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場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中,廣東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101年前的今天(1919年5月4日),是國人永遠銘記的一個日子。當五四運動爆發的消息傳到南粵大地,廣東各地民眾奮起響應。5月7日、8日,廣東省學生聯合會、廣州國民外交後援會等團體紛紛發表通電,要求嚴懲賣國賊,廢除不平等條約,釋放被捕學生。省內的潮州、三水、汕頭、揭陽等地學生,也都紛紛舉行集會和示威遊行,聲援北京學生的愛國運動。

在那場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中,廣東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為反對《中日共同防敵軍事協定》的簽訂,彭湃、陸精治、黃霖生(右起)三位留日粵籍學生於1918年5月16日該協定簽訂日,臂纏黑紗合影,以示不忘國恥。

聲援支持北京學生愛國運動

5月11日,廣州國民外交後援會聯合各界民眾,在東堤東園廣場舉行國民大會。與會者10萬人,尤以學界為最踴躍。會場人山人海,氣氛熱烈。會後舉行示威遊行,並向南方軍政府請願,要求廢除不合理條約,收回青島;嚴懲賣國賊;釋放被捕學生。

第二天,廣東高等學堂同學會、廣東中學學生會、廣東省教育會等團體,以及南方軍政府、廣州參議院和眾議院等陸續發表通電,支持北京學生的愛國行動,並深表慰問。隨後,嶺東學生聯合會、瓊崖十三屬學生聯合會等學生組織紛紛成立,並致電聲援北京學生的壯舉。

來自廣東省文昌縣(今屬海南省)的北京大學學生郭欽光,因參加北京五四運動而遭軍警毆打,嘔血致死,年僅24歲。5月26日,廣東學界在高師操場隆重舉行追悼郭欽光大會,到會祭挽者達5000餘人。追悼郭欽光的活動,更加激勵了廣東學生的愛國熱情,推動愛國運動走向新的高潮。

湧現一批廣東學生運動骨幹

在五四運動期間,全國民眾都在開展維護國貨、抵制日貨行動,廣東也不例外。從西江兩岸到潮汕平原,從粵北山區到五指山下,全省各地都開展了抵制日貨的活動。

5月30日晚,廣州學生、市民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並衝擊推銷日貨的先施、大新、真光三大公司和其他商店。憤怒的學生和市民用石塊、磚頭擊破幾家售賣日貨商店的門窗玻璃,強令其停業。民眾的排斥日貨行動,迫使廣州售賣日貨的商店不得不有所收斂。

6月17日,廣東中等以上學校學生聯合會(簡稱“廣東中上學聯”)成立,張啟榮任會長,周其鑑任副會長,阮嘯仙、劉爾崧、高恬波等為職員。廣東中上學聯成立後,聯絡各社團,深入工廠、商店、街道開展宣傳和發動工作,推動廣東民眾的愛國運動。他們創辦平民學校或職工學校,編印了《國恥》《殷鑑》等小冊子,演出街頭劇,有力地推動了全省學生運動的進一步高漲。

這場運動鍛鍊和造就了一批廣東學生運動骨幹。周其鑑、阮嘯仙、劉爾崧、楊匏安、周文雍、楊石魂、張善銘、楊善集等就是在這場波瀾壯闊的愛國運動中湧現出來的佼佼者,他們後來都成為中共廣東地方組織的早期骨幹。

內容來源: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編著《中共廣東歷史簡明讀本》,內容有刪減。

【欄目指導】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

【內容整理】王聰 章麗娟

【黨史精讀欄目主持人】王聰 張麗紅

【作者】 王聰

【來源】 黨史精讀南方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