即使是諸葛亮這等神人,軍事內政外交皆屬優秀,也無力迴天?

《軍武大本營》最新一期特別節目,就把“局座”張召忠和“政委”金燦榮這對“金菊組合”請來了,主題就是三國曆史。看完了這期節目,相信你會找到答案。

“局座”和“政委”從地緣政治和戰略戰術出發,聊了政治、地形、後勤、謀略——兩位高手對談,信息量很大。

局座表示,三國裡最喜歡就是諸葛亮,他的“隆中對”就是在對地緣形勢、地理條件有充分認識的基礎上提出來的,只有達到這種層次,才是一個統帥級的人物。

地形在戰爭中有多重要?諸葛亮和美國人都沒辦法

▲橫亙在戰略方向上的高山峻嶺

構成了諸葛亮的困境

很多戰爭行為,都建立在地緣政治這個邏輯上,比如,諸葛亮為什麼要不停的北伐?

首先是因為他的“隆中對”只實現了一半,諸葛亮能算到孫劉聯合擊敗曹操,能算到奪取蜀地和漢中,卻無法阻止關羽大意荊州,原定兩路出兵的計劃,只能靠北伐一路來實現了。

其次是更加現實的地緣因素,險峻的秦嶺既能阻擋魏國,又限制蜀漢發展,而魏國同享秦嶺之險,但南下四川相對更容易,如果不能北伐拿下關中,別說“興復漢室”,蜀地能不能保住都難講。

在古代條件下,穿越崎嶇的山地去北伐確實費勁。秦嶺裡那些險峻的古道,無法騎馬、乘船、坐車,必須步行翻山、越峽谷、過河流,哪怕是裝備齊全,保障充足的現代人,也很少有人敢徒步走全程。

地形在戰爭中有多重要?諸葛亮和美國人都沒辦法

▲神如諸葛亮

面對不利地形也是無奈

然而諸葛亮又不得不去北伐,他必須消耗對手,創造機會,而且還有漢高祖成功的先例,可為什麼劉邦可以而他卻不成呢?

“政委”給出了答案,“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漢初用這種手段是可以成功的,但蜀魏相爭就不一樣了,兩國有固定戰線的對峙,拼的是國力和GDP……”。局座則從地形上找原因,比如蜀軍進攻陳倉,魏軍只有1000人,根據地形高築牆,依然擋住了數萬蜀軍的攻擊。

地形利用好了,真的可以當十萬兵!

三國中存在感不強的東吳,其實也是利用地形的高手,除了依靠長江天險擊敗曹操,在夷陵火攻劉備之外,東吳還對魏國主動出擊,誘敵深入,打出了“石亭之戰”這個漂亮仗。

地形在戰爭中有多重要?諸葛亮和美國人都沒辦法

▲石亭之戰的兩個關鍵地點

曹丕劉備相繼稱帝后,孫權還是被魏國冊封的“吳王”。他當然也要稱帝,但這樣幹必將招來魏國討伐,所以必須要先想辦法消除當面的威脅。

孫權與鄱陽太守周魴定下苦肉計,先是孫權公開“迫害”周魴,然後周魴順理成章地向魏國揚州牧曹休“請降”,引蛇出洞,在險峻的石亭和夾石設伏,創造了五萬圍十萬,還贏得大勝的奇蹟,曹休又病又氣,一命嗚呼。

更多的時候,只要掌握地形優勢,哪怕不用計謀,敵人也是要麼硬著頭皮上,要麼退卻或繞路,想輸都難。

地形在戰爭中有多重要?諸葛亮和美國人都沒辦法

▲阿富汗的大山

世界頭三號強國來了,也得認栽

這個道理,放到近現代依然成立。

“局座”和“政委”談到了阿富汗這個“帝國墳場”,這是一個幾乎全是山的國家,山地製造了眾多部族,又極大抵消了入侵者的裝備優勢,作戰難,統治更難。無論是大英帝國,還是蘇聯、美國,都在這裡損兵折將,鎩羽而歸。

由此可見,地形、地緣的影響不僅是戰術的,更是戰略級的。諸葛亮明知秦嶺難越,也必須得硬上,否則就要完,像阿富汗這種地方,無論被說的如何重要,也不應該生出征服的念頭——會用地形作戰,是戰術家,會用地緣做決策,是戰略家。

不過,實際操作起來,無論戰術還是戰略,難度都不小。即使是高明如諸葛亮,強大如英美蘇,都會為地理、地形所困,這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千古難題了——如果換了是你,作為一個掌握了更多信息的現代人,會有更好的辦法嗎?

地形在戰爭中有多重要?諸葛亮和美國人都沒辦法

《三國志・戰略版》試試,就知道了!

一千七百多年前,諸葛亮與劉備在隆中相遇,解析天下大勢,“隆中對”名垂千古,終成三分之局。現在是和平年代,在遊戲中像三國戰略家那樣,折衝樽俎、合縱連橫,率領大軍東征西討,一統天下,豈不快哉?

《三國志・戰略版》是得到光榮官方正版授權的手遊,完美繼承了《三國志》系列的優秀品質,真實地形更是一大亮點,地圖按古三國復刻,就像真實歷史一樣。不同的地形對部隊的行進、作戰、防守,都存在著真實影響——山地走得慢,過河要渡船,關口一失,部隊就被斬斷!玩遊戲時,這可是戰略和戰術上都需要優先考慮的大問題。

地形在戰爭中有多重要?諸葛亮和美國人都沒辦法

兵種的搭配、將領的選調、戰法和兵法的加成,都很考驗你的大腦,任何一個優勢,只要用好了,與地形結合起來,就可以玩出很多“戰忽”的花樣,可以聲東擊西,可以隱真示假,可以虛張聲勢,因為部隊是可以在地圖上隨意遊走的,誰也不能預料哪裡會冒出一支人馬來……出城迎敵,提防背後中招,翻山越嶺,當心伏兵難料!

地形在戰爭中有多重要?諸葛亮和美國人都沒辦法

總之,這可能是市面上最“三國”,最戰略,最能施展“戰忽”的手遊了,軍武菌試玩後表示,已經上癮,停不下來了,因為,真的很真實!

而且,遊戲還是暗合了一個人的成長——從一個小城開始,經營內政,尋訪人才,招兵買馬,一開始只能當一個戰術家,一個玩微操,帶兵衝鋒的將領;而做大之後,就得從更高的層次考慮問題,成長為一個戰略家。

實際上,你也必須做到這一點,否則就不可能在遊戲中贏得勝利,因為《三國志・戰略版》強調的,就是戰略思維!

如此優質的遊戲,非常值得你花時間去玩,因為它不只是可以用來消磨時間,更可以讓你成為英雄。

一旦進入到《三國志・戰略版》中,就彷彿回到了1700多年前,置身於真實的三國世界,像一個真正的三國英雄一樣,用熱血追逐理想,用智慧贏得勝利,治內政,統大軍,轉戰九州,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盡顯鐵血浪漫,英雄本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